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eldset id="qwkog"></fieldset>
<ul id="qwkog"></ul>
  • <ul id="qwkog"></ul>
  • <strike id="qwkog"></strike>
  • <ul id="qwkog"><sup id="qwkog"></sup></ul>
      <strike id="qwkog"></strike>
        <abbr id="qwkog"><center id="qwkog"></center></abbr>
      •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會計論文

        綠色會計初探

        本論文在會計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XCLW189242  綠色會計初探

        一、綠色會計產生的背景2
        (一)、綠色會計產生的原因2
        (二)、綠色會計的概念和特性3
        1、綠色會計的概念3
        2、綠色會計的特性3
        二、綠色會計理論的概述3
        (一)、綠色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差異4
         1、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和反映……...........................................................................4
         2、對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的計量….....................................................................4
        (二)、會計要素的變化4
         1、會計假設的變化….......................................................................................………....5
         2、會計原則的變化….......................................................................................................5
        三、實施綠色會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6
        (二)、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必要性6
         1、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環境現狀提出的要求…….......................................................6
         2、建立綠色會計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 .... 6
         3、建立綠色會計是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7
         4、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與世界接軌的需要…...............................7
        (二)、實施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 8
         1、我國實施綠色會計已具備一定的會計環境8
         2、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為綠色會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8
         3、市場經濟的建立,為綠色會計的建立創造了條件.................................................9
        四、綠色會計的核算....................................................................................................................9
        (一)、綠色會計的核算9
         1、綠色會計的核算對象...................................................................................................9
         2、綠色會計的核算方法...................................................................................................9
        (二)、綠色會計的核算內容10
         1、資產類............................................................................................................................10
         2、負債類............................................................................................................................10
         3、成本費用類....................................................................................................................11
        (三)、綠色會計的計量11
