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
【內容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新《會計法》的實施,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建設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就目前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來看,還是遠遠不能適應發展市場經濟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在會計行業中“誠信”這個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質疑,迫使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面臨著嚴峻的考驗,所以重振財會人員職業道德將成為一項十分緊迫的戰略任務。會計的職業道德作為一種引導,制約會計的行為。調整著會計人員與社會,企業單位和不同利益集體以及會計人員之間的規范的社會關系。它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尤其顯得重要。本文通過對我國會計職業道德現狀的分析,闡述加強會計職業道德的重要性 【關鍵詞】會計職業道德 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會計職業道德的對策 一、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概述 目前,社會上的職業是復雜多樣的,俗話說,行醫的有“醫德”,經商的有“商德”,教書的有“師德”,從藝的有“藝德”。2002年,朱容基同志在第16屆世界會計大會閉幕式上演講時指出:“在現代市場經濟中,會計的職業準則和職業道德極為重要,誠信是市場的基石,也是會計職業機構和會計人員安身立命之本” 。 今天我就在這里談一下我個人對會計這一職業道德的看法。 1、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定義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就是指會計職業活動中應當遵循的,體現會計職業特征的,調整會計職業關系的職業行為準則和規范,它的含義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會計職業道德是調整會計職業活動中利益關系的手段。會計工作在社會經濟活動中非常的重要,它要處理許多方面的經濟關系,比如單位對單位,單位對職工,單位對社會公眾之間的經濟關系。它允許個人和各經濟主體獲得合法的利益。 (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具有相對穩定性。市場經濟的客觀性是通過價值規律表現出來的,無論國家經濟如何發展,時代怎樣變遷,每個單位的經濟業務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都離不開會計,人們面對的是同一個相對客觀的經濟規律,所以決定了其相對穩定性 (3)、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具有廣泛的社會性。隨著企業產權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會計不僅要為政府機構、企業管理層、金融機構等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會計信息,而且要為投資者、債權人及社會公眾服務,從受托責任觀念出發,會計目標決定了會計所承擔的社會責任。 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的作用 (1)、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規范會計行為的一塊基石。有什么樣的動機就有什么樣的行為,會計的行為是由內心的信念來支配的,信念的對與錯決定著行為的正確與否,比如實事求是 (2)、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實現會計目標的重要保證。會計目標就是為會計職業關系中的各個服務對象提供有價值的會計信息。那么能否為這些服務對象及時提供有關可靠的會計信息,都要取決于會計人員是否能嚴格履行職業行為準則。如果會計人員故意提供了不可靠的會計信息,使服務對象因會計信息失真而做出決策失誤,造成經濟損失,有的還會導致社會經濟秩序混亂。因此,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約束很重要 (3)、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是對會計法律制度的一個重要補充因素。會計法律制度是會計職業道德的最低要求,計,其對會計法律規范的補充和輔助作用是其他會計法律制度所不能替代的。比如,會計法律只能對會計人員不得違法的行為作出規定,不能對他們怎樣愛崗敬業、如何提高技能等提出具體的要求。 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分析 市場經濟就是契約經濟,注重的就是誠實守信。江澤民同志指出:“沒有信用就沒有秩序,市場經濟就不能健康發展”。可以說誠信是維護市場經濟良性發展的前提和基礎。近幾年來,我國經濟生活中出現了大面積、持續的會計信息失真現象,這是會計行業存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事實表明,會計信息失真現象是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確實折射出了許多會計人員素質的問題,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著嚴重滑坡的現象。