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摘 要]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人民幣的匯率問題也逐漸受到各國的關注。自2005年7月21日,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管是政治方面還是經濟方面,人民幣的升值壓力都是顯著存在著的。近年來,人民幣的升值也是顯而易見。人民幣升值的影響是廣泛的,也必然將對我國國際貿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在了解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原因及過程的基礎上,重點從積極的和消極的兩方面分析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進而探尋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以促進我國對外貿易健康、有序地發展。 [關鍵詞] 人民幣升值 國際貿易 應對策略 人民幣升值對國際貿易的影響 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經濟實力的日益增強,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面臨嚴峻的升值壓力,人民幣升值必然對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產生一定的影響。 一、人民幣升值概述 1、人民幣升值的背景及原因 近年來,中國經濟迅速蓬勃的發展,強勁的經濟發展態勢在世界上也是非常罕見的。尤其表現在中國巨額貿易順差的持續擴大,外匯儲備的不斷增長,使中國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國際社會強烈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巨大壓力。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一些權威的國際機構和貿易伙伴一直就認為人民幣存在不同程度的價值低估。同時,按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而言,外匯節余過多本身就表明外幣定價過高,本幣定價過低,本幣有升值壓力。從2001年以來,世界各主要貨幣包括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對美元都大幅度升值,只有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一直沒有調整,即人民幣實際上也跟隨美元對其他貨幣大幅度貶值。對美國來說,通過美元貶值,既能減輕其外債負擔,每次美元大幅貶值都能使美國債務減少1/3,又能刺激其產品的出口,還能轉嫁其各種經濟危機,成為其對其他國家進行剝削的主要形式。然而,中國實行的“盯住美元匯率”政策,使美元貶值的積極效用沒能全面發揮,只是“極大地增強了中國企業的出口競爭力,刺激了中國產品的出口”。根據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統計數據,2006中美貿易順差達到1 442.6億美元,2007年中美貿易順差1 633.2億美元,2008年中美貿易順差為1708.6億美元,2009年截止11月,中美貿易順差1309億美元。中美巨額貿易順差居高不下,使世界頭號強國美國深深感到了中國經濟的增長所帶來的巨大壓力。于是,美國便以中國工人搶去了美國工人的飯碗,巨額貿易順差造成其損失為理由,對中國進行經濟“敲詐”,妄圖使人民幣升值。實際上造成美國外貿逆差劇增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不在于中國的人民幣匯率政策本身,比如中國的勞動力價格優勢,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以及跨國公司對中國市場的垂涎等等,還有美國產業結構調整、對外直接投資擴大、個人消費支出的增長等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例如,美國的公司把廠開到中國,再向美國輸出成品,表面上是美國吃了虧,但實際上真正賺走大部分利潤的還是美國的公司。美國對于人民幣匯率之爭的根本目的,就是美國希望通過人民幣升值,阻礙中國商品大規模進入美國。 2、人民幣升值的過程 為了確保中國經濟長期、穩定、快速的發展,緩解中國對外經濟摩擦日益加劇的局面,營造和諧的國際政治環境,中國進行了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革。從此人民幣進入一個新的歷程。 2005年7月21日,迫于美國的強大壓力,也為了給中國經濟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美元兌人民幣開始從8.27~8.28先后突破了8.2、8.1、8.0關口,2005年升值幅度達3%。 2006年,人民幣匯率經歷了從緩步上行到快跑,再到“加速跑”的過程。2006年1月4日,詢價交易這一國際主流交易機制被引進中國,揭示了外匯交易方式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重大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也被賦予了更為市場化的形成方式。人民幣匯率注定在這一年里以更富彈性的方式運行。5月16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首度突破1美元對8元人民幣。12月29日,人民幣匯率再創匯改以來的新高,并首次突破7.81關口達到7.8074。一方面,美國經濟引擎明顯減速,市場對于美聯儲降息的預期增強,令國際匯市美元全面走軟,從而引發了人民幣匯率的持續走高。另一方面,中國外匯儲備10月份突破了1萬億美元大關,這些都成為人民幣升值的重要推動因素。 2007年12月20日,07年人民幣升值幅度已達到6.01%。2007年人民幣持續升值的主要推動力來自于貿易順差持續加大和外商投資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步伐進一步加快,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授權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公布的數據,2008年4月10日,銀行間外匯市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度“破7”,為6.9920元人民幣兌換1美元。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創出新高。 2008年的累計升值幅度為6.37%。 未來的趨勢怎么樣,誰都不敢說,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人民幣在一段時間內還是有一定的升值空間的。 二、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際貿易的影響 1、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際貿易的積極影響 。1)有利于進口成本的降低 人民幣升值,國外的能源、原料與生產資料價格都相對便宜了,這就降低了我國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設備以及很多重要戰略物資的購買成本,增強了購買力。在我國,進口依存度較高的行業主要有石油、天然氣、航空、電力設備等,人民幣升值將使大宗交易的進口成本降低,進而增強相關行業部門的盈利能力,提高產品的競爭力。 長期以來,我國推行“大進大出,兩頭在外”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加工貿易總額超過一般貿易額,加工貿易順差已成為我國外貿順差的最重要來源。加工貿易中產品復出口成本中其進口成本比例一般都在50% ~100%之間,在短期內對進口商品的價格比較敏感。