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 id="agiko"><menu id="agiko"></menu></th>
    • <tr id="agiko"></tr>
    •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淺談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

      本論文在會計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94198  淺談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

      一、“會計信息真實性”概述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是會計失信的前提
      (二)會計自身的特點及局限性是會計失信的條件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國會計失信的根本原因
      (四)失信成本低是會計失信的動力
      (五)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利益驅動
      三、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對策
      (一)加快會計準則的研究和制訂,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三)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四)推行誠信保險制度
      (五)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
      四、完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會計目標
      內 容 摘 要
      會計信息是企業各方面利益相關者進行決策的重要依據,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是會計信息質量特征的核心,真實的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立命之本,是經濟發展的需要。
      但是當前會計信息失真的現象泛濫,我國企業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的問題已經到了令人擔憂的地步。可以這么說:自從會計誕生以來,會計信息失真便已存在。但時至今日,它已不是單純會計工作本身的問題,它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是社會經濟問題在會計領域中的綜合反映。本文試在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含義進行理論辨析及分析會計信息自身缺陷和外在因素對會計信息真實性影響的基礎上,解析我國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現狀,并結合我國經濟,社會狀況思考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如企業內部原因、會計環境原因和社會環境原因等,最后分析會計信息缺乏真實性給企業、國家和社會生活等各方面帶來的危害,探索并提出改善會計環境,從企業外部到內部防范和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關鍵字:
      核算 監督  會計信息真實性治理 會計信息失真原因  會計目標

      淺談會計信息真實性問題
       一、“會計信息真實性”概述
       真實的會計信息,是指生產會計信息的程序符合會計制度、會計準則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等法定規范標準,在所有重大方面都能公允地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的會計信息。由于難以從會計信息結果本身判斷和評價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所以在實踐中真正奉行的只能是相對真實的會計信息,遵循程序理性觀的真實性。
      在美國不直接提“真實性”,而只強調程序理性原則,要求會計行為程序無差錯和無偏見地被運用,嚴格按照“一般公認會計準則”編制會計報表。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l980年5月發表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二號《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中,^定制論文將決策有用性的兩個主要質特征概括為相關性和可靠性,并且指出“會計信息的可靠性源A兩個須于分開的特征,即反映真實性與可核性。信息的中立性和這兩個特征一起產生作用,影響其有用性。”其中的可核性是指獨立的會計人員采用相同的會計方法,會得出高度一致的結果,真實性是指“一項數值或說明符合其意在反映的現象”,中立性是信息不應當有預定結果的偏向,也就是制定或執行各種準則時,主要應當關心所產生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而不使信息受特定利益者的影響。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ASC)關于編制和提供財務報表的框架也將“可靠性”列為四項主要質量特征之一。
      在英國強調“真實公允”,也是要求遵循規范公允的會計行為程序,編制會計報表。
