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我國企業會計準則改革路徑研究 [內容摘要]通過對企業會計準則改革路徑,了解中國會計準則改革之路與國際化的進程。[關鍵詞] 變革背景 改革成果 主要變化 會計準則是會計人員從事會計工作的規則和指南。在我國,會計準則屬于行政規章,財務部作為中國會計準則的制訂機構,承擔著會計準則的立項、起草、發布實施和修訂等任務,具體工作由會計司負責。 會計準則的目的是提高會計記錄和財務報告的團結,真實性和可比性,起到規范作用的企業,其實質是對項目的各種日常會計活動作出了具體規定。產權對會計準則的性質理論的角度分析的基礎上,人們不難看出,會計準則屬于產權制度范疇,它是一種產權制度,或特定社會產權制度的某一部分實物,它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產權交易成本,規范會計信息披露。這給人們的啟示性狀會計準則:其制訂過程必須擴大參與者的范圍,廣泛聽取不同意見,以降低功耗財產當事人不平衡發生的,負面影響設法保護的所有權利益,盡量減少會計準則的財產不清晰和完善公平性和透明度,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各方的產權利益相關者的最終認可。因此,會計系統的復雜性,這在客觀上決定了會計的人是這一進程的不斷深入了解,會計研究也應該是多元的觀點。隨著經濟全球化,產權理論和研究成果的時代,社會科學的研究的各個方面產生深遠影響的到來。 在1986年,我國財政部發布了《外商投資企業會計制度》,在許多方面吸收了國際會計的通行做法,為吸引外資、擴大開放奠定了基礎。1992年,我國財務部又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13項行業會計制度和10項行業財務制度,結束了計劃經濟的會計模式,確立了與市場經濟適應,并與國際慣例初步協調的新的會計模式。在1993年,在進行“兩則”、“兩制”改革的同時,財務部與國家體改委聯合發布了《股份制試點企業會計制度》,1998年又進行了修訂,形成了《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制度》,適應了我國企業改組上市以及境內外發行A股、B股、H股對外籌資的要求,對于國有企業改革,推行現在企業制度,建立和發展我國的資本市場發揮了重要作用。明確規范股份制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維護投資者和債權人的利益。2001-2005年加入WTO之后,中國加快了經濟建設的步伐,外商直接投資以及外資國內并購對中國會計準則的改革產生了動力,2001年4月國際報告準則委員會完成了改組,在會球實施聲勢浩大的趨同計劃,對中國的會計準則改革產生了具大影響。分別又完成和頒布了《企業會計制度》、《金融企業會計制度》、《小企業會計制度》。打破行業,所有制,組織方式和經營方式的界限。2006年2月財政部在北京舉行的會計和審計準則體系發布會上,為企業和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會計標準的項目正式亮相,這標志著適應中國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與國際慣例趨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和審計準則體系,正式成立。新的企業會計目前改革的背景。 1、規則的變化,是宏觀環境的中國的新會計標準的變化要求建立的制度,是提高會計為前提的信息質量,以滿足投資者,債權人,政府和企業管理和其他的相關方面對會計信息的需求,進一步規范會計行為和會計工作秩序,為維護社會公共利益的目的。其基本目標是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適應和與所有經濟趨同的國際標準,包括企業實施企業,獨立核算制度。這將加強對會計信息的供給約束發布實施,切實維護投資者的,為有利于社會公眾作出理性決策:有利于進一步推動建立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為更好地發揮會計工作的指導資源配置,科學的決策支持,加強管理,促進合理分配,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促進,深化企業改革,推進金融改革,完善財政職能,建立現代市場體系建設和完善宏觀調控體系,促進我國企業更好,更多的“走出去”和“引進來”,從而進一步促進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進一步優化在中國的投資環境,穩步推進會計國際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現代化建設水平中國會計。 2、會計法對我國發展的必然要求,“企業會計準則,必須與我們的法律要求和實際的適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99年修訂”會計法,2000年國務院制定和企業發行“的規定財務報告,這些新的法律,法規關于會計核算,財務會計報告和會計要素的定義必須是企業單位等,都是新的規定。最初發出的企業會計準則,尤其是相關的內容有基本的標準配備法律,法規沒有產生一致的地方,需要進行修改。因此,中國的新企業建立在中國會計制度的會計標準,是法律發展的必然要求。3、用戶需求變化的要求,主要的資產,負債組成,利潤明顯的明顯變化:(1)利潤明顯的要求標準在制定標準時,首先考慮和一些貿易相關的收入和費用的直接確認和計量成本的制定者認為,收入的資產負債表,以確保公正和合理的在舞臺上與中介計量收入,成為攤銷收入附屬聲明。利潤明顯認為,必須首先按照收付實現制原則,確認收入及支出,然后根據匹配原則,收入和支出按經濟性質的事業收益性與利潤。因此,增益=收入的費用。(2)資產和負債是指查看會計準則制定創辦人調節某些交易或會計準則的事件,應該首先定義等交易和資產或負債的測量標準,然后,根據資產與負債的定義的變化,以確認的好處。在資產和負債的看法,利潤表成為資產負債表的附屬產品。其次,新會計準則實施目標。 1、使我們的制度會計標準和國際標準的會計準則的新系統發布系統的銜接,是我國經濟活動和會計。目前,我們國家在國際舞臺上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的國際需求,并進行會計核算反映經濟活動,服務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應逐步走上國際舞臺,以它的作用。因此,中國會計標準應逐步與國際準則趨同。2、使我們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會計準則體系適應會計原則變動標準不僅是自己的一種進化,彌補其缺陷,同時取消其剩余,也是一種,以適應經濟體制的創新。也就是說,會計標準的變化,是在一個特定時期的時間。近年來,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每年都有新的經濟現象出現。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公開和透明,會計作為支撐信息質量,需要一個公認的、一致的、科學的會計標準體系。新的企業會計標準體系與發展的頒布符合當前的形勢需要,促進經濟建設和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會計服務需求。3、為了提高會計的新信息質量企業會計準則首次構建了比較完善的會計信息質量標準體系,除繼續要求企業會計信息應當確保真實可靠,內容完整,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幫助該信息的用戶企業的過去,現在和未來進行科學評價和合理預測新會計準則的實施將很顯然,在企業會計信息質量以下幾個方面改進:(1)、新準則提高了會計可靠性信息和要求的相關性,(2)、含有使用規定企業須營業利潤的現象,(3)、提高企業績效的價值,(4)、會計處理方法更注重商業的本質,(5)、財務風險披露更具體和透明。4、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的新發行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根據會計確認和計量,國際會計記錄和報告作了更加嚴格和科學規律的做法。在會計信息的披露,新準則強調了充分披露原則,現行的財務報告披露要求作了全面梳理,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一個更完整的財務報告制度,通過單一會計報表的傳統觀念決裂。根據新標準要求,企業必須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或股東權益)聲明和說明,注意應提供全面和詳細的信息,及時補充,企業的各個分支機構應包括的范圍合并財務報表,中期財務報告應當定期提供并采取年度會計政策一致;企業應當披露業務分部和地區分部信息和相關信息等企業會計核算的時間、空間、范圍會計信息披露標準,內容全面法規,使企業財務報告的內涵和外延,從而大大擴展,將大大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切實保護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知情權,體現了投資者和社會公眾利益,保障維護的基本理念他們的利益提供了更好的制度保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