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會計基礎知識的重要性
08年的金融危機是我第一次接觸經濟,那年也是我入學接觸會計的第一年,從老師口中不斷聽到關于經濟,關于會計這門專業的介紹,了解了會計的重要性。它是企業的一項重要經濟管理活動,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主要目標,運用專門方法對企業,機關,事業單位和其他組織經濟活動進行全面,綜合,連續,系統地核算和監督,提供會計信息,并隨著社會經濟的日益發展,逐步開展預測、決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種經濟管理活動,是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轉眼已經學習了兩年而如今已然踏入社會,給我最重要的感受是基礎會計是我們開啟會計的鑰匙,是我們會計專業的入門課程,是我們的敲門磚,基礎會計的學習效果直接關系到后面專業課程的學習,所以基礎知識對我們相當重要。
一 有關基礎會計的認識
(一)通過基礎會計的學習,使我進一步體會到了會計在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會計工作是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基礎作用。建立和實施會計制度,規范了單位的會計核算,提供了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規范有序的會計環境和有效的會計制度對經濟的健康和有序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國民經濟的發展需要計算與計量,會計則采用專業方法,將各種物質量統一以價值量的形式予以科學的分類、匯總、計算并采用公認的方式為使用者提出報告。國民經濟的發展總量、資源的消耗量、利用率以及其他各項經濟指標的計算,都離不開會計人員在一線的辛勤工作。“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也早已為經濟管理人士所認識。 (二)基礎會計作為會計的入門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讓我們從理論上對會計有最基本的認識。 通過對基礎會計的逐步系統學習,使自己了解了會計要素,對會計要素進一步細致劃分,產生了會計科目,了解了會計分錄、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以及會計核算的基本流程。會計是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而出現的,是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和產物,進行會計核算從根本上說是為相關人員的提供決策有用的信息,而日常企業發生的經濟業務是紛繁復雜、多種多樣的,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必須對日常的經濟業務和事項,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進行分類,從而產生了會計要素,它是一種粗線條的大的類別劃分,因此在會計要素的基礎上進行了進一步地劃分,出現了會計科目。而會計科目中的數字與決策所需要的信息還有很大的差距,這樣還需要會計核算程序,對企業日常發生的經濟業務和事項進行歸類入科,編制會計記賬憑證,然后對會計憑證逐條登記到會計賬簿,再由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從而最終生成決策有用的信息,也從而完成了會計核算、會計監督的職能。基礎會計中的會計業務的核算是以工業企業為主的,而工業企業的主要經濟業務就是供→產→銷,即原料采購→產品生產→產品銷售三個環節,以上三個環節即為一個營業周期,資金循環一次。工業企業的經濟業務比較全面,了解了工業企業的會計核算方法和流程,對其他行業企業的會計核算也能觸類旁通,有利于會計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和研究。 (三)基礎會計的學習是以后會計課程學習的基礎。 基礎會計,顧名思義是會計知識的基礎,是入門課程,比如,它對會計核算業務的介紹雖然是以經濟業務比較全面的工業企業為對象的,但它對經濟業務介紹的深度是很淺的,各項會計核算都很簡單,是以單位最基本、最經常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例的。正是這樣,所以對會計核算的全面較深的講解是中級財務會計和高級財務會計的內容,而對產品成本的核算則是成本會計的內容,而通過會計核算對企業進行監督管理,則要學習管理會計,同樣,會計電算化、會計制度設計、財務管理、審計也都要以基礎會計為基礎,所以,基礎會計的重要性是顯而易見的。基礎打的牢不牢直接關系到后面專業課程的學習效果,所以基礎會計的學習要以知識的扎實為主。 經過了兩年的學習,我已不再像大一剛入校那樣懵懵懂懂得了,我也學到了很多知識
二 通過基礎會計所學到的體會。 (一)無論干什么都要講究方法,正如學習基礎會計一樣 基礎會計中對知識的介紹是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對會計核算流程的介紹更是有先后順序的,而不象中級財務會計是獨立成體系的,正是這樣,所以剛開始學習時要按照章節的先后順序由前向后逐漸學習,最好不要打亂順序,從而人為增加學習難度。其次,要溫故而知新,會計知識的聯系是比較緊密的,同時基礎會計又是如此之重要,所以學完之后經常復習一下,不僅有利于基礎會計知識的鞏固,也有利于后面專業知識的理解。我們要善于將總論中闡述的會計核算的基本理論與后面闡述的會計核算具體方法的運用結合起來學習,融會貫通,以求得對課程內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達到為學習后續的專業會計課程打好基礎的目的,而且要處理好識記、領會和應用的關系。 (二)正如學習基礎一樣要認準自己在特定階段的定位 知識定位在強調它的重要性的同時,我們還要看到,基礎會計畢竟只是基礎會計,它的內容是基礎的,所以我們學習的時候一定把它定位在這樣一個高度:對基礎會計中的知識以課本知識為主,不要進行太多太深的擴展,更多更深的知識在后續專業課程中會依次介紹,對會計核算的流程只要有一個全面的基本了解即可。所以在我們初次接觸到新的東西不會時不可灰心喪氣,因為那時候的我們不是全能,那時候的我們不會是很正常的事情,要虛心求教,不可把自己看的過高。 (三)無論做學問還是做事都不能死板,要結合實際靈活運用,而會計更不能局限于書本。 比如學習了資產負債表 利潤表的編輯之后我才知道會計是要站在分析和解決問題的高度,決不是看看報表就行的,我們必須要分析出數據產生的原因,并做出改進,相應的道理,為人處事也要靈活,不能按部就班一成不變,而是要與時俱進不能固步自封。《易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一意孤行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費盡辛苦卻一點效果都沒有,這個世界上沒有那種只“注重過程,不注重結果的人”,既然沒有什么結果,那還是及早變通為妙。 (四)態度決定一切,正因為基礎會計的重要性,我們更應該從態度上重視它,認真學好它,提高學習的興趣。 一個學生具有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就是說他對學習的意義有著明確的認識,懂得學習的重要性,在學習上遇到困難或各種其他分心的事情時能夠主動克服,堅持完成既定學習任務或目標。而一個具有消極被動的學習態度的學生卻認識不到學習的意義,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會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態度,而不去主動尋求解決辦法。因此,學習態度的好壞,不僅直接影響學習成效,而且直接關系學生個性與人格形成與發展。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對每一個學生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良好的態度可以為我們日后的發展提供好的開端。 (五)無論做什么事都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正如會計專業一樣看上去枯燥無味但貴在堅持 國美總裁黃光裕曾說過“堅持,就是要持之以恒。只有堅持才能捕捉到機會。成功在于點滴積累,需要在每一個細節比別人做得都好一點,比別人的耐力更持久一點。現在社會信息量大了,人的眼界也開闊了,敢想的人很多,敢做的人就不那么多了,做到‘堅持’兩個字的人更少之又少。”他認為,在這6個字中,堅持是最重要的,其實每個人、每個企業,單純來講差別并不大,一個人或一個企業的成功,就贏在這半步,而這半步的勝出,要靠日積月累的努力,持之以恒的付出。 注:參考文獻:孫錚主編,《基礎會計》,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年9月 師萍主編,《基礎會計學》,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