      在我國,同樣要求會計報表的編制,應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其他財務會計法規的規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會計方法的選用符合一貫性原則。我國《企業會計準則》第十條中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規定為:“會汁核算,應當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為依據,如實反映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這一真實性原則要求會計核算在各個階段必須符合客觀要求;會計確認必須以實際經濟活動為依據;會計計量、記錄的對象必須是真實的經濟業務;會計報告必須如實反映情況,不得掩飾。
       會計信息是會計工作的最終產品,目前已日益成為一種準“公共產品”,其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到社會資源的配置與利用效率,這就要求會計信息做到真實與公允。然而現階段,會計信息質量普遍不高,據我國財政部1999年抽查100家國有企業會計報表時,有81家虛列資產37.61億元,89家虛列利潤27.47億元;而在2000年度對159家企業會計信息質量抽查中,資產不實的有147戶,虛增資產18.48億元,虛減資產24.75億元,利潤不實的有157戶,虛增利潤14.72億元,虛減利潤19.43億元。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一)信息不對稱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信息不對稱是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的喬治.阿克爾洛夫提出的,指的是市場經濟的活動主體具有不相同的信息。我們知道,如果會計信息是對稱的,會計信息的提供者(主要指廠商)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主要是投資者)對信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相同,虛假的會計信息就很容易被識破,那么就談不上會計失信的問題,甚至會計這種職業也沒有存在的必要。現實的經濟并非一個有效率的市場,信息不對稱始終存在,因此信息的不對稱是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前提。
       首先是會計信息的制造者與會計信息的使用者的信息不對稱。由于信息不對稱,會計信息的制造者就會計信息的使用者對會計信息的獲取時間、內容等方面都存在優勢。由于會計信息的制造者一般是直接參與公司的運作管理,控制著企業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擁有企業內部的各種信息。而會計信息使用者由于不直接參與企業的生產經營,只能靠會計信息制造者提供信息來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結果會計信息制造者就可能出現“道德風險”或進行逆向選擇,違反誠信原則,提供虛假會計信息。
       其次是由于信息的不對稱,使我國的會計陷入“囚徒困境”。在不同的會計個體之間,存在三種選擇:一個會計主體選擇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則該會計主體可能獲得好處;兩個會計主體都選擇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則可能都受到嚴厲的處罰;兩個會計主體都選擇提供真實會計信息,則什么益處都沒有。由于信息不對稱,結果都選擇了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同樣在會計人員中,也存在三種選擇:一個會計人員執行領導授意做假賬,另一個不執行領導授意,則執行領導意圖的會計人員可能獲得好處;二個都拒絕領導授意,則可能面臨一起受到不公正待遇;二個都執行領導授意,共同做假賬,大家都得不到好處。結果會計人員在現實生活中更多表現為一起執行領導授意而做假賬。結果是制造虛假信息者獲得好處的機會大,導致會計信息制造者競相提供虛假會計信息。
      (二)會計自身的特點及局限性是會計失信的條件
      在日常經濟中,我們經常看到會計人員為一分錢的差錯折騰半天。會計工作給人們的感覺就是一門非常精確的科學。但事實是會計是一門貌似精確但并不精確的科學。這是因為會計原則或會計標準的選擇余地較大,不同的選擇將生成不同的會計信息,這就為虛假會計信息的產生提供了條件。
       一是會計原則為會計信息虛假提供了操作空間。現代財務會計以權責發生制為確認基礎,從而產生了大量的應計、預提和待攤項目,會計信息制造者就可以通過操縱應計項目的確認時間來制造虛假業績,如提前確認收入、推遲確認費用;而穩健性原則在會計實務中的運用是建立在會計人員職業判斷基礎上的,存在較強的主觀隨意性,會計信息制造者很容易借此高估費用和損失、低估收入和利潤來操縱利潤;另外重要性原則、實質重于形式原則都為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想象的空間。
       二是會計政策為企業提供越來越寬的選擇范圍,制造者總是在規定的范圍內選擇有利于自身績效或其他會計目的的會計政策,如美國的安然公司就是利用“特別目的實體”(SPE)符合條件可以不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會計政策,將本應納入合并會計報表的三個SPE排除在合并報表范圍外,導致1997年到2000年期間高估4.99億美元的利潤,低估數億美元的負債,給投資者提供虛假會計信息
       三是會計工作內容需要憑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來進行,這為會計人員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職務上的方便。會計核算工作就其內容而言,雖然具有客觀的一面,但也不能完全脫離會計人員的主觀判斷。在日趨復雜的經濟活動中,會計核算方法、會計核算程序的選擇及財產價值的評估等,都需要會計人員客觀、公正的主觀判斷。如果會計人員不能完全排除利益的干擾,其主觀判斷就會失去客觀和公正,這就為會計人員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提供了職務上的便利。
