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在工作實踐中發現,內部經濟責任會計對企業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不足。筆者擬就此問題進行分析、闡述。 經濟責任會計,在我國古代就有記載!吨芏Y》中“官計,以弊邦治”,“歲終,則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會,聽其致事,而詔王廢置”等類似經濟責任會計的早期會計活動的記載。企業內部任期經濟責任會計是對單位領導干部任期期間企業資產、負債、損益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對有關經濟活動應當負有的責任進行的會計。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產生和發展,企業集團的財產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相互分離,為了加強對企業領導人管理和監督,正確評價企業領導任期經濟責任,促進領導干部勤政廉政、全面履行職責、保障國有資產保值增值,中辦、國辦于1999年6月聯合下發了《國有企業及國有控股企業領導人員任期經濟責任會計暫行規定》。 一、 加強企業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意義 企業集團的領導干部是企業的領頭羊,企業經營的好壞、企業資產是否保值增值都與企業領導者的經營管理水平、能力、責任感和行為道德準則等有著密切的關系。因此,加強對企業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十分必要。 (一)為考核和選拔領導干部提供依據 過去,一些企業領導班子在換屆交接時,由于未經過公正的會計,以致責任不清、互相推諉,造成干部考核難度很大,無法正確評價干部的經營業績和經營能力。實行企業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可以有效地改變這種狀況,對搞好企業領導班子建設、搞活國有大中型企業將起到積極作用。 。ǘ┯欣谠鰪娖髽I領導者的責任感、危機感和使命感 貫徹“先會計,后離任”的原則,通過任期經濟責任會計,對每一位任期屆滿的企業領導都有一個恰如其分、實事求是、公正的評價,能夠增強企業領導人的責任感;根據會計報告的評價,結合平時考察,決定企業領導干部的升、降、留、免及平調,能夠增強企業領導人的危機感;會計按照責權利掛鉤的原則,通過對權責授予情況和責任完成情況的評價給予相應的獎勵或處罰,能增強企業領導人的使命感。這些都能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對企業領導干部全心全意搞好企業起到一種有效的鼓勵和鞭策作用。 。ㄈ┯欣诙酱倨髽I合法經營,保護國家財產的安全與完整 通過企業內部任期經濟責任會計,查錯、糾錯、防弊、堵塞漏洞,杜絕浪費,制止經濟犯罪活動,可徹底改變目前個別單位存在的“富了方丈,窮了和尚,破了廟”的不正常現象,維護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合法權益,保護國家財產的安全與完整。 。ㄋ模┐龠M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 在任期經濟責任會計中,通過廣泛、深入地調查研究和綜合分析,全面掌握被審單位經濟活動的全貌,找出企業經營管理上存在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利用會計人員接觸面廣、視野寬、專業知識豐富的優勢,提出可行的建議方案和改進措施,可以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挖掘內部潛力,提高經濟效益。 二、企業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現狀和成因 (一)“先離任,后會計”的現象普遍存在 1.由于受上任時間的限制以及企業集團工作的需要,給予經濟責任會計的時間往往不長,為了趕進度,許多時候經濟責任會計往往是流于形式、走走過場,不能真正地介入實際情況進行會計,不能真正發現問題,更談不上運用會計結果來解決問題了。 2.對領導干部任期經濟責任會計的工作認識尚未完全到位 主要原因是有些領導沒有從講政治的高度來認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重要意義,沒有從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最終目的來認識,沒有認識到內部經濟責任會計是加強干部監督管理、正確使用干部、強化企業內部管理的重要舉措。 。ǘ┯捎诒粚弻ο蟮娜纹跁r間長、情況復雜,影響了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質量 從已會計過的離任領導來看,一般任職的期限長、會計資料繁多、會計工作量大,加上如果財務人員更換,在審查期限上一般以離任者近三年的財務收支、資本運營情況以及資產負債及損益等作為會計的重點內容和范圍,而對其它年度僅作為抽查的范疇,這樣做就容易使任期內的所有經濟往來或漏審或審得不深、不透,導致離任者的會計結果不完整,評價離任者的依據不充分,最終影響會計質量。 (三)存在“內部人自己會計”的缺陷,影響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最終結果 內部會計人員與被審單位責任者及員工都比較熟悉,對被審單位以往情況比較了解,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企業內部復雜人際關系的影響,也容易產生麻痹思想而簡化相關程序,或形成思維定勢,情況調查不夠深入,對企業已發生的變化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ㄋ模會計機構的設置、人員配置、經費等問題還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影響了會計工作的正常開展 1.內部會計人員的素質及結構欠缺 根據會計工作特點,會計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會計法律法規、財經制度、財務會計等多方面的知識,具備查賬、綜合分析、組織協調和口頭與文字表達等多方面的能力,這是做好工作的基礎條件。但目前系統內審人員專業結構不合理,有的不具備或不完全具備這些方面的知識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監督職能的進一步發揮。 2.會計范圍不夠廣泛,局限于傳統的財務收支會計 目前,內部會計基本上停留在財務會計即對企業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和收入、費用、損益的真實性和合規性的會計、查證和確認上。對于企業的管理創新、內部控制的有效性、駕馭經營風險的能力、產品市場占有率以及潛在的盈利能力等方面涉及較少,不能全面地反映被審者的經營業績,最終難免落入“以數字論英雄”的框架內。 3.