         1、綠色會計的計量............................................................................................................11五、綠色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的對策研究..................................................................................12.
        (一)、我國企業綠色會計推行的準備12
         1、推行面臨的主要困難.................................................................................................12.
         2、推行綠色會計的前提條件.......................................................................................12
         (二)、推行綠色的對策和研究.............................................................................................12


        內 容 摘 要
        會計工作歷史悠久,它是一個時代經濟理論指導下經濟實踐活動的產物,發揮著信息反映和監督管理的重要作用。歷史演進,經濟活動日趨復雜,會計工作也隨之而豐富和發展。當代會計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環境自然資本如何在會計計量中得到體現,以便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社會健康發展。“新世紀呼喚綠色會計”已成為許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資源過度利用,人類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化,為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綠色會計應運而生。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高消耗低發展已經不適應經濟發展的趨勢,與之相適應的會計核算也應該發生轉變。綠色會計以自然資源耗費應如何補償為中心區別于傳統的會計核算,在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今天,用綠色會計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是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體現,真實的反映了環境因素給國家和企業帶來的影響,促使經濟效益和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從長遠來看,我國經濟要想獲得長足發展必須采用綠色會計進行成本核算,雖然我國具備了實施綠色會計的一些條件,但是仍然存在著部分空白,為此要加快建立綠色會計對于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關 鍵 詞:綠色會計,會計核算,環境資源,可持續發展

         綠色會計初探
         一、綠色會計產生的背景 
        (一)、綠色會計產生的原因
        會計工作歷史悠久,它是一個時代經濟理論指導下經濟實踐活動的產物,發揮著信息反映和監督管理的重要作用。歷史演進,經濟活動日趨復雜,會計工作也隨之而豐富和發展。當代會計工作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環境自然資本如何在會計計量中得到體現,以便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社會健康發展。“新世紀呼喚綠色會計”已成為許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的一項重要內容。
        綠色會計產生的原因在于生態環境的日益惡化。自18世紀60年代產業革命發生,到20世紀30年代進入新技術革命時期,再到本世紀70年代的高新技術時期,在人類文明的進程中創造了奇跡,同時也產生了一個十分嚴重的問題:環境日益惡化、空氣污染日趨嚴重、全球氣候遭到改變、生態系統失去平衡。在這種文明的缺陷之中,也即是人類處在一種“灰色”和“綠色”的矛盾之中。在這種情況下,迫使人類反思:如此下去,人類將自食惡果,社會經濟將不能持續發展。于是,在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和目標的影響下,經濟理論發生了深刻變化,新的經濟理論迅速發展,一改過去單一追求經濟利益的方式,而轉變為追求三個目標的平衡發展:1.經濟利益,GNP增長和區域社會發展不因世代更替而衰減;2.社會利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平衡;3.環境利益,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動態關系。也就是說,社會企業不能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無償和無節制地開發自然資源;同樣,社會企業亦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追求經濟效益。因為,資源和環境不僅是當代人,也是子孫后代共同賴以生存的條件和財富。
        對綠色會計的研究始于本世紀70年代。以1971年比蒙斯撰寫的《控制污染的社會成本轉換研究》和1973年馬林的文章《污染的會計問題》為代表,揭開了綠色會計研究的序幕。但直到90年代初,綠色會計仍未被列入會計準則有關條款。可喜的是隨著環境問題愈來愈成為世界矚目的焦點,綠色會計也逐漸被提上了議程。1989年有650名界領袖把環境問題引為企業面臨的第一號挑戰;聯合國國際會計與報告標準政府間專家工作組連續幾次會議將綠色會計作為
        工作組年會的討論議題之一;1995年3月在日內瓦召開的第十三屆會議上更是把綠色會計作為中心議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重要課題,由此可見一斑。我國應順應世界潮流,加快會計改革步伐,建立綠色會計已是當務之急。我國2001 年3 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2001 年6 月,成立了第七個專業委員會—環境會計專業委員會,標志著我國綠色會計研究進入新階段。