       四是會計準則的滯后性,為會計造假提供了契機。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新的經濟事項不斷出現,使原有的會計制度、會計準則已不能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的發展需要,而新會計政策又不能及時制訂及頒布,這就很容易被上市公司利用會計準則的空白來選擇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會計政策。
      (三)公司制度缺陷是我國會計失信的根本原因
        公司治理結構存在的缺陷,已經嚴重制約著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質量的進一步提高,會計信譽度低的根本原因是目前我國公司制度缺陷。我國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是由國企改制而來的,由于改制不徹底,上市公司未能建立有效的制約機制,因此在公司治理方面存在較突出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一是股權結構不合理,“一股獨大”現象嚴重,由于我國國有經濟的戰略性調整仍在推進的過程中,許多上市公司的國有股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其他股東不可能真正意義上對大股東形成約束,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容易成為形式;二是董事會、監事會存在缺陷,表現為缺乏必要機制來保障全體董事嚴格遵守義務,維護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董事未能履行誠信義務、不勤勉盡責的現象時有發生,獨立的非執行董事缺乏保護中小股東權益的能力與動力,過分突出董事長的地位和作用,與董事會以集體身份起作用的特征相矛盾;三是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在人員、財務、資產、機構、業務上沒有實現真正分開,與控股股東之間關聯交易不規范,導致上市公司被大股東操縱,從而造成控股股東損害上市公司及其他股東利益。
      (四)失信成本低是會計失信的動力
      關于公司會計造假的案例早在1720年的英國南海事件就已發生,為什么在現在還有不少公司鋌而走險,屢禁不止,甚至在美國一個擁有成熟市場經濟體系、法制健全的國家,都有公司進行會計造假。其主要原因就是:會計造假的背后有著巨大的經濟利益作為動力。對于企業而言,它的目的是利潤,只有當誠信能帶來利潤,不誠信會帶來損失時,它才會講誠信;對于個人而言,他們的目的是自己價值的實現,只有當誠信與自己的最終價值相符合時,他們才會誠信。在利益的驅使下,關鍵時刻就出現了誠信問題。企業通過提供虛假會計信息可騙取投資者、債權人及國家有關管理機關的信任,并因此獲得投資、貸款或減少稅金支出等經濟利益。企業負責人作為企業管理的最高首長,他們有能力也有條件影響會計人員,通過制造虛假會計信息,騙取投資者的信任,并因此獲得職務、薪金、股票升值等方面的利益。會計人員作為會計信息的直接生產者,他們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也發揮著重要作用,一方面,他們必須遵守國家的法律,避免因違反法規而影響自身的利益;另一方面,他們必須接受企業負責人領導,按企業負責人的管理要求完成會計工作,并由此獲得薪金、升遷、獎勵等利益。而會計師事務所在我國目前處于買方市場的困境下,為了占有一席之地,也迎合上市公司的要求,出具虛假報告。虛假會計信息能實現“多贏”,正是這些復雜的利益關系構成了虛假會計信息產生的內在動因。
      另外由于我國對公司造假的處罰力度輕,執法不嚴,也是我國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重要原因。目前我國對檢查出來的會計造假往往是重經濟處罰,輕行政、法律處罰;重對單位處罰,輕對個人處罰;重內部處理,輕外部公開處理,減弱了法律的效力。因為經濟處罰需要由造假公司的權益來承擔,即用本應屬于股東的利益來償還股東的損失,由投資者來為公司的造假行為承擔責任,從而轉嫁上市公司及其主要責任人應負的責任,極少影響到單位負責人及會計人員的利益。正是由于會計造假的預期收益明顯大于預期成本,不造假的機會成本過于高昂,才會不斷上演公司會計造假的鬧劇。
      (五)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利益驅動
      會計信息失真還存在更深層次的因素:地方政府和企業主管部門要政績,企業領導要政績,企業要形象,導致會計監督機制不健全,使違法犯罪有可乘之機等。可見,會計信息失真具有一定的客觀性和必然性,關鍵是如何采取適當的措施來完善會計信息監管體系,有效的遏制會計信息失真的蔓延。
      三、加強會計信息質量的對策和建議
      (一)加快會計準則的研究和制訂,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
      一是完善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壓縮財務報告粉飾的空間,這可以適當增加財務報表附注,鼓勵企業披露非財務信息,進一步完善與嚴格規范關聯交易的披露,加強對現金流量信息的呈報和考核幾方面入手;二是加快制訂和出臺新的具體會計準則,針對我國特別是上市公司容易出現問題的準則加以規范;三是考慮盡可能縮小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對會計政策的選擇方面的規范更加具體。 
      (二)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公司治理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的內部制度安排,為此必須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結構。首先,要切實建立政企分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加強股東等財務信息需求者參與監控的動機和能力,這包括健全董事會、建立審計委員會、建立股東對經營管理者的強力約束、建立董事會與經理層之間基于合約的委托代理關系等措施;其次,完善業績評價機制,應考慮增加一些涉及企業持續經營能力等的非財務會計指標,使代理人所得的利益與企業目標約束掛鉤;第三,改變激勵措施,防止管理者的短期行為,使經營管理者的激勵措施將長期績效補償與短期工薪支付分開;第四,要通過持股結構的調整,分散大股東的股權,增加股權之間的相互制衡,解決“一股獨大”的問題;第五,建立、健全獨立董事制度,增強董事會內部制約機制,切實維護中小股東利益;第六,完善公司內部會計控制體系,規范公司財務行為。