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嚴重滑坡的表現如下: 1、有的會計人員個人利益膨脹,故意偽造、變造、損壞會計資料,堅守自盜,利用職務之便貪污、轉移公款、以身試法。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雖然是少數會計人員所為,但也的確反映出在改革開放后市場經濟條件下,在會計隊伍中確有一些人職業道德淪喪,走上犯罪的道路。 2、相當一部分會計人員面對日益繁紛復雜的會計環境,其職業道德不能很好的適應會計環境的變化和發展,職業道德嚴重缺乏,有的會計人員在進行會計職業活動中違反了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具體表現是: ﹙1﹚、違反了實事求是、客觀上保持公正的道德規范 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規范中最重要的道德規范就是實事求是、客觀公正,而恰恰是在這一規范上存在著非常普遍問題,從而造成會計信息嚴重的大面積失真。有的單位負責人直接的授意會計人員提供虛假的會計信息,這個時候,會計人員能不能堅持實事求是、保持客觀公正這一會計職業道德規范呢?據有關調查表明:當會計人員在實際工作中,本著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精神,堅持原則出示會計信息,同單位負責人的意見產生分歧的時候,有16.87%的會計人員認為應當做到堅持原則;有21.86%的會計人員認為應直接按單位負責人的意見辦;有61.27%的會計人員認為應做好相應的“技術處理”,嚴格按照單位負責人的意見辦。非常令人震驚的是,遇見這種情況時居然有占83.13%的會計人員認為應按單位負責人意見,掩蓋問題,應付社會和國家有關部部門的監督檢查。會計人員,面對這種情況,是要在堅持原則和個人利益、單位利益之間矛盾的任何一方,作出取舍兩難的選擇。有83.13%甚至或更多的會計人員,在這兩難的選擇中舍棄了職業道德原則。這是一個很嚴重的社會現象,應該引起國家有關部門注意。 ﹙2﹚、對相關法規不是很熟悉,遵紀守法的意識相對淡薄 不少會計人員嚴重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不關注也不學習會計法規,有的還不能做到熟悉法律法規、依法辦事,遵紀守法的意識逐漸淡薄了。有的會計人員思想上竟然沒有會計職業道德的概念,這是現實中會計職業道德思想基礎的嚴重扭曲。 ﹙3﹚、缺乏努力鉆研業務,提高業務水平,精益求精的良好精神 現實中不少會計人員缺乏基本的業務素質,對自己的本職工作拖拖拉拉、只是應付差事。他們的業務知識漸漸貧乏或知識已經老化,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的改革知之甚少,專業技術能力較差,勝任能力明顯不夠。業務素質低下,還表現在工作中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記賬不符合規范,賬簿混亂、賬賬不符、報表擠數的現象,在不少單位是司空見慣的。實踐中由于會計人員業務不熟,而出現會計信息失真的情況也并不少見。這些都大大降低了會計人員的工作質量,違背了職業道德的要求,這些情況很難順應現代市場經濟的需要。 三、加強與完善會計職業道德的對策 1、構建操作性強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 為推進會計改革,方便于國際接軌,構建我國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應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美國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體系由注冊會計師職業品行規則、慣例會計師道德行為標準、財務經理道德規則、內部審計師道德規范等構成。 2、研究制訂適應我國實際情況的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標準 鑒于我國建設尚處于起步階段,應著重探討職業道德標準。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基本標準應包括:客觀公正、充分披露、忠于職守、專業勝任。 3、加強對會計職業者的道德教育 (1)、會計職業道德觀念教育。就是在社會上廣泛宣傳會計職業道德基本常識,是廣大會計人員懂得什么是會計職業道德,了解會計職業道德對社會經濟秩序、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以及違反會計職業道德將受到的懲戒和處罰。 (2)、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教育。就是指對會計人員開展與會計職業道德規范為內容的教育。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原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和強化服務等。 (3)、會計職業道德警示教育。通過開展對違反會計職業道德行為和違法會計行為典型案例的討論和剖析,給會計人員以啟發和警示,從而提高會計人員的法律意識和會計職業道德觀念。 參考文獻: 1、 項懷成:《會計職業道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2、 葉陳剛:《會計道德研究》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 3、 斯惠文:淺論提高會計人員素質【J】遼寧教育會計通訊2000,(8),(9) 4、 會計從業資格考試教材編委會《財經法規與會計職業道德》第四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