         (二)、綠色會計的概念與特性
         1、綠色會計的概念 綠色會計又稱環境會計,它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以有關法律、法規為依據,計量、記錄環境污染、環境防治、環境開發的成本費用,同時對環境的維護和開發形成的效益進行合理計量與報告,從而綜合評估環境績效及環境活動對企業財務成果影響的一門新興學科。它試圖將會計學與環境經濟學相結合,通過有效的價值管理,達到協調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目的。國外將利用貨幣工具對環境問題進行管理的范疇統稱為環境會計,包括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宏觀環境會計主要著眼于國民經濟中與自然資源和環境有關的內容,是運用物理和貨幣單位對國家自然資源的消耗進行的計量,因此,也常被稱為“自然資源會計”。微觀的環境會計主要反映環境問題對組織財務業績的影響以及組織活動所造成的環境影響,一般分為環境差別會計和生態會計兩大類。 
        2、綠色會計的特性 
        綠色會計作為會計的一個分支,是環境問題與會計理論方法相結合的產物,在會計基本假設、會計原則、會計確認、會計計量、會計記錄、會計報告等諸多方面必然與現代會計有著相同或相似之處。但是由于環境問題多樣性與資源利用的復雜性,必然帶來綠色會計自身的特殊性。第一,核算內容的特征,環境會計核算內容主要有如下特性:經濟業務的不確定性;環境經濟業務具有的綜合性和長期性;第二,成本計量的特性;第三,研究方法的多樣性,傳統會計研究主要運用政治經濟學和數學的基本理論方法,環境會計則需要涉及更為廣泛的學科領域;第四,報告形式的特性,環境會計報告既應揭示財務信息,也應揭示非財務信息(企業的環境目標及執行情況,企業對于治理環境所采取的措施等)。
         二、綠色會計理論的概述
        (一)、綠色會計與傳統會計的差異
        綠色會計是在傳統會計的基礎上,針對傳統會計在核算過程中對環境問題的無能為力而產生的,其與傳統會計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1、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和反映
        在現代經濟社會中,傳統會計對企業經營活動的監督和反映是不完整的,而綠色會計則彌補了其不足。從人類經濟活動的角度反映和監督企業的資本及其運動,按照權責發生制、歷史成本等原則、采用復式記賬的方法對企業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確認、計量、記錄和報告,但是企業的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在會計核算中得不到反映,從這一角度來說,傳統會計所反映的內容是不完全的。綠色會計則從生態環境和整個人類的活動出發,圍繞以自然環境資源和社會環境資源的高效利用及耗費的補償為中心,全面反映和監督企業的經濟活動,從而有效解決傳統會計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2、對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的計量
        傳統會計對資產、負債、收入、費用的計量存在缺陷,而綠色會計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完善。在傳統會計中,只有存在財產所有權的東西才有價格,才能以貨幣進行計量,才能在企業的會計賬表中得以反映。而如空氣、海洋、臭氧層等對人類至關重要但無所有權的事物卻不能成為傳統會計核算的內容,企業對這些事物的使用和損害并不記入企業的經營成本,這不僅使企業的成本虛減,利潤虛增,更為嚴重的是,這種“默許”無疑可以視為是對以犧牲環境來取得目前利益的行為的一種鼓勵。而綠色會計則充分強調環境資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是全人類所共同擁有的“財產”,必須賦之以價值和價格,并對其損耗予以補償,從而使企業的責任向社會延伸,迫使企業將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考慮,真正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會計要素的變化
         綠色會計是在傳統會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考慮了環境因素的影響,因此在會計要素的劃分上和傳統會計是保持一致的,即應劃分成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和利潤,但在具體內容上應有所不同。例如在資產要素中,綠色會計應設置“環境資產”、“環境資產損耗準備”和“環境資產凈值”;在負債要素中應設置“環境負債”,包括應付環境資源損耗費、應付環境資源保護費和應付環境污染治理費;在所有者權益要素中設置“環境資本”;在收入要素中設置“環境收入”,核算企業因采取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而由國家給予的補貼、獎金和稅收減免,企業回收處理的“三廢收入”,其他單位和個人交來的環境損害賠償或罰款收入;在費用要素中設置“環境費用”,在利潤要素中增加“環境利潤”等等,用以核算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發生的與環境相關的經濟業務,這也是承認環境具有價值的必然結果。
         1、會計假設的變化
        傳統會計的會計假設包括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貨幣計量。綠色會計的核算內容同傳統會計相比存在較大差異,適當調整其會計假設分屬必然,但不必另起爐灶,因此綠色會計的基本前提可以確定為會計主體、持續經營、會計分期和多元計量。多元計量假設是指在綠色會計核算中,以貨幣計量為主,但考慮到環境因素的復雜性,很多時候不能以貨幣計量,因此應以實物、百分數或指數計量等作為輔助方式,在某些時候,還可以用圖表和文字附注加以說明。
        2、會計原則的變化 
        鑒于綠色會計核算內容及其假定的變化,其會計核算原則也應在繼承和發展傳統會計原則的同時,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原則,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政策性原則、社會性原則、強制性和自愿性相結合的原則。
