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會計誠信 [摘 要]目前各行業中都會出現會計誠信問題,假賬普遍,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影響了GDP的發展。通過對會計不誠信經濟利益、內外監督約束機制、被動做假、職業道德,業務素質差和本身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分析得出,要重建會計誠信,必須從人們自身和政府法規制度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 會計不誠信 會計做假 誠信危險 維護會計誠信
當前,各行業中都會出現會計誠信問題,假賬普遍,會計信息失真比較嚴重,特別是資本市場融資類公司,不按照《證券法》和《公司法》的規定披露公司財務信息,不僅對證券市場和投資者造成巨大傷害,也給國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損失,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穩定、協調發展。如此諸多的煩惱問題,歸根到底,還是經營公司的人除了問題(包括公司高管、會計人員和有相關利益關系的股東等),為什么會出現這些老生常談的嚴重問題呢?其實會計不誠信主要還是因為企業利己因素所致,這種較為普遍的會計不誠信現象,主要表現如下: 一、會計不誠信的表現及危害 1、會計不誠信的表現 在現實經濟生活中,會計誠信是指會計行為的誠信,會計行為作為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行為的一部分,不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會計誠信作為企業、機關、事業單位誠信的一部分,也不僅僅是會計人員的誠信。其誠信的具體表現就是:企業向報表使用人提供的財務信息應該真實、完整、準確、及時。審計誠信的主體是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具體表現就是: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應該真實、可信。而會計做假是企業為了局部利益,故意編制虛假財務報告,以蒙騙報表使用人而獲取超額利潤,是企業失去會計誠信的具體表現。會計信息失真是指,由于種種原因,如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不高,會計核算不規范等,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失去真實性。從主觀上看,會計信息失真行為若是企業、機關、事業單位為了獲取利益,明知故犯的,應屬于會計造假,是會計誠信的問題;若是由于會計人員業務素質低造成的,應是會計人員的個人行為問題。 2、會計不誠信的危害 (1)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市場經濟是一種信用經濟,沒有信用,市場經濟就無法維持。如果大量的會計資料失真,直接影響國家稅收、導致各項經濟指標失真,最終導致國家經濟政策與實際的偏離,影響國家的方針政策,危害市場經濟秩序。 (2)危害投資者 對于中小投資者而言,他們投資的主要依據是經審計后公布的會計報表,而會計報表的失真,將直接導致投資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作為最大的投資者---國家,損失更為慘重。 (3)危害會計人員自身 孔子說:“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個人交往中不誠信損害人際關系的和諧,導致人情淡薄。而會計人員不誠信,輕者不得從事會計職業,而重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2001年8月初,銀廣夏通過偽造金融票據等手段,虛構主營業務收入和巨額利潤,為其出具嚴重失實的無保留意見審計報告的深圳中天勤會計師事務所東窗事發,其執業資格及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許可證被吊銷,簽字的兩名注冊會計師被嚴懲就是例子。 ( 4 ) 危害造假公司本身 市場是公正的,當虛假的謊言被戳穿的時候,制假者也難逃其害。特別是上市公司,其 1 股價往往會一瀉千里。如安然公司,股價從最高點90.56美元跌到了0.36美元,世界通信的股價也從最高峰時期的64美元降到0.83美元。這些昔日的巨頭們正吞下自己釀造的苦果。 二、會計不誠信的原因 1、經濟利益 在企業、機關、事業單位都有一個賬務部門在管理賬務記錄,作為會計工作者,特別是作為上市公司的會計人員,要做好財務透明的彰顯工作,因為它關系到所有股東的利益。而相反關于上市公司會計做假的事情經常在電視、報紙、網上看到,為什么有不少上市公司不好好經營企業,而編造假的財務報表來蒙騙投資者?其主要在于:會計造假的背后有著經濟利益關系。會計造假的受益人很多,企業的股東與企業有關聯單位和個人,因為“業績優秀”從而抬高股價,獲取更多的經濟利益;幫助做假的中介機構也可以因為“增加業務”而得到更多的收益等等,作為上市企業而言,它的目的是圈錢,只有當不誠信能吸引到資金,圈到更多的錢,上市企業才去做假,如果是損失的話,上市公司才會講誠信;對于會計個人而言,他們的目的是自身價值的實現,只有當誠信與自己的最終價值相符合時,他們才會講誠信,在利益的前提下,就會出現違背誠信的問題。虛假會計信息能實現“多贏”,正是這些復雜的利益關系構成了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根本原因。 2、監督約束機制的不健全 從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經濟組織內部看:一些會計主體的會計行為缺乏透明度,自我約束機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制約和監督。例如上市公司雖然設有審計和監督等部門,由于單位要圈到錢,必須要制造一些謊言出來,讓投資者看到從而拉高股價,而設有審計和監督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制定了相關制度,但不能落實,形同虛設,致使會計造假行為不可避免。內部審計由于受制于單位的大股東,缺乏獨立性,其對會計的監督很難有成效。從外部看:主要是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和社會中介機構的監督。政府監督作為上市公司部分沒有直接監督,由于編制、人員限制以及職能的轉變,政府相關部門的監督有所弱化,還受工作職責范圍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發揮監督作用,這就需要強化社會審計對企業的監督。社會審計委托(注冊會計師及其所在的會計師事務所)關系存在實質性缺陷,由于審計關系的確立離不開審計人、被審計人、委托人三個關系人,如審計的會計師事務所害怕失去客戶,也因利益關系,有偏離客觀公正的可能。 3、外部壓力,會計人員被動做假 在現實經濟社會中,單位負責人對會計人員的工作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會計人員與負責人在地位上屬從屬關系,因這種關系,會計人員違背誠信就不可避免。調查顯示,當前普遍發生的做假帳問題,大部分會計人員是沒有主觀故意的,如果他們沒接到強令,一般是不會主動編造虛假的會計報表。在A上市公司(該單位屬于民營企業)的法人在該單位擁有絕對領導權,持有公司80%的股份,法人和會計是老板和員工的關系,因這種從屬關系,老板讓員工做什么,會計就得服從安排,否則,會有失業的煩惱。前不久在網上看到關于一個會計人員說不想再做會計了,因為必須要會做假賬。不會做假賬說是找不到會計工作的。現在評價一個財務人員的能力就是憑其做假賬的水平來衡量。她說如果還要她做會計, 她希望能只做真賬。這樣就不用一面擔心失業餓肚,一面又擔心違法坐牢,真是荒謬。在單位負責人的壓力下,會計人員要嚴守會計誠信職業道德是很難做到的。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相關論文
首頁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尾頁 1/2/2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