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存在問題的研究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眾多中小企業已經成為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它們的存在增加了失業人員的就業機會,減緩了就業壓力,同時也有利于促進市場競爭,方便群眾生活,推進技術的發展與創新,還有助于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維持社會穩定。但是由于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許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甚至也會阻礙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關鍵詞]中小企業 會計核算 內部控制 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迅速發展,中小企業已經逐漸成為了促進社會經濟增長的主角兒。據不完全統計,中小企業對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可達63%,對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4%,它們不僅在餐飲服務、物流、工業生產等傳統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原材料、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項目中也有滲透,最重要的是它們開始進軍一些新興領域,如:城市供水、供電、環保等市政項目和科教、信息等。但中小企業在內部管理上還存在許多不足,會計機構組織制度的設置也有一些問題,管理水平也參差不齊,遠遠跟不上民營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步伐。因此,提高中小企業內部管理效率,進一步提高財務管理水平和會計核算質量,不僅具有廣泛性和必要性,而且具有迫切性和長期性。 一、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中存在的問題 1、會計基礎工作薄弱 第一,經營權與所有權分不清,尤其是小規模企業中的經營者,投資者就是經營者,私人財產與企業財產經常混淆在一起,分不清楚。因投資人只有一個,投資人就是公司的決策者,使得利潤沒有辦法定期定額分配,只要現金足夠,投資人就可能挪用大額現金而掛在“其他應收款”賬戶上。總經理也就是公司的所有者,經常挪用公司的錢去給自己生活中的一些大額花銷買單,嚴重影響會計做賬,分辨不清公司的公有、私有財產。第二,會計機構設置不合格、人員配備太少,有的小企業為了減少投資成本,從來不按嚴格按規定設置會計機構,導致會計崗位設置和人員配置不當,業務較亂,會計人員身兼數職,職責不明。有些企業即便設置了會計機構,也存在層次不清、分工不明等問題。而在選用會計人員時,一般都是讓自己的親戚做出納,另外聘請專業人員作兼職會計定期來做賬,這些人有在稅務部門工作,有在會計師事務所工作,有國有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等。很多管理者都愿意聘請優秀的會計人員做專職會計,但是由于中小企業規模小、發展前景一般以及在社會上人們對其認知程度低,再加上工作待遇、環境較差,因此相對于國企來說,中小企業對優秀會計人員的吸引力較小。另外在會計從業人員資格認定及規范考核也存在很多問題,會計無證上崗現象普遍,會計主管沒有專業技術資格的現象也大有人在。對會計人員的后續教育培養工作幾乎沒有進行。 2、電算化水平不高 總體來講,有些企業的會計還在使用傳統的手寫記賬方式,對會計電算化認識較少;有些企業僅僅是為了應付上級主管部門的檢查才實施會計電算化,甚至用會計電算化來給自己裝點門面;雖然有些企業計算機一直在升級換代,卻很少有人考慮升級一下財務軟件。許多企業對會計電算化沒有系統的規劃,造成資源的浪費。大多數中小企業嚴重缺乏電算化專業人才,而企業在人才的培訓中也存在著很多問題。會計人員中年齡較大的對會計業務比較熟悉,但想把計算機知識和會計工作經驗有機的融合在一起還需要等一段時間。這些是很多企業會計核算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尤其是公司的會計人員對電算化認識甚微。雖然公司電算化管理的方法和規定制定的較為完善,但實際工作中,所有工作卻只聘請了一個比較了解電算化軟件的會計主管完成,其他人員不太了解會計信息系統的,這樣,不能把憑證及時錄入電腦,會對企業應用會計電算化進行及時的賬務處理帶來一定的阻礙。 3、會計憑證取得及管理不規范 因原始憑證的獲取要付出成本,為了節約公司開支,致使公司在很多業務中不要或不開具原始憑證。公司在購買商品物資時依據是否要發票而提供不同的價格,若要發票,價格較高;不要發票,格較低,兩者的差價其實就是稅款。這樣,公司為了減少開支往往希望以較低的價格成交,選擇不要發票。但是由于缺少原始憑證,就無法獲得公司記賬所需的合法憑證。另一方面,在公司盈利較少的情況下,由于受到利益驅動,有時,公司會通過逃稅的方法提高企業利潤,不要原始憑證正是達到了增加公司利潤的目的,這樣就不利于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有時,公司發生費用后由于沒辦法取得正規發票,只能把不合規的收據用于充當原始憑證。另外,由于記賬憑證是會計分錄的一種憑證,是用來確定經濟業務性質和分類的,是由會計機構、會計人員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填制的,是登記賬簿的依據,因此要準確無誤的填制記賬憑證,必須符合規范。無法取得或不合規取得原始憑證,都給記賬憑證的填制工作帶來很多困難。記賬憑證是企業登記賬簿、編制報表的根本,為了確保賬簿、報表的準確無誤,進而能給企業會計信息內外部使用者提供準確無誤會計信息。綜上,只有保證企業的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的準確性,才能有利于企業的會計核算,這樣就必須強對企業原始憑證的取得和記賬憑證的填制與管理方面的工作,確保提供的會計信息的準確性。 4、內部控制不夠完善 實行會計監督,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準確,保證會計行為的合理合規,是會計的基本職能之一。