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我國公司征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探析 [摘 要]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在我國現行的市場經濟體制下,更適應經濟發展的一種稅收制度的大改革,并有利于稅收的統一管控。營改增進一步擴大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減稅效果也會進一步顯現。從長遠來看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為稅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并有利于稅收的統一管控。 [關鍵詞]增值稅 營業稅 經濟結構 經濟發展 我國現行稅制結構中,主要以增值稅和營業稅兩種流轉稅稅種為主。其中,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進行征稅的一種稅種。其范圍覆蓋了除建筑業之外的第二產業。而營業稅則以在我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銷售不動產所取得的營業額為征稅對象征收的一種貨物和勞務稅。其范圍覆蓋了第三產業的大部分行業。 一、我國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原因 這一稅制的安排始于1994年,由于營業稅以營業額為計稅依據,稅額不受成本、費用高低的影響,保證了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因此,營業稅和增值稅分立并行適應了當時的經濟體制和稅收征管能力。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這種劃分行業分別適用不同稅制的做法,日漸顯現出其內在的不合理性和缺陷,對經濟運行造成扭曲,不利于經濟結構優化。 1、從稅制完善性的角度看,增值稅和營業稅并行,破壞了增值稅的抵扣鏈條,影響了增值稅作用的發揮。然而現行增值稅的征稅范圍較狹窄,框住了其中性效應(國家在設計稅制時,不考慮或基本不考慮稅收對經濟的宏觀作用,而是由市場對資源進行配置,政府不施加任何干預)。 2、從經濟發展的全面角度看,營業稅屬于地方性稅種。在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下,經濟較好的地區稅收較為富裕,因此經濟較為開放,稅收政策較為寬松,導致公司較為密集,稅收隨之充裕。反之,則經濟較為封閉,公司較為疏散,稅收較為貧乏。如此周而復始,只會導致經濟差異日趨增大,不利于經濟的全面發展。 3、從產業發展和經濟結構調整的角度來看,由于營業稅是對營業額全額征稅,且無法抵扣,使很多公司為避免重復征稅選擇了服務生產的內部化。導致企業的涉及領域雖廣,但不利于公司的細分化、專業化,降低了同行業之間的競爭力。 4、從稅收征管的角度看,兩套稅制并行造成了稅收征管實踐中的一些困境。現行的經營模式越來越多樣化,系統化;服務和商品的區分越來越模糊化。因此,在很多情況下,很難準確的分辨那塊應繳增值稅,那塊應繳營業稅。 二、我國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試點范圍 1、上海為先行試點,分批擴大。 2012年1月1日起在上海市實施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方案正式破冰,意味著自1994年稅制改革以來中國流轉稅制度最重要的一次變革已經拉開了序幕,對財政體制、公司經營及消費者各方面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此前,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于2011年11月16日共同頒布了《關于印發<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方案>的通知》和《關于在上海市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明確了在服務業進行增值稅制度改革試點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和實施辦法。 根據上海市財政局和上海市國家稅務局發布的消息,截至2011年年底,上海已有12萬戶企業經確認納入試點范圍,其中一般納稅人近3.5萬戶,小規模納稅人8.5萬戶。在過去兩個多月的時間里,上海各級稅務機關組織有關《試點方案》的政策宣傳與業務操作培訓輔導,了解公司面臨的問題及意見反饋,開展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和小規模納稅人認定以及發票核發工作。2月初上海試點企業陸續進行了第一次增值稅申報工作,完成平穩過渡。 目前,從上海試點情況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是受到企業歡迎的。上海易貿集團財務副總裁湯立告訴記者,公司旗下易貿資訊今年1至5月應稅收入2325萬元,增值稅應繳稅額99.8萬元,若按營業稅計算,則應繳稅額116.2萬元,減負14%。今年以來,上海共減輕試點企業和下游企業稅負170多億元,服務業實現了10%以上的快速增長。并且參與試點的小規模納稅人全部實現了減負,減稅幅度平均達到40%。 根據國務院常務會議的部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從目前的上海擴大至北京、天津、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廣東和廈門、深圳10個省(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明年繼續擴大試點地區、并選擇部分行業在全國范圍試點。 2、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進行改革試點。 交通運輸已納入增值稅管理體系,有較好的改革基礎,并與生產流通關系密切。部分現代服務業改革試點可以減少產業分工細化存在的重復征稅因素,既有利于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也有利于制造業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 三、我國公司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反應及對其產生的影響 1、營改增有助于增值稅體系的完善。