      (三)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
      一是加大懲罰力度。對惡意造假者,一定要加大處罰力度,必須從立法、執法對造假單位及責任人進行經濟處罰或刑事處罰,不僅要其付出傾家蕩產、聲名狼藉的代價,對造成嚴重后果的還要坐牢,使造假者付出的代價遠遠大于其得到的收益。同時應加大對上市公司會計信息的稽查力度和稽查面,大幅度提高會計造假的成本,才能從根本上遏制會計造假屢禁不止、愈演愈烈的勢頭。
       二是盡快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對參與造假,無論是公司(投資者或經營者)、律師,還是評估師、會計師,只要公民的合法利益受到侵害,受害人都可以提起訴訟。
       三是實行市場退出機制。在“安然”事件發生一個月后,紐約證交所正式取消安然股票的相關交易,并擬取消其上市資格,同時導致提供虛假會計信息的安達信會計公司的信譽和審計市場迅速下滑,不得不面臨著被兼并的命運,這種退出機制的懲罰力度對相關行業內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警示。因此,我國要盡快構建有效的退出機制,對那些不遵守行業操守、自身就不守信用的企業或個人,出現失信行為后要把肇事者驅逐出相關行業對參與造假的中介機構要進行取締,只有這樣的懲罰才是真正起到震懾作用。
      (四)推行誠信保險制度
      根據國外一些國家的做法,對公司特別是上市公司要求其在保險公司投保誠信險。當公司失去誠信,導致投資者受到損害時,保險公司必須負責賠償。這樣就一方面保護了投資者利益,另一方面又使保險公司為了自己不受利益損失,必然加大對投保公司的監督,通過市場行為進行監督,降低監管成本。
      (五)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
       法律和信譽是維持市場有序運行的兩個條件,與法律相比,信譽機制是一種成本更低的維持交易秩序的機制。特別是在許多情況下,法律是無能為力的,只有信譽才起作用。因此對會計造假行為,我們不僅要加大懲罰力度,更重要的是加強誠信教育,提高相關人員的誠信意識。為此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實施誠信工程:一是著力打造信用政府。各級政府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減少地方保護主義,提高政府的信用度,杜絕“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浮夸風,把誠信作為一個地區、部門考核的政績指標;二是加快建立企業、中介機構和個人的信用檔案,借鑒國外的做法,對違反誠信的單位與個人要記錄在案,并且便于公民隨時查詢,從而增強單位及個人的誠信意識,同時使有惡劣不良行為記錄者付出代價、名譽掃地,直至繩之以法;三是增強誠信教育。誠信不僅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場經濟下的基本游戲規則。因此當前應配合《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對全體會計從業人員進行誠信教育,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價值觀,所有會計人員要真正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遵循準則,不做假賬”。“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隨著我國加入WTO,融入全球市場經濟,對會計信息的要求必然越來越高。由于會計自身的特點及局限性、公司制度缺陷及制造虛假會計信息成本低等原因,會計造假、會計信息失真這種現象比較普遍,因此,要從加快會計準則的研究和制訂,減少會計虛假信息的施展空間、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民事賠償制度,加大造假成本、推行誠信保險制度以及實施誠信工程,強化誠信教育著手,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
      綜上所述,知道企業的會計信息真實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筆者從提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出發,提出如下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措施; 1、根據會計目標確定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側重程度企業的會計目標決定企業會計信息真實性的熏視程度,因此企業運用會計準則提供會計信息時,首先要確定企業的會計目標。雖然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會計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但在一定時期對不同的企業會有相應的側重。例如,對于國有企業則可能相應地更關注對宏觀經濟的影響,但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完善,相應對國有企業的目標則可能會向著滿足于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轉化;對于上市公司.則可能對企業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高一些,因為上市公司提供的財務報告主要作為投資者對企業進行決策的依據,而投資者對企業的決策則更關注于企業目前以及未來的經營狀況,對會計信息的相關性要求高一些;對于未上市公司,則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要求高一些,因為這樣的企業的會計信息主要用于管理者的內部決策,則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高一些。
