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大職業道德建設力度,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要對會計從業人員進行有效的職業道德教育,努力學習政治,提高思想覺悟. 2、要加快建立企業、單位、中介機構和會計從業人員的信用檔案,鼓勵守信守法者,懲罰失信違法者,促進會計職業道德的遵守; 3、要發揮社會輿論的監督教育作用,樹立 (二)加強建立監督機制,以法管財 1、內部監督制度 企業內部會計監督制度可以規范會計行為,明確責任,獎懲分明,防止工作差錯和舞弊,避免因責任不清互相扯皮、推諉,甚至越權行事,造成管理失控 內部會計監督制度的基本要求: 第一、明確會計事項相關人員的職責權限。 第二、明確重大經濟業務事項的決策和執行程序。 第三、明確財產清查的范圍、期限和組織程序。 第四、對會計資料進行內部審計。修訂后的《會計法》要求明確對會計資料進行定期內部審計的辦法和程序。內部審計既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內部控制的一種特殊形式。 2、社會監督制度 社會監督由兩方面構成,一是由財政、稅務、審計、監察等部門對會計人員遵守職業道德的情況經常進行檢查、督促。二是由會計師事務所等社會中介服務機構對會計行為進行查驗、評估。通過監督,既可以提高會計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又可以幫助會計人員正確理解和執行國家財經制度。三是發動單位職工和其他社會成員對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進行監督。這樣監督面寬、透明度大,可以增強會計監督工作的力度。 在承擔法律責任方面,新《會計法》在以下方面做了明確規定: (1)明確規定了對單位違法行為的處罰。 (2)為了便于量刑處罰,新《會計法》明確規定了對會計核算管理中十項違法行為的處罰。其中對"未按照規定建立并實施單位內部會計監督制度或者拒絕依法實施的監督或者不如實提供有關會計資料及有關情況的"行為單獨作為一項。 (3)明確規定了具體處罰標準。新《會計法》不僅要求對違反《會計法》的單位領導人和會計人員進行行政處分、承擔刑事責任,增加了經濟處罰的內容,而且相應規定了違法行為的具體處罰標準,有利于根據違法情節予以量刑,使法律責任落到實處。 3、建立會計崗位輪換制度,保證會計工作質量 財政部制定的《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規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實行有計劃的會計輪崗制度,既可以使接替人員對前任的工作進行檢驗,防錯防弊,防止違法亂紀,又可以激勵會計人員積極提高業務技術水平,按時完成份內工作,使每個會計人員熟悉本單位各會計崗位的工作和職責,又有利于加強會計工作的內部監督。 4、建立健全選拔和激勵約束機制,提高會計人員業務素質 建立健全選拔機制。任何財務活動,都要通過會計進行收支與核算。在方針政策和法規制度確定以后,會計工作質量的高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是決定因素。因此,要選擇政治素質好、事業心強、具有會計知識和技能的人從事會計工作。 建立激勵約束機制。四化建設需要大批高素質的合格會計人才。因此在日常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要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情況建立檢查、考核、評價、獎罰制度,并與崗位資格、聘任專業職務、提職、晉級、精神與物質獎勵等結合起來。促進會計人員嚴格遵守職業道德,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有利于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也是信用經濟,誠信是市場經濟的基石。市場經濟有賴于運行的游戲規則,但僅僅有法規制度約束是不夠的,當巨大的經濟利益與嚴肅的道德規范發生碰撞時,只有誠信教育才能使天平傾向道德規范,因此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已成為當務之急。必須使依法治理與以德治理并重,加強會計誠信和職業道德建設,使會計誠信內化為人們的內在信念和內在品質。 建立一個以誠信為基礎的市場經濟體制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呼喚,是當今社會公眾的共同愿望,也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建立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有利于提高會計人員技術水平和業務水平,從而提高會計的工作質量和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有利于會計人員有效地履行會計監督職能,提高自我防腐的能力,自覺抵制各種利益的誘惑;有利于提高全社會精神文明的程度,促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富乾等:《淺論財會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C] 2、楊良超:《試論高校會計職業道德建設的途徑》[A].高師財務管理研究 3、潘靜成主編:《經濟法學》(第二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0年3月第二版。 4、《林業財務與會計》,趙玉民,《加強會計監督的措施》,2002年第10期;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2/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