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有助于增值稅體系的完善,完善了增值稅體系,直接影響到稅務的統一管控,推動三次產業融合,有利于推動結構調整,促進科技創新,增強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 增值稅的理論構想是上世紀初由美國耶魯大學亞當斯教授和德國實業家西門子博士提出。1954年,法國首先將增值稅制度付諸實踐,目前已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實行。一項稅收制度能夠很快在世界得到普及,表明其具有獨特的制度優勢。其最初的理論構想者將該稅種贊為“改良的所得稅”。根據納稅人外購固定資產抵扣程度的不同,增值稅可歸為3種類型。一是生產型增值稅,稅基為銷售收入減去外購貨物和勞務支出,不扣除外購固定資產價值,在統計口徑上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二是收入型增值稅,稅基是在生產型增值稅基礎上,可以扣除當期固定資產折舊,相當于國民生產凈值。三是消費型增值稅,稅基為銷售收入減去外購貨物和勞務支出,并扣除外購固定資產價值,相當于對國民收入中用于消費性支出的部分征稅。這3種類型增值稅,扣除程度依次呈階梯式遞增,稅基則呈階梯式遞減,二者此長彼消。舉個例子,假設某一納稅人當期實現銷售額100萬元,外購貨物和勞務投入40萬元,外購固定資產投入30萬元,固定資產折舊5萬元(均為不含增值稅價格),在生產型增值稅制下,其可扣除金額為40萬元,稅基為60萬元;在收入型增值稅制下,可扣除金額為45萬元,稅基為55萬元;在消費型增值稅制下,可扣除金額為70萬元,稅基為30萬元。[① ,《繼續推進增值稅制度改革》,經濟日報,肖捷] 2、營改增使增值稅抵扣的鏈條進一步擴大,減稅效果也會進一步顯現,從而受到公司的歡迎。 營業稅以營業額為計稅依據,而增值稅以增值額為計稅依據,有利于消除重復計稅,被最初的理想構造者稱贊為“改良后的所得稅”。如在第二點以上海為最先試點中說明,上海易貿集團財務副總裁湯立所告知我們的數據,明顯的可以看出稅負率的下降。在經濟效益相 同的情況下,降低了稅負率,等于是提高了公司的經營成果,自然也就受到了公司的歡迎。 增值稅的抵扣鏈條進一步的擴大,可以有更多的產業得到以增值額計稅的條件。從而從積極的方面消除現在公司普遍的以“小而全”、“大而全”服務生產模式。就如我現在所在的公司,主要以汽車業為主,又附帶了廣告業、家具業、餐飲業……豐繁而復雜,不利于公司負責人管控;分散了公司的資源,不利于公司的細化、專業化。雖然經營范圍廣泛,卻在很多時候比不過一些同行業的小公司,反而使公司的總體利潤造成下滑。 3、營改增改變了營業稅的地方性,降低了公司在不同地區的稅率差異。 在稅率方面,現行增值稅17%和13%兩檔稅率的基礎上,新增11%和6%兩檔低稅率,交通運輸業適用11%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鑒證咨詢服務適用6%稅率,部分現代服務業中的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適用17%稅率。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后改變了其地方性,適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公司的競爭平臺更為公平,積極的增加了公司的活力。同時統一征稅標準,摒除了地方稅率的差異性,對公司在不同區域的密集和疏散程度有一定的緩解。 四、我國關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發展趨勢 經濟理論和實踐證明,社會分工程度是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經濟效應,不僅體現為稅負減輕對市場主體的激勵,也顯示出稅制優化對生產方式的引導。相對而言,前者的作用更直觀,后者的影響更深遠。其效應傳導的基本路徑是:以消除重復征稅為前提,以市場充分競爭為基礎,通過深化產業分工與協作,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和就業結構不斷優化,促進社會生產力水平相應提升。 在深化產業分工方面,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既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多環節經營活動面臨的重復征稅問題,推進現有營業稅納稅人之間加深分工協作,也將從制度上使增值稅抵扣鏈條貫穿于各個產業領域,消除目前增值稅納稅人與營業稅納稅人在稅制上的隔離,促進各類納稅人之間開展分工協作。 在優化產業結構方面,將現行適用于第三產業的營業稅,改為實行增值稅,更有利于第三產業隨著分工細化而實現規模拓展和質量提升。同時,分工會加快生產和流通的專業化發展,推動技術進步與創新,增強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在擴大國內需求方面,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消除了重復征稅,對投資者而言,將減輕其用于經營性或資本性投入的中間產品和勞務的稅收負擔,相當于降低投入成本,增加投資者剩余,有利于擴大投資需求;對生產者和消費者而言,在生產和流通環節消除重復征稅因素后,商品和勞務價格中的稅額減少,可以相應增加生產者和消費者剩余,有利于擴大有效供給和消費需求。 在改善外貿出口方面,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將實現出口退稅由貨物貿易向服務貿易領域延伸,形成出口退稅寬化效應,增強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貨物出口也將因外購生產性勞務所含稅款可以納入抵扣范圍,形成出口退稅深化效應,有助于進一步拓展貨物出口的市場空間。 在促進社會就業方面,以服務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容納的就業人群要超過以制造業為主的第二產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帶來的產業結構優化效應,將對就業崗位的增加產生結構性影響;隨著由于消除重復征稅因素帶動的投資和消費需求的擴大,將相應帶來產出拉動型就業增長 在現行的市場經濟模式下,營業稅和增值稅兩稅并行而立已不在適用。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消除了重復計稅,降低了負稅率,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推動中國經濟轉型的調整。隨著增值稅抵扣鏈條的進一步擴大,短期可能我造成稅收收入的減少,但是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發展,也就是為稅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