      2、針對會汁信息自身的特點完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雖然會計信息自身具有一些局限性,限制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但企業可以相應采取措施,使其限制程度達到最低。例如.可以提高會計人員素質,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使得會計估計盡量能反映真實情況;可以采用較合適的會計計量方法,來真實反映企業的經營狀況等;盡量采取一些措施使之局限性達到最低,來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3、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會汁信息的真實性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從根本上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目前的許多實證研究表明.企業的治理結構,如董事長和經理的兼職、外部獨立董事、董事會的規模等都會對會計信息的真實性造成一定的影響。許多治理結構不完善的公司,內部控制人可能利用操縱會計信息來達到吸引投資者的注意,從而損害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可見。完善企業的治理結構,使企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能夠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從而提高企業經營業績,進而從根本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完善會計信息真實性與會計目標
      會計目標一方面受到會計信息的特性和局限性的影響,另一方面還要受到會計運行期間的社會經濟環境的影響。就后者而言,不同國家(地區)不同時期,企業的會計目標會有所差別。比如中美因為經濟環境不同,會計目標就不完全相同。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在其發表的第一號財務會計概念公告中。將財務報告的目標主要確定為以下幾個方面,即財務報告應該提供:(1)對現在的和潛在的投資者、債權人以及其他使用者作出合理的投資、信貸及類似決策有用的信息;(2)有助于投資者、債權人和其他信息使用者預計會計未來凈現金流入的金額、時間與不確定性的信息;(3)有關企業經濟資源、對資源的要求權以及它們變化的信息;(4)企業在報告期內經營業績的信息;(5)有關管理人員如何何履行業主委托的企業資源使用責任的信息。概括地說,財務報告的目標就是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對決策有用的信息。而我國的《企業會計準則》明確規定會計目標為;(1)滿足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需要;(2)滿足有關各方面了解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需要;(3)滿足企業加強內部經營管理的需要。可以看出,財務報告的目標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不僅考慮到宏觀經濟的需要,還要考慮到企業各微觀層面的需要。不過在一定時期內,會計目標一經形成。就具有穩定性。穩定的會計目標叉會對會計信息的質量特征形成反作用,這種反作用最主要就表現在對相關性和真宴性的要求。但是,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相關性之間存在相互抵消的作用,因此筆者認為企業所提供的會計信息的真實性程度,或者說是側重于相關性還是真吏性也是由企業的會計目標決定的。
      會計信息含有估計的因素在會計核算中,企業總足力求準確性,但有些經濟業務本身就具有不確定性,因而需要根據經驗判斷做出估計,這就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估計,這就使會計報表提供的信息常常具有近似的性質。例如,壞帳準備、固定資產預計使用年限和殘值、無形賢產和遞延資產的攤銷年限等等。這些估計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說,離開了會計估計,就無法進行會計核算和報表披露。這就難免使得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要打一定的折扣。所以,企業的會計目標會因會計信息的特性和經濟的環境不同而有所差別。
       
       

      參 考 文 獻
      1、《論財務會計概念》 美國財務會計準則委員會(FASB),婁爾行譯
      2、《從經濟環境看財務會計的目標》,劉鋒。
      3、《博弈論與信息經濟學》張維迎,上海三聯出版社,1996
      4、《會計信息的質量》,張杰明,《會計時空》雜志,2001


      相關論文
      上一篇:加入WTO對我國公司理財的影響 下一篇:公司治理結構與會計信息質量有關..
      Tags:會計 信息 真實性 問題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ul id="smw8c"><center id="smw8c"></center></ul>
          • <samp id="smw8c"><pre id="smw8c"></pre></samp>
            <samp id="smw8c"><tfoot id="smw8c"></tfoot></samp>
            <ul id="smw8c"></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