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方法比較單一 缺乏法律上規定的會計權限和強制手段,難以揭露經營管理與經濟效益的內在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內部經濟責任會計工作的質量和效果。 三、開展好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幾點思考 (一)提高領導對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重視和支持是開展內審工作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實踐證明,企業集團要正常開展經濟責任會計工作,離不開領導的重視和支持。要建立健全內部經濟責任會計機構,首先應由企業集團董事會直接領導,并對其負責和報告工作;其次要切實保證會計機構開展經濟責任會計工作所必需的經費,將經濟責任會計所需的經費列入集團本部年度預算,實行?顚S谩 。ǘ﹫猿“有離必審,先審后離”的原則 從以往的經驗看,離任會計必須制度化、規范化,按制度實施會計,做到堅持賬目不清不得離任、懸賬弄不清楚不得離任、交接手續不清不得離任的“三不走”原則。建議組織部門任命干部之前增加一個試用期,給經濟責任會計留下一定的時間。待會計終結后,再視其會計結果,予以正式任命。這不僅有利于組織部門客觀地評價干部和正確地使用干部,也可以解決離任會計中會計處理滯后的問題,避免“審”、“用”脫節的現象。 。ㄈ┘訌娖髽I各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配合,同心協力,共同做好經濟責任會計工作 建立起經濟責任會計聯席會議制度,紀檢、監察、會計以及干部管理等相關各部門在經濟責任會計中要加強協調、密切配合,各司其職,各盡其能,為經濟責任會計創造良好的內部環境。 。ㄋ模┘訌娙肆Y源管理,大力整合會計資源,彌補現有內審人員的不足 現代管理的核心是以人為本,一方面要著力提高組織成員的素質;另一方面要實現人力資源優化配置,最大限度地發揮現有成員的作用。 (五)抓好經濟責任會計結果的利用,擴大會計成果的影響 1.做好會計成果的上報工作,重點是提高會計報告的質量。2.向集團內其他管理部門、監督部門通報會計成果,促進監督管理主體之間的信息共享。3.加大對會計成果的宣傳力度。(六)把握內部會計中經濟責任會計的特點,開展好集團內部經濟責任會計 1.把好審前調查關,制定切實可行的會計實施方案。實踐證明,凡是會計效果比較突出、會計質量比較高的會計項目審前都進行了充分的調查,制定了詳實可行的會計實施方案。 2.講究會計手段和方法是搞好經濟責任會計的關鍵。積極拓展會計線索的來源,多接觸基層員工了解情況,與相關企業和部門取得聯系,查賬與查實有機結合,避開表面信息的干擾。 3.在實施具體的經濟責任會計活動中,要把握以下幾個會計重點 。1)注重任期經濟指標完成情況及對財務狀況進行查證,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會計:一是檢查企業資產的管理、使用及保值增值情況。重點要放在實物資產、貨幣資金及各項投資上。注意其實物資產有無被侵占、遺失、損毀等資產盤虧;貨幣資金是否安全,是否賬實相符而且流向是否合規;投資資金是否合法,投資效益是否達到預期目標等問題。二是檢查企業的負債情況。主要查明銀行借款的真實性,工資總額的計提是否超過規定的工資計劃,新增效益工資的計算是否正確,有無將已實現的銷售收入、勞務收入或收取其他單位的回扣等隱匿在應付款或預收款賬戶中,是否及時申報納稅,是否按國家規定及時上繳各種稅費,有無少交或長期拖欠的行為,有無因匯兌或訴訟產生的或有負債等。三是檢查企業的損益情況。主要是查明有無隨意調節成本(包括生產成本、業務成本、在建工程成本等)、調節利潤的行為,跨期間的費用、收益是否按規定確認,各種投資收益的核算是否符合規定,是否按規定程序和比例分配利潤,有無隱瞞、轉移收入,利潤解繳的賬務處理是否合規,有無擅自截留利潤,有無因領導責任造成虛盈、潛虧掛賬等問題。 。2)注重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會計。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執行與責任者的經濟責任和管理能力是息息相關的,做足內控評審的功夫,就會奠定責任評價的基石。內部控制制度評審應著重注意四個方面:一是企業的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是否全部納入內部控制范圍。二是責權劃分是否明確具體,是否具有很強的操作性。也就是說,內部控制制度作為一種制度能否真正成為企業管理者的行為規范,操作是否方便。三是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形成科學的機制,是否把對經營管理過程的控制放在突出的地位,通過控制,能否防患于未然。四是是否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內部控制的功能是否得到有效的發揮。 (3)實事求是地編寫內部經濟責任會計報告,科學、準確、合理地作出會計評價。一是評價語言應規范、標準,力求量化、全面、直觀、明確。為了避免經濟責任會計評價的隨意性,使評價與目標一致,對被會計領導干部的評價主要是界定和確認被會計領導應負的主管責任和直接責任。二是評價必須突出重點。做到:評價不超越會計職權,對非經濟責任,對非被會計人的責任不作評價;評價不超越會計目的及其應審的范圍和內容,對非會計事項不進行評價,會計未涉及的問題不評價,不涉及會計范圍的不評價;評價遵循重要性原則,抓住直接責任和主管責任進行評價;評價要依據事實和規章,遵循一定的程序,定性結論要恰當、準確,不至于引起誤解和錯覺。三是要在會計報告的質量上下功夫,提出有價值、有份量的會計建議,要注重總結、提煉、利用會計成果。對企業深化改革在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和在經濟活動中發生的帶普遍性、傾向性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進意見和措施。 總之,隨著社會企業集團經濟和社會經濟生活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以及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企業內部經濟責任會計愈來愈顯得重要。企業應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摸索出一條既適合我國國情,又適合于現代企業管理的會計之路,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經濟責任會計的作用,促進企業經濟不斷發展,強化企業管理和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增強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經濟健康、穩步地發展。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