        政策性原則是指在綠色會計的核算中要充分體現國家的方針、政策,嚴格遵守國家相關的法律和法規,正確處理企業利潤和環境資源保護、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系。
        社會性原則是指綠色會計要求企業必須站在社會的角度、站在對環境資源負責的角度,考慮企業的利益。社會對企業的評價必須舍棄當前單純以企業的經營利潤為標準的觀念,代之以企業所創造的綠色利潤。同時,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必須有利于國家的管理和宏觀調控。
        強制性和自愿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在綠色會計核算體系中,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應對企業最低限度的環境資源信息披露做出明確的、強制性的規定,同時鼓勵企業盡可能多的向社會公眾和政府相關部門或組織提供環境資源信息。
        三、實施綠色會計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一)、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必要性
        20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迫切需要在會計體系中建立綠色會計,披露環境信息,推動政府和企業將環境與發展緊密聯系起來進行綜合決策,遏制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進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1、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環境現狀提出的要求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口的增加,社會需求的膨脹,造成了自然資源被過度開采,環境污染日趨嚴重,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往往過度開發和污染自然資源,從而加劇了我國資源與環境的惡劣形勢。資源的枯竭和環境的惡化,從根本上制約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而綠色會計則把維護生態平衡,優化生態環境以及解決其它資源生態問題當作自己反映和控制的對象。引導和監督企業通過一定的社會經濟活動去保護資源,維護生態環境。
        2、建立綠色會計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企業發展內部環境而言,我國傳統的企業發展模式是高投入低產出,即以原料、燃料的大量投入來推動產出。結果造成對自然資源的過度開發、過度消耗和過度污染,高污染、低效益必然造成生態環境補償能力嚴重滯后,致使環境極度惡化,從而阻礙了企業自身的發展。企業與環境關來密切,社會環境的惡化直接影響到企業自身的發展,通過綠色會計核算,積極協調企業與環境資源的關系,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可使企業健康發展,從企業長遠利益看,只有增大環保投入,重視綠色會計,通過綠色會計核算,積極協調企業與環境資源的關系,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環境條件才可使企業健康發展。綠色會計的構建有賴于企業環境和資源意識的提高。
        從企業發展外部環境而言,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人們對清新的生活環境要求日趨強烈,保持良好的環境已成為企業健康發展中函待解決的問題。企業應該為由它自已導致的環境污染承擔責任。假如企業為環境保護作出諸如治理污染、采用符合環保標準的新型設備、研制新型綠色產品,那么企業將為自己的未來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3、建立綠色會計是正確衡量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的需要
        傳統的國民經濟核算在衡量國民生產總值時,未將社會環境資源作為一種資產列入資產核算,從而使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不能如實反映經濟發展速度,衡量經濟增長的指標不能如實反映經濟發展速度,在某種程度上虛增國家富有程度,夸大人均收入和經濟福利。在衡量企業成本時,傳統會計只計算人造成本往往忽視不能計價的“自然資本”,使企業以犧牲環境質量為代價獲取“私利”,虛增其利潤。對企業來說,由于未考慮生產給自然環境造成的污染和社會帶來的危害,事實上內部損耗減少了,但費用轉嫁給了社會。而綠色會計通過核算企業的社會資源成本,在產品成本中加入環境資源成本,從而能較準確地核算國民生產總值和企業生產成本,促使企業挖掘內部潛力,降低生產成本,促使企業加快發明創造挖掘的步伐,使企業在少污染或不污染的情況下取得最大的產出,從而降低“自然成本”,維護社會資源環境。
        4、建立綠色會計是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與世界經濟接軌的需要
        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經濟發達國家,都提倡或要求其企業對外披露綠色會計信息。作為我國企業要和國際現代企業制度靠攏,那么就必須建立自已的綠色會計體系,并對外披露,這樣有利于國外對我國企業的了解,更有利于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具體而言:
        (1)大量外資進人中國,要求我國建立綠色會計體系。由于發達國家越來越重視環境保護,其國內的一些污染嚴重、破壞、掠奪自然資源的企業和生產項目通過對外投資方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把發展中國家當成其“污染避難所”,對發展中國家進行“環境剝削”。我國只有建立了自己的綠色會計體系,要求外資企業公開、披露其綠色會計信息,才能使我國免于發達國家的環境剝削。
         (2)建立綠色會計體系可以防止外資企業資本流失。綠色會計要求把企業利用的“環境資源成本”計人其產品成本,這樣就可以正確地計算出外資企業所獲得的利潤。
