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風險問題探析 銀行表外業務存在著風險,有效的防范銀行業務風險將會更好地防范銀行風險,使銀行在激烈的競爭中取得優勢。因此,分析銀行存在的業務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應對其風險顯得尤為重要。 隨著銀行改革的不斷深化,我國銀行業務也處于重大變化時期。在金融風暴的背景下,銀行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風險,兼并、倒閉現象日益增加。從風險的表現來看,原因是多方面的。面對這些風險壓力,加強對業務的規范和約束,已是當務之急。如何通過其自身的職能去防范與抵御風險,是銀行面臨的重要問題。本文在分析銀行業務風險的基礎上,也提出了一些防范商業銀行會計風險的有效措施。 概述商業銀行表外業務 “表外業務是指商業銀行所從事的、不列入資產負債表、不影響資產負債總額的業務活動。廣義的表外業務既包括傳統的收費性質的結算、代理等金融活動,又包括具有風險性、可直接創利的各種新型金融活動。狹義的表外業務僅指后者。商業銀行表外業務的創新,不僅在傳統型業務上有體現,新型的具有風險性、可直接創利的金融活動更日趨活躍,成為現代商業銀行發展一大特征。”[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49/2008/200807271563402.html] 然而,商業銀行的風險根源之一正是在于金融表外業務的過度開發和監管缺失,也就是說當今銀行業不斷推出新的業務品種,而又不對這些業務建立嚴格的監管程序,使其任意發展。隨著商業銀行的發展,表外業務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表外業務目前已成為我國商業銀行重要的業務發展方向和收益來源,而表外業務同時又伴隨著比表內業務更大的風險。在表外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風險也在不斷的積聚。所以,商業銀行應針對表外業務具有的多風險性采取更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對表外業務風險進行有效的控制。 商業銀行表外業務面臨的風險 在當今金融背景下,商業銀行的競爭越來越激烈。為了使其收入來源多樣化,銀行通過表外業務來爭取客戶以及增加收入來源。但風險和收益是密不可分的,風險越大,收益越高。因此金融衍生工具的收益要遠遠高于傳統貸款的利息收入。表外業務在給商業銀行帶來客觀收益的同時也帶來了風險。表外業務有以下幾種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匯率風險;信用風險;法律風險和經營風險五種。 流動性風險:“流動風險是指可轉讓金融工具不能以接近市場價格橫快出售而遭受損失,及或有資產和或有負債轉化成現實資產和負債時,銀行面臨頭寸短缺的困難。” 利率,匯率風險:“匯率風險是指由于市場利率、匯率的變動,導致商業銀行在表外業務中蒙受損失的風險。在互換交易、期權交易及遠期利率協議等衍生金融工具中,利率、匯率發生于銀行不利的變動,都會使銀行面臨這種風險。” 信用風險:“信用風險是指表外業務服務的對象違約,而使債權人遭受損失的風險。” 法律風險:“由于法律上有缺陷或草擬條文內容不完善,使得合約無法履行而導致損失的風險” 經營風險:“表外業務的經營風險是由于銀行對該類業務不熟、經營不慎、管理不健全或不能適應突發性市場變化而使自身遭受損失的風險。”[ http://www.kuaijiren.com/yinghangxintuo/2009-02/1234892742_49115_1.shtml ] 分析上述風險對銀行的影響 縱觀以上五種風險類型,其對銀行的影響如下: 第一,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對銀行的損害問題。例如某些企業為了申請到貸款,向銀行提供大量水分資料,申請到貸款后,還款意愿差或不還款。這就是企業社會意識基礎薄弱,法律基礎淡薄,而這也正是信用風險所帶來的危機。而一項表外業務常常集信用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流動性風險等多種風險于一身。這就增加了風險的復雜性,使得銀行陷入困境。 第二,管理問題。這一問題已在第一部分概述銀行表外業務中提出,正是許多業務新品種推出后,沒有完整統一的操作方法,在組織結構上商業銀行還沒有設立相應的專門機構。銀行內部缺乏系統的有效的管理,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易造成無標準可行,缺乏規范性的管理。這就屬于管理疏忽,也是加大表外業務的風險程度的原因之一。 第三,透明度較差問題。由于許多表外業務并不在財務報表上反映,這使表外業務的規模和質量都不能得到真實體現,限制了企業管理和監督風險的能力,使金融監管機構難以了解銀行的全部業務范圍,無法正確評價其經營成果,導致銀行經營的風險狀況很難得以反映。 如何防范銀行表外業務風險 從第三部分的分析中不難發現表外業務風險的不確定性及其復雜性。因此,如何防范銀行表外業務風險迫在眉睫。我們一定要正視我國表外業務發展的現狀,要把握謹慎原則。從如下方面入手加強表外業務的風險控制,緩解表外業務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和風險隱患,提高銀行表外業務風險管理水平,促進表外業務健康發展。 防范信用風險與市場風險的方法:完善表外業務規章。每種表外業務都有其自身的風險點,針對其風險點制定相應的防范規章,嚴格按照操作手冊所規定的程序,可有效的確保表外業務經營活動的安全性。 防范管理疏忽的方法:針對表外業務,建立有效的內控機制,加強表外業務風險的基礎性管理。健全商業銀行內控制度,無疑可以幫助銀行有效的抵御表外業務風險。從以下幾方面可幫助銀行完善內控機制,提高基礎性管理 1. 建立客戶檔案,從客戶檔案中可評估出客戶的信用程度。一方面要求客戶根據其自身的信用狀況存入相應的資金,作為必要的費用開支及風險擔保,另一方面應及時確認與客戶信息簽訂的合同信息,例如,對較長期限的貸款擔保和承諾,應定期(3個月、半年或一年)重新協商合同有關條款,以減少信用風險。 2. 加強內部組織的協調。各項業務的操作者、監督者和風險管理者必須分開,明確內部各級管理人員的權限,對后臺的結算、報告系統的管理,強化管理、交易、清算三分離體系。 3. 建立合理的會計信息系統。涉及表外業務的內部憑證基本要求要種類齊全、內容完整、連續編號。建立表外核算賬簿和或有負債報表制度,嚴格核對制度,要定期或不定期核對,做到證、賬、表三相符。 防范透明度差問方法:由于透明度差,許多銀行經營的風險狀況很難得以反映,所以要制定一套統一或有資產和負債的會計規則,掌握銀行或有負債的風險,通過分析會計報表了解有風險表外業務的情況。通過信息披露,做出適當措施防范。 總結 銀行表外業務給社會經濟帶來巨大飛躍的同時,也存在著潛在的風險,我們應看到并重視這風險。承認并認識表外業務的特殊性,加強防范措施及管理水平。從體制和機制改革入手,使銀行表外業務更好的為人們服務,縮短我國與國際水平之間的差距。根據銀行現有問題,本文已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從本質出發,緩解當前緊張的局面,使得銀行業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baike/1049/2008/200807271563402.html http://www.kuaijiren.com/yinghangxintuo/2009-02/1234892742_49115_1.shtml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