如果人民幣升值,進口商品的本幣價格降低,這樣導致加工貿易的生產成本降低,自然以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商品外幣價格下降,因此,這部分依賴進口原料的復出口商品仍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梢,人民幣升值會促進進口的增加,并以進口帶動出口,其關聯性得到加強。 。2)有利于促進貿易結構優化升級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貿易實行的是以“重出口,輕進口”為主要特征的出口導向戰略,這一戰略的實施在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過程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同時也產生了對出口的依存度過高,不僅使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面臨著潛在的風險,而且也產生了企業過度依靠廉價勞動力的價格優勢出口,單方面的貿易順差引起其他國家反傾銷訴訟頻繁;勞動密集型出口行業的低成本、低市場準入引起的投資過度供給所導致的企業低價惡性競爭;以及只重視價格,不重視國際市場需求而引起的出口貿易和就業易受到國際經濟形勢波動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和矛盾?梢,這種長期依賴于出口單一增長的對外貿易結構很不合理。而人民幣的升值,必然會引起一定程度的出口減少和進口增加,這樣就能夠改變我國進出口貿易結構不均衡的局面。 (3)有利于緩解貿易摩擦 人民幣升值可增加我國的進口總額,從而有利于減少貿易順差的數值。通過人民幣升值,適當提升出口產品的外幣價格,有助于減少其他國家對我國產品的低價傾銷訴訟。低價競銷和出口受到抑制,放慢出口,增加進口,有利于減弱我國貿易順差不斷擴大勢頭,減少一些貿易伙伴對我國進行保護主義貿易攻擊的借口。人民幣的適當升值,有助于緩和我國與主要貿易伙伴的關系,減少經貿糾紛,促進我國經濟和貿易的和諧發展,創造和保持更加平穩的貿易環境。 2、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國際貿易的消極影響 。1)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我國外貿出口增長 人民幣升值將提高我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直接削弱我國出口的價格競爭優勢。人民幣升值后,出口企業為維持一定的利潤,必須提高商品在國外市場的銷售價格,而這樣做的后果勢必會削弱我國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力,不利于出口持續擴大和在國際市場上占有率的提高;尤其是我國出口主要以勞動密集型商品為主,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都比較低,一旦提高出口商品在國外市場的價格,將造成這些低端產品低價格優勢的喪失,極易被一些東南亞國家所取代,從而影響到出口規模的擴大。但是,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出口的影響是有限的,因為它還受到一些其他外在因素的制約,如國內外經濟形勢、出口商品結構以及貿易方式等。 。2)加大我國國內就業壓力 目前,由于我國出口的商品大部分是技術含量較低、附加值較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隨著人民幣的升值,削弱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導致可以吸納眾多勞動力的加工型出口企業利潤下降,這些企業投資轉向技術或資本密集型產業后,必然會使許多素質較低的就業者面臨失業危機。并且當前我國很大部分的新增就業機會主要是由出口和外貿企業提供的,人民幣升值影響了出口和外商直接投資,進而對當前就業環境的改善帶來一定的沖擊。在目前的中國,勞動力資源尚未轉化為人力資源, 具有優勢的僅僅是熟練工人。所以,發展加工貿易,著重提高產業層次和加工深度,增強國內配套能力,依靠我國勞動力優勢發展加工貿易仍將是我國長期的經濟內容。 三、針對人民幣升值的應對策略及措施 鑒于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對外貿易的影響,我們應該采取相應的措施,以強化和擴大人民幣升值對我國外貿發展的積極影響,緩解和減少其消極影響。 1、要有步驟地推進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 在人民幣匯率改革之前,由于人民幣匯率低估,導致國內外商品價格的扭曲,出口商品價格低廉,進口商品價格高昂,致使我國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出口額不斷攀升,貿易贏余不斷增加,連年持續出現巨額貿易順差,引起了與貿易伙伴之間的頻頻貿易摩擦。 自2005年7月21日起,我國開始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攬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這一新的匯率形成機制在短期內會對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一定影響。但總體上利大于弊。我們應積極穩妥地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要逐步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使人民幣匯率浮動更具彈性,匯率波動能夠更加顯著地反映出市場供求的變動,并要加強本外幣政策的協調,充分發揮匯率在平衡國際收支、抵御國際資本流動沖擊方面的作用,以適應對外開放和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總之,人民幣匯率改革應該從我國的經濟需求面出發,考慮與貿易伙伴之間的貿易往來與相互之間的經濟利益,實現雙贏。 2、積極擴大國內市場需求,減少外貿出口依賴 在過去很長時期內,由于人民幣匯率的相對低估,導致出口強勁增長,我國外貿持續出現巨額順差。很多企業對出口貿易趨之若鶩,致使資本、勞動等生產要素大量涌入出口部門,社會資源不能根據市場實現優化配置,從而造成我國經濟內需不足卻過分依賴外貿出口的局面,這對我國經濟長期、穩定、可持續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我國有13億人口,龐大的人口背后隱藏的是龐大的國內消費市場,要真正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們必須調整經濟結構,減少對外貿出口的依賴,盡快實現由“出口導向型”經濟發展戰略向“以內需為主”的可持續發展戰略轉變,樹立正確的、科學的發展觀。同時,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各種配套改革,積極培育、擴大國內消費市場,鼓勵投資,尤其是民間投資,重點扶持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
參考文獻: 1、陳文芳.試論人民幣升值背景下我國的對外貿易發展[J].福州黨校學報,2007,(5):62-65. 2、陶雙玉.人民幣升值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J].集團經濟研究,2007,(10):132. 3劉源,石媛倩.人民幣升值對貿易的影響及應對的措施[J].商場現代化,2007,(12):339. 4、馮正強,楊曉霞.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對外貿易結構的影響分析[J].金融界,2008,(2):42-44. 5、劉君.人民幣匯率對我國出口商品結構影響分析[J].特區經濟,2008,(10):75-76. 6、陳蘭芳.人民幣匯率變動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J].農村金融研究,2008,(5):42-46. 7、曾彩伊.人民幣匯率與中國對外貿易[J].時代經貿,2009,(10):135-136.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