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淺談賓川縣“農工優勢互補”

        本論文在會計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92496  淺談賓川縣“農工優勢互補”

        一、賓川工業經濟的現狀。 
        二、賓川工業發展的前景。 
        三、強農重工促發展的必要措施。

        內 容 摘 要
         本文從賓川縣工業經濟為切入點,以農業和工業經濟優勢互補為題,從一個側面淺析近幾年全縣經濟發展狀況,并對如何實現“農工優勢互補”提出了粗淺的建議,全文分為三個部分:賓川工業經濟現狀、賓川工業發展的前景、強農重工促發展的必要措施。

        淺談賓川縣“農工優勢互補”
        賓川縣是典型的農業縣。歷史以來,以獨特的干熱氣候和豐富的物產被冠以“熱區寶地”;又以擁有深厚佛教文化內涵的雞足山而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改革開放以來,賓川縣社會經濟取得了長足進步,但與周邊地區和發達地區相比,賓川的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仍然緩慢。近幾年,縣委、縣人民政府根據賓川實際,從抓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努力構建現代農業框架,成效十分明顯。但從縣域經濟發展和全面增強經濟實力方面看,全縣農業基礎較強,農業效益好,發展后勁足,而工業基礎非常薄弱,發展速度緩慢,但潛力很大。我以依托農業抓工業,抓實工業促農業為主線,對賓川縣“農工優勢互補”作簡析。
        一、賓川工業經濟的現狀
        賓川縣位于大理州東部,全縣經濟大致可分為三個部份,第一產業(農業)居首,第三產業(旅游、服務、其它)次之,第二產業(工業)排末。截至2010年生產總值為468479萬元,其中:第一產業213436萬元,第二產業113062萬元,第三產業141981萬元[1],其構成的比例為46:24:30。從經濟結構看,只有實現農業與工業的優勢互補,第一、二、三產業才能同步發展。分析賓川工業現狀,大致可歸納為民間工業檔次不高,家庭作坊勢單力薄,加工工業生命力弱,生產工業步履艱難。從表面看,一是我縣民間工業到處都有,但由于信息化和科技程度不高,民間工藝仍然處于低層次,影響產品質量。二是全縣工業、鄉鎮企業、集體企業、股份制、合作制企業以及個體企業,由于受技術、管理、科技、分配等方面的制約,仍然停留在“家庭作坊”的生產管理模式上。從工業企業的戶數看工業結構,全縣工業企業形成以“家庭作坊”為主的工業企業。三是加工工業問題,賓川縣除了電力和建材外,主要是以農副產品為主體的加工工業,加工工業中又以原料初級加工和來料加工居多,而加工出的產品往往受市場影響,有時產品供不應求,有時產品積壓如山,價格忽高忽低,產品潮起潮落,極不穩定。四是生產工業步履艱難。過去人們用“兩根煙囪,一根電桿,一根水管”來概括賓川工業,說明賓川工業少得可憐,在少得可憐的工業中,幾經周折,幾經沖擊,有的破產了,有的搖搖欲墜。這種情況,一方面說明在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優勝劣汰,另一方面也說明這些工業企業難以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上述情況是賓川工業的表面現象,但賓川工業在全縣國民經濟發展中,仍然占有不可低估的地位。1998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為12.5億元,工業產值為1.4億元,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11.2%,到201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46.84億元,工業產值為18.08億元,工業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8.6%[1]。從1998年到2010年的十二年中,國內生產總值增長3.75倍,工業產值增長12.91倍,說明工業產值的增長速度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快。再從工業產值相比較,1998年為1.4億元,2010年為18.08億元,十二年中工業產值翻了十二番。由此可以看出,賓川工業發展后勁非常強,賓川工業產品在市場中仍然有競爭力,賓川工業將會在全縣社會經濟發展中顯示出強勁的增長勢頭。如何加快賓川工業經濟發展,全縣人民十分關注,賓川縣委、縣人民政府制定了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在縣域內如何發展工業?發展什么工業?縣委書記陳繼谷在對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大力推進工業經濟發展作了專題講話,其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論述,陳書記說:賓川工業應實施的是梯度推進戰略,即全面發展,梯度推進,依托資源,建立支柱,集中布局,點面結合,以營造環境為前提,項目為載體,投入為重點,效益為核心,追求實實在在的效果[2]。我認為,這就是發展賓川縣工業經濟的戰略部署,同時也為賓川經濟農工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實現農工商貿旅全面發展構建了扎實的框架。
        二、賓川工業發展的必要性與前景 
