課程論文寫作指導——寫作格式 為加強實踐教學工作,進一步規范課程論文寫作格式,在總結以往經驗基礎上,對課程論文寫作格式要求進行了詳細說明,制作了課程論文模版,并對常見錯誤格式舉例分析。 說明:本寫作格式僅適用于課程論文寫作(課程論文中另有明確格式要求的除外)。 一、課程論文寫作格式要求 1.紙張為A4紙。 2.頁面設置:左邊距:3.0厘米;右邊距:2.5厘米;上邊距:3.0厘米;下邊距:2.5厘米。 3.裝訂(寫作)順序:封面→論文標題→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 論文裝訂方式統一規定為左裝訂。學生必須手寫簽名。 4.封面:論文題目小于25個字,課程名稱、論文題目用隸書、二號、加黑。 5.摘要:“摘要:”宋體、小四號、加粗、頂格;摘要內容在“:”后接排,宋體小四號,行距為固定值20磅。 課程論文的摘要的字數一般為 100 字左右。摘要是對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文字必須十分簡煉,內容亦需充分概括,其他人不用閱讀論文全文即能獲得必要的信息。主要內容包括:該項工作的內容、目的及其重要性;所使用的調查方法;總結調查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見解;研究結論及其意義。摘要中不列舉例證,不描述研究過程,不做自我評價。 6.關鍵詞:摘要后另起一行注明本文的關鍵詞。“關鍵詞:”宋體、小四號、加粗、頂格。 關鍵詞是供檢索用的主題詞條,應采用能夠覆蓋論文內容的通用專業術語,符合學科分類,一般為3~5個,按照詞條的外延層次從大到小排列,用3個空格隔開,宋體、小四號,末尾不加標點。 6.正文: (1) 正文:宋體小四號,每段起首空兩格,回行頂格,行距為固定值20磅 (2) 一級標題格式:一級標題:序號為“1”,宋體、三號、加粗,獨占行、段前段后間距為一行,起首不空格,末尾不加標點。 (3) 二標題序號為“1.1”,宋體、四號、加粗,獨占行、段前段后間距為一行,起首不空格,末尾不加標點。 (4)三級標題:序號為“1.1.1”,宋體、小四號、加粗,獨占行、段前段后間距為一行,起首不空格,末尾不加標點。 (5) 四、五級標題序號分別為“(1)”和“①”,與正文字體、字號相同,可根據標題的長短確定是否獨占行。若獨占行,則末尾不使用標點,否則,標題后必須加句號。每級標題的下一級標題應各自連續編號。 (6) 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編排序號。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別,可分別為:圖2、表2、公式(2)等。 ①圖:圖名位于圖的正下方,宋體、五號、加粗;圖中文字采用宋體、五號。 ②表:標題位于表的正上方,宋體、五號、加粗;表中文字采用宋體、五號;表格一般采用三線表形式。(三線表:通常只有3條線,即頂線、底線和欄目線,其中頂線和底線為粗線,欄目線為細線,必要時可加線。見下圖)。
③公式:與公式同一行,靠右對齊。 7. 參考文獻: 題頭宋體、五號、加粗、居中排寫,其后空一行排寫文獻條目;文獻條目為宋體、五號。 參考文獻應是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課程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應具有權威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于3篇。 參考文獻排列規則是:文獻作者人數在3人以下的全部列出,超過3人為多人時,一般只列出3名作者,后面加“等”字以示省略,不同作者姓名間用逗號隔開;所有中文參考文獻著錄格式中的句號用中文全角狀態下的“.”表示。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 圖書類文獻:[序號]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類文獻:[序號]作者.文章題目.學術期刊名.年份,卷(期):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類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見:編者,文集名,會議地址,年份.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引用部分起-止頁 報紙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報紙名,出版日期 在線文獻:[序號]作者.文章名.電子文獻的出處或可獲得地址,發表或更新日期 ([文獻類型標識] :專著[M]、論文集[C]、學位論文[D]、學術報告[R]、報紙[N]) 8.頁碼:從正文起排,頁面底端居中。 9.正文字數:本科3000~4000字,專科2500~3000字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論文格式要求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