         (3)建立綠色會計體系可以促進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我國企業到其他國家建立企業,應自覺地公開,披露其環境信息,只有這樣才能使對外經濟合作更持久,更具效益。
        (二)、實施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的可行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綠色會計的作用已經越來越明顯,在我國實施綠色會計的條件也已逐漸成熟,具備了實施綠色會計的可能性。
        1、我國實施綠色會計已具備了一定的會計環境
        1978年,小平同志提出 中國 應制定環境保護法;1982年,我國將“國家保護和改善生活環境和生態環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寫入《憲法》;1984年,中央將環保提到了“基本國策”的地位;1994年,我國確立“可持續發展戰略”;1997年,“破壞環境資源保護罪”被寫入《刑法》;2003年,中央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的 科學 發展觀。隨之發展的綠色會計,最初的研究以理論為主,2002年啟動具體實踐,但相關的專業標準建設和完整的會計體系還處在完善中。實行 現代 企業制度的企業比較重視環境報告,政府管理機關是最主要的使用者,企業環境報告存在強制型和自愿型并存的局面,且以強制型居多。我國于2001年3月成立了“綠色會計委員會”、6月成立“綠色會計專業委員會”,為研究綠色會計理論與實務提供了平臺,促使綠色會計的盡快建立。
        我國先后制定了《環境保護法》、《自然資源防治法》等一系列環保法律。除此之外,我國還頒布了一系列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有關的政策、方案和計劃。總之,從會計環境的角度來說,這些法律、條例和政策已構成了綠色會計所需的法律規范環境,這表明綠色會計在我國的實施具備了一定的條件。
        2、我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為綠色會計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在總結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基礎上,我國政府和企業已經意識到優化產業結構、調整生產力布局、改善生態環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制定了相應的政策措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為我國綠色會計的建立和實施指出了方向。
        企業認識到綠色會計推行帶來產品國際競爭優勢、吸引更多的投資、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等,會主動實施綠色會計,自愿披露綠色會計信息。
        3、市場經濟的建立,為綠色會計的建立創造了條件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進行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自然資源市場也開始逐步建立和健全。在自然資源市場上,國家或代表國家的國有資產治理部門,是自然資源的所有者和提供者,勘察企業和開發利用企業作為需求方,購買自然資源的使用權,實現資源的有償使用,并通過價格機制進行調控。 
        四、綠色會計的核算
        (一)、綠色會計的核算
        1、綠色會計的核算對象
        綠色會計核算對象主要包括:改善資源環境的投入與產出。投入一般包括研究開發新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藝等科研活動的支出;對“三廢”處理、控制、補救和減少自然資源耗費的支出;美化社會、生產、生活環境等支出。
        自然資源具有很大的經濟價值。西方發達國家將森林、礦藏等自然資源在會計上估價入賬后分期攤入成本,從而使自然資源得到合理的經濟補償。我國也應將土地、森林、草原、海洋、湖泊、山川、河流等自然資源估價入賬,分期攤銷。
        2、綠色會計的核算方法
        綠色會計核算方法與財務會計核算方法基本相同,都包括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程序,只是核算的對象略有不同而已。 綠色會計的確認是將涉及資源環境的經濟業務作為會計要素加以記錄,并列入會計報表的過程。應將企業由于實施環境保護、開發利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能源所取得的收入;利用“三廢”取得的收益或推行清潔生產成效顯著得到政府獎勵、財政補貼、稅收減免等確認為收入要素,將“土地資源”確認為資產要素,將“環境補償費用”確認為費用要素。 綠色會計的計量是運用一定的計量單位,確定記錄各項經濟業務數量的會計處理過程。綠色會計主要以貨幣為計量單位,也可以采用非貨幣計量單位來反映環境成本或生態收益,必要時可以用文字、表格、流程圖的形式說明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損害或所取得的或即將取得的經濟、文化、科技發展的成績。 綠色會計的記錄可分為兩部分,即賬戶設置和賬務處理。綠色會計賬務處理的方法與技術和財務會計處理的方法與技術基本相同,需要探討的是綠色會計如何設置賬戶。筆者認為,在資產類賬戶主要設置“土地資源”、“環境資源”、“人力資產”、“遞耗資產”、“旅游資產”、“資產折舊”或“資源攤銷”、“社會環境福利工程支出”等科目。在負債類賬戶主要設置“應付科研經費”、“應付環保治理費”、“應付環保稅”、“應付環保統籌基金”等科目。在成本費用類賬戶主要設置“新技術開發利用費用”、“新材料研究費用”、“新工藝試驗費用”、“環境治理費用”、“環境預防費用”、“環境補償費用”、“環境發展費用”、“環境破壞成本”、“環境機會成本”等科目。在損益類賬戶主要設置“高技術資本”、“資源資本”、“資源資本增值”、“環境收益”、“環境利潤”等科目。
        (二)、綠色會計的核算內容
         1、資產類 