        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指出,“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 [3]。這是我們黨在新世紀、新階段提出的經濟發展的新思路。在黨的十七大報告中,胡錦濤總書記在闡述和部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任務時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長效機制,形成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新格局。這是黨中央對統籌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提出的新方針和新要求,使農工發展能優勢互補,城鄉發展能相互銜接、相互促進[4]。我們縣認真總結了過去全縣工業發展中取得的成功經驗,找出了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十五”期間乃至今后一個歷史時期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奮斗目標,既符合黨的大政方針,又符合賓川的實際。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發展工業經濟是創建現代農業的重要特征,只有農業與工業優勢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工業才能又好又快發展;只有工業振興,農業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只有實現跨越式發展,才能實現社會經濟騰飛。
        三、強農重工促發展的必要措施
        賓川縣的縣情確定了賓川農業的地位,賓川農業的發展又為賓川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賓川經濟協調發展,在于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而賓川農業的優勢,又為賓川工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一)依托農業抓工業,抓實工業促農業
        賓川的縣情,確定了農業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主導地位。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必須緊緊依托農業。一是縣委、縣人民政府要從更高層次、更深的經濟發展內涵中謀劃農業現代化、農業產業化,用工業化的生產組織方式來拉伸農業產業鏈條,提升農業產業結構。從生物資源、水利資源、礦產資源這三大資源上來做工業經濟的文章,農業產業要用科技手段來提高產業化水平和產品質量,農產品原料要運用工業手段來提高產業效益,增加附加值。同時,在不浪費資源的前提,合理開發野生物種、生物制藥、無污染無公害綠色食品,使農業真正成為第一車間,為工業提供優質原料。二是要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使高新技術產業與傳統產業并舉,處理好農業與工業之間相互依賴,、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關系。以發展核桃產業為例,發展核桃產業可以為市場提供充足的原料,如能精深加工,就可以形成產、供、銷為一體的產業;又如賓川蔥蒜,種植面積廣,產量高,質量好,通過加工成蔥酥、蔥片、蒜片,開發大蒜油等,就可以形成連動產業。只要健康發展,按梯度推進的戰略實施,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地抓落實,見成效,農業種植業科技含量、生產管理水平也會得到提高,又反作用于提高勞動者科技意識和整體素質。試想,一個項目能帶出這么多的產業,附加值又非常高,可稱得上是“一本萬利”的產業。這就是工業與農業的相互依托,相互效應。三是從工業強縣的總體目標出發,把民間工業,家庭作坊渾為一體,或實行“強強聯合”,搞好民間工業行業之間的分工與合作,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使民間工業形成點面結合的工業群體,有利于提高產品質量,打造名優品牌,增強民間工業群體的影響力和抗風險能力。在這方面,外地取得了許多成功的經驗,大理市以大理石加工為主體,把民間工藝與現代加工相結合,把大理石產品打進國際市場;劍川縣以木雕產業為主,繼承和發揚木雕傳統工藝,把木雕產業做強做大;鶴慶以金銀手飾、工藝器皿為主,城鄉結合,戶戶相連。在發達地區,類似的工業群體與組合不勝枚舉。四是注重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方面跨越式發展,賓川是農業大縣,農業人口居多,據2010年統計,全縣總人口359140人,農業人口為322007人,非農業人口為29933人,農村勞動力資源為197299人,勞動年齡內人數為157760人[1],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可以容納更多的勞動力,為就業創造更大的空間,使更多的勞動者受益。如產業化發展種植業、農業、林業、建筑業、加工業都可以走這方面的路子,由于我縣受信息、資金、人才、技術等諸多因素影響,要迅速發展資金技術密集性產業難以達到,但生產資源開發仍是我縣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優勢之一,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藥都可以成為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項目。從資源優勢中篩選出發展項目,加以培植、開發,使之成為資金技術密集型產業,把資源優勢變為經濟的優勢。因此,依托農業把工業抓上去,優勢得到互補,城鄉差距縮小,農工并茂,全縣社會經濟將會快速發展。
