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變更與差錯更正
會計變更 會計變更通常是指會計政策、會計估計或會計主體的變更。一個報告主體的會計變更可能會對該主體所披露的財務狀況和一定時期經營成果產生很大影響,也可能對比較財務報表和歷史總結所反映的變動趨勢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會計變更的反映與報告應該便于財務報表的分析與理解。會計變更通常可以分為會計政策變更、會計估計變更和會計主體變更三種類型。 一、 會計政策變更 (一) 會計政策 會計政策是指企業在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只有在對同一經濟業務所允許采用的會計處理方法存在多種選擇時,會計政策才具有實際意義,因而會計政策存在一個“選擇”問題。企業所選擇的會計政策,將構成企業會計制度的一個重要方面。中國企業會計人員長期以來習慣于按統一會計制度處理會計業務,即使是現在也很少真正理性地選擇會計政策。這種狀況,肯定難以適應未來企業會計發展的要求。因此,從現在起,人們有必要大力宣傳會計政策,以期引起企業對會計政策的重視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中所采用的原則、基礎和會計處理方法。 會計政策產生的原因: 1、利益共享性 2、企業會計實務的多樣性與復雜性 3、會計計量與報告中的主觀性 (二)會計政策變更的含義與條件 會計政策變更,是指企業對相同的交易或者事項由原來采用的會計政策改用另一會計政策的行為。在下述兩種情形下,企業可以變更會計政策: 第一, 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要求變更。這種情況是指,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要求企業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則企業應當按照法律、行政法規以及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的規定改變原會計政策,按照新的會計政策執行。 第二, 會計政策變更能夠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由于經濟環境、客觀情況的改變,使企業原采用的會計政策所提供的會計信息,已不能恰當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應改變原有會計政策,按變更后新的會計政策進行會計處理,以便對外提供更可靠、更相關的會計信息! 嬚咦兏恼J定,直接影響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因此,在會計實務中,企業應當正確認定屬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情形。下列兩種情況不屬于會計政策變更: 第一, 本期發生的交易或者事項與以前相比具有本質差別而采用新的會計政策。這是因為,會計政策是針對特定類型的交易或事項,如果發生的交易或事項與其他交易或事項有本質區別,那么,企業實際上是為新的交易或事項選擇適當的會計政策,并沒有改變原有的會計政策! 〉诙 對初次發生的或不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項采用新的會計政策。對初次發生的某類交易或事項采用適當的會計政策,并未改變原有的會計政策。例如,企業以前沒有建造合同業務,當年簽訂一項建造合同為另一企業建造三棟廠房,對該項建造合同采用百分比法確認收入,不是會計政策變更。至于對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項的會計政策,不按會計政策變更作出會計處理,并不影響會計信息的可比性,所以也不作為出會計政策變更。 (三)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 對于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就是要決定(1)是否計算和確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效果;(2)如果如果確認會計政策變更的累積影響數,是將其計入當期損益還是調整當期期數初留存收益。據此,可以將會計政策變更的會計處理方法分為追溯調整法、當期法與未來適用法三種方法。 二、會計估計變更 (一)會計估計 會計估計是指企業對其結果不確定的交易或事項以最近可利用的信息為基礎所做的判斷。會計估計的主要特點有:1、需要進行會計估計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企業的經濟活動中存在不確定性因素。2、進行會計估計的依據是最近可利用的信息或資料。 (二)會計估計變更的原因 會計估計變更是指由于賴以進行會計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或由于去的新信息、積累更多的經驗以及后來的發展變化,而對原來的會計估計所做的修正。 通常情況下,企業可能由于以下原因而發生會計估計變更: (一)賴以進行估計的基礎發生了變化。企業進行會計估計,總是依賴于一定的基礎。如果其所依賴的基礎發生了變化,則會計估計也應當作出改變。例如,企業某項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原定為10年,以后發生的情況表明,該資產的收益年限已不足10年,則應適當調減攤銷年限。 (二)取得了新的信息,積累了更多的經驗。企業進行會計估計是就現有的資料對未來所做的判斷,隨著時間的推移,企業有可能取得新的信息、積累更多的經驗,在這種情況下,也需要對會計估計重新修訂。例如,企業原根據當時能夠得到的信息,對應收款項按其余額的5%計提壞賬準備,F掌握了新的信息,判定不能收回的應收款項比例已達15%,企業改按15%的比例計提壞賬準備;又如,企業原對固定資產采用年限平均法按15年計提折舊,后來根據新的信息,固定資產經濟使用壽命不足15年,只有10年,企業改按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計提固定資產折舊。 (三)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 會計估計變更的會計處理,一般采用未來適用法 三、會計主體變更 會計主體變更是指報告主體的變更,通常采用追溯調整法。
第二節 會計差錯更正
會計差錯分析 辨明會計差錯發生的會計期間 會計差錯有的是發生有的是發現差錯的當期發生的,有的是在上期發生的,或在更早以前期間發生的。會計差錯發生的會計期間不同,更正的要求與方法也可能不同。 注意會計差錯發生的時間 會計差錯的更正,與差錯發現的時間也有關系。 判斷差錯的性質 分析會計差錯對財務報表的影響 會計差錯對財務報表的影響可以分為只影響資產負債表的會計差錯例如,將一項長期銀行貸款誤記為短期銀行貸款、只影響利潤表的會計差錯例如,將利息收入歸入了銷售收入、既影響資產負債表有影響利潤表的會計差錯例如,期末漏記一項應計利息,則當期利潤表上的利息費用少計,同時期末資產負債表上漏列一項應付利息。 會計差錯的更正 從改錯的賬務處理來看,有兩種可供選擇的方法:(1)編制一筆綜合分錄;(2)先將原有的錯誤分錄轉回,然后編制正確分錄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