但是,由于公司領導常常干預會計工作,會計人員受制于領導或受利益驅使,往往按領導的想法行事,使會計的監督職能幾乎不存在。總體來講,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主要是會計機構設置不合理以及人員配置有誤、業務交叉過于繁雜、會計人員兼職過多。另外,由于許多公司沒有內部審計機構,從來不重視內部審計工作。 綜合以上因素,使得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極其不完善,需要改進。 二、完善中小企業會計核算的對策建議 1.運用現代化手段,提高電算化水平 社會在不斷的進步,先進技術和設備的使用也加速了信息的全球化,因此會計工作也需要改進,同國際接軌。國際接軌的前提就是會計電算化,這也是公司適應社會發展的前提。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會計人員,企業的會計手段依舊停留在手工、半手工狀態,更別提參與企業競爭了。這就需要公司實現會計電算化,以及會計管理現代化,增加對會計信息系統的投資力度。首先公司領導者必須提高對會計電算化的重視程度,增大對電算化的投資,并且提高會計人員的技能,使電算化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以適應現代社會的迅猛發展,在公司內部建立專屬的會計信息網絡,使公司其他管理部門也可以共享會計信息,試圖把會計信息應用到各部門,為整個公司服務。企業信息化工作的根本是財務信息化。因此實現財務信息化,對提高信息質量、會計工作水平、加強企業經營管理、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會計電算化的發展。 2.提高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能力 由于現在的會計工作已不僅僅是傳統會計核算的范疇,會計的基本工作還包括了會計的分析、管理、控制以及創新上,現在的會計制度使的會計業務處理方法的選擇空間非常廣闊,復雜程度及會計風險也越來越高。但目前我國公司的會計人員的工作內容依舊是傳統會計的記賬、算賬、報賬。因此,會計人員只有轉變觀念,才能把自己從一個被動的核算工具,轉變為一個具有創新意識的參與者。 3.加強外部監督和規范化建設 我國的會計監督體系由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和企業內部監督組成。按照我國目前中小企業的狀況,單靠企業自身約束來規范會計工作是不可能的,各監督部門不僅要對稅收情況監督,還要對一些違紀違規問題的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要進一步規范民營中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對不依法設置會計賬簿、私設會計賬簿和設有“賬外賬”的企業,依照財政會計法規的有關規定從嚴從重處罰,要有決心,才能幫助我國的一些中小企業實現會計規范化。 4.提高中小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素質 在中小企業中高素質人才還是比較缺乏的,因此招納人才是解決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不力的首要方法。其次,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各企業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切實可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對現財務的各項管理都要有明確的規定。最后,要做到堅決執行各項制度、堅持始終如一。 另外,各級財政部門還要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專門培訓,進一步組織各種種類的培訓,如會計法、會計制度、會計準則等內容,使會計人員熟練掌握各基本環節的規定和要求。相關主管部門還要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會計人員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試、考核,不斷提高其業務素質和法制觀念。 總之,中小企業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生存和發展,必須從自身出發,修煉內功,打穩穩基礎,增強實力。從財務管理方面來說,就是不斷健全內部會計制度。由于中小企業自身規模、人力、財力等自身的特點和經營管理的需要,要做到逼緊就簡,避虛務實。從經濟性,實用性出發,應注重實際運作機制,這既是中小企業主旨管理的客觀要求,也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順利運行的根本保障以及成為市場競爭主體的重要保證。盡管由于種種原因造成中小企業日常會計核算中存在許多問題,但是只要我們認真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找到正確的解決對策,這些問題也就會慢慢的消失,使國內中小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進入正常、有序的發展進程中,有助于我國市場經濟健康快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永偉,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探討和分析,現代商業,2008(23) 2、張智敏,《小企業會計制度》與《企業會計制度》在會計核算上的對比分析,山東紡織經濟,2006(02) 3、李軍改、彭智軍,構建完善的中小企業會計制度,現代商業,2008(30) 4、崔杰,《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現狀與對策》,焦作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4,(4) 5、沃論等著,杜興強等譯,《會計》.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1).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