        (二)建立信息網絡,服務全縣經濟發展
        當今的時代是信息時代,是高新科技不斷向前推進的時代。我縣經濟發展的基礎在資源,平臺是農業,帶動靠信息,發展靠科技。一是要建立信息網絡,用信息的手段將我縣社會經濟現狀、發展規劃、效益前景等通過網站向全國乃至周邊國家傳遞,以增強賓川對外宣傳力度。讓人們通過各種媒體,專設網站了解賓川社會經濟、歷史文化、資源優勢、發展項目,以信息帶動經濟發展。二是以持續穩定發展賓川經濟社會為總體目標,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良好機遇,以發展農工綜合經濟為重點,發展開放型經濟產業,以網絡向社會推介項目。三是做好項目前期論證的基礎工作,推介項目時,重點介紹項目內容、投資規模、資源狀況(原料、交通、能源、動力等)、項目實施地點、連動產業(連動項目)、市場前景、項目產值、稅收政策等等,增強外界對賓川經濟發展的認識。四是面對現實,立足長遠,打牢發展綜合經濟的基礎。在打基礎方面,歷界縣委、政府做出了扎扎實實的、卓有成效的努力。特別是近幾年,全縣在夯實農業基礎的實際工作中,加大了交通、通訊、水利、電力、能源等方面的硬件投入與建設。賓川縣的投入可考慮以從農業、工業共同發展為目標,實行農工項目整合,從發展規劃、項目論證、資金投入、生產經營等方面形成投資合力,項目建成“二龍治水,各記其功”。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重復建設,超計劃投資,或者工程實施完畢,項目搖搖欲墜,繼而引發出諸多矛盾,花錢不見效,出力不討好,企業搞破產,政府背包袱。賓川是靠吃補貼過日子的經濟欠發達地區,政府投入的資金來之不易,要珍惜政府的投入,珍惜發展的機遇,統籌發展,才能增強經濟實力。
        (三)筑巢引鳳,濃墨重彩,大手筆繪制賓川工業經濟藍圖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和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為加速賓川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有史以來的良好機遇,打戰要捕捉“戰機”,經商要捕捉“商機”,發展更要抓住良好的機遇。要建設、要發展就不能閉關自守,更不能“夜郎自大”。改革開放以來,賓川縣社會經濟發展的狀況是有目共睹的,全縣在改革開放中已經實實在在走出了符合賓川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路子。對于全縣經濟發展,不能停留在現在的水平上,步子應當更大,速度應當更快,效益應當更好。一是要巧搭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的快車,把賓川經濟發展項目分門別類,在西部大開發的列車中“搶車箱、搶座位”,搭車快速前進。第一是生產型,以農業產業發展為主體,建立第一車間,發展農產品、林產品、畜產品、野生植物產品的精深加工和增值加工項目,第二是加工型,把民間工藝和現代科技有機地結合起來,打造名優產品,把“我需要市場”變為“市場需要我”,第三是資源型,圍繞資源優勢,高要求、高起點、高科技、高速度濃墨重彩,大手筆繪制發展賓川經濟藍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高效農業、現代工業的文章做大做強。二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通過各種媒體向社會展示賓川縣經濟發展的藍圖,招商引資要不拘一格,引進資金、引進項目、引進科技、引進人才,通過招商引資,發展外向型經濟,特別是引進人才方面,要不受地域、身份、性別,甚至年齡的限制,只要符合“三個有利于”,只要能促進賓川經濟發展,就要對其敞開投資的大門,創造投資環境,提供用武之地。使項目引進一項,建成一項,開發一項,見效一項,使招商引資對外開放,變成你投資,我歡迎,你發財我發展,你成富翁,我富民富縣的寬松活潑格局。三是搞好內部挖潛,賓川經濟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是目前我們手中一部難得的教科書,給人們許多有益的啟迪。賓川經濟之所以在十二年內翻了接近四番,說明內部潛力非常大,在挖潛方面,可從兩個方面來探索,一方面,對現有經濟發展產業進行認真調研,對效益好的產業加大扶持的力度,讓其“錦上添花”,為賓川經濟發展樹立新的形象,另一方面,對有市場生命力,有效益潛在力,而現在發展緩慢的產業要幫助其找出發展緩慢的原因和結癥,對癥下藥,支持其重新起步,再行發展。四是政府的服務問題,這是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重要前提,政府要認真研究,并出臺符合賓川實際的投資政策,給投資者吃“定心丸”,再從各方面給予實實在在的服務,讓投資者在政府的關照和優質服務中順利發展。
        參考文獻:
        [1]賓川縣國民經濟統計年鑒(2010年度)
        [2]引自2003年縣長陳繼谷在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培訓班上的講話
        [3] 引自黨的十六大政治報告
        [4]引自《十七大報告學習輔導百問》北京市西長安街5號.學習出版社.黨建讀物出版社.2007年10月第一版.


        相關論文
        上一篇:淺談我國增值稅稅制改革現狀及增.. 下一篇:淺談如何發揮稅收職能作用推進騰..
        Tags:賓川 農工 優勢互補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