        (1)旅游資源價值。是指旅游資源開發和利用后產生的意義和作用。主要有游覽觀賞價值、創匯創收價值、科學研究價值。因此,旅游資源不僅具有使用價值,而且還具有經濟價值。其開發和利用不僅能減少工業污染,充分合理地利用它還有利于加強各地、各國人民之間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2)自然資源價值。長期以來我國自然資源是沒有價值的。企業或個人無償占有國家自然資源,導致自然資源的亂采、亂伐、亂用,浪費嚴重。事實上,自然資源的勘探、保護、恢復、更新或再生都凝結著人類勞動本身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應該計價核算。 
        2、負債類 
        為了反映和監督環境保護費的計算和交納情況應設置“應付環保費”賬戶它屬于流動負債的范疇。根據不同環境收費情況,作相應的會計處理 (1)產量與排污量成正比或近似成正比。這里的排污量指向大氣、水中排放有害物或超標熱量、噪音等。經專門檢測,按照對環境的有害程度來衡量。某產品該批的污染成本=該產品產量×單位產量的排污量×排污收費的標準單價。當產品生產完工后;借記“生產成本——直接污染”科目,貸記“應付環保費——排污費”科目。如果產品的產量與排污量不成正比;則應列入“制造費用”賬戶。 (2)使用污染品。使用某些物品也可能會排污購買這些物品除購價外,還應追加排污費直接計入購取成本。某物品使用的排污費=該物品購買數量×該物品單位數量追加的排污費。購買時;借記“原材料”(購價十排污費)科目;貸記“應付環保費——排污費”科目。銷貨單位則借記“銀行存款”(售價十排污費)科目,貸記“銷售收入”(售價)、“應付環保費——排污費”科目。 (3)人口排污費。每人每天都要排污水、懸浮固體等,所以應向住戶和企事業單位收取一定的排污費。某一期間人口排污費=這一期間人口數量×單位收費標準×該期間的時間。收費時,借記“管理費用——人口排污費”科目貸記“應付環保費——人口排污費”科目。
        3、成本費用類
        在成本費用方面,綠色會計應當核算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社會成本,社會成本包括環境成本、自然資源成本等。 (1)環境成本。由環境污染補償、環境損失、環境自理、環境保護維持、環境保護發展等成本構成。在正常情況下,這些成本是必要的投入,應列入財務成本,但對于由于違背資源利用原則,造成生態環境惡化等,在計算經營成果時,除以生態環境成本抵減收入外,還應以此為成本基數乘以環保稅率、繳納環保稅。 (2)自然資源成本。由自然環境的勘探、開發耗竭補償、超耗、地租成本構成。應以成本報減收入,對企業在生產過程中超定額消耗的,還應交納資源稅,此項稅務支出作抵減企業利潤處理如造成重大損失的,應處以罰款,在稅后利潤中列支。 (三)、綠色會計的計量
        1、綠色會計的計量
        綠色會計的計量是指將涉及環境資源的經濟事項作為會計要素加以正式記錄并列入會計報表而確定其金額的過程。但環境資源的價值在計量中存在一定難度。一般情況下,環境資源的價值計量可以采用直接市場法、替代性市場法和模糊數學法等,直接市場法又具體包括恢復費用法或重置成本法、防護費用法、市場價值或生產率法、人力資本法或收入損失法等。
         五、綠色會計在我國企業推行的對策研究
        (一)、我國企業綠色會計推行的準備
        雖然綠色會計在我國推行已經具備必要可行性,但還需要很多準備工作。
        1、推行面臨的主要困難:(1)從業人員知識結構不完善。(2)計量標準需要時間統一。(3)對經濟事項的反映難度增加。(4)稅收方面的缺陷。
        2、推行綠色會計的前提條件
        傳統會計中的企業,往往只考慮企業的短期利益,對資源消耗無度。克服這一缺點,推行綠色會計,要以下列條件為前提:(1)提高全民素質,加強環保意識。(2)企業制定長遠發展戰略,增強從投資改善環維護中取得效益的抗風險力。(3)制訂各種環境績效衡量指標,完善、科學的綠色會計方法體系。(4)健全環保法律法規建設,約束、規范人們的經濟行為符合環境發展需要。
        (二)、推行綠色會計的對策、研究
        1.提高企業對環境資源保護自律意識。企業提高環保意識,自覺保護環境可以為綠色會計的實施創造良好主觀環境。
        2.創新為主,借鑒為輔借鑒。西方綠色會計 理論 方法 和企業的成功案例,結合我國實際,加速建立具有 中國 特色的綠色會計體系,早日與國際慣例接軌。
        3.加速綠色會計準則和制度建立,規范綠色會計核算及報告形式。
        4.形成合理的價格體系國家對資源使用應堅持有償原則,給出明確的價格信號。
        5.運用綠色會計理論進行投資估價綠色可行性報告可以幫助投資決策,避免重復性投資和造成環境污染投資。
        6.進行企業試點,逐步推廣選擇受關注的環境問題在某些地區或行業作為試點內容,最后推廣、普及。
        7.加大綠色會計宣傳 教育 的力度 保綠色會計的實施,要加強環保意識教育,大學中增設綠色會計、審計專業課,加強在職會計人員的綠色會計培訓工作,創辦中國綠色會計刊物。
        8.推行獎懲制度
        9.加大綠色審計力度
        環境審計可以促進企業更好的加強環保工作,改善保護環境,有效利用資源。
         
         
         參考文獻
        李麗華. 環境會計在我國應用的可行性分析[J]. 林業財務與會計. 2005.
        劉潔卉. 建立綠色會計的必要性和措施[J]. 審計與理財.2005.
        熊亞.可持續發展下的綠色會計初探[J].會計之友.2005.
        齊殿偉.董曉平.對我國建立環境會計的幾點思考[J].工業技術經濟.2003.(4)
        方懿.關于建立環境會計的幾點思考[J].當代經濟.2003
        瀟霖.試論綠色會計在我國的建立.會計研究.2008.6.
        趙欣.綠色GDP 呼喚綠色會計.中國財經報.2007.4.
        劉欣.淺議綠色會計的若干問題.會計研究.2007.9.
        楊玉波.綠色會計的核算.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2005.10.
        徐小琴.綠色會計在我國的發展探究.會計研究2007.5.
        冀麗,吳在先.綠色會計與可持續發展[A].200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卷)[C].2007
        呂立偉.基于可持續發展的綠色會計建設[A].中國企業持續成長問題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管理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
        胡倉虎.注重環境的“綠色會計”[N].證券時報.2001
        岳金旺.構筑我國綠色會計理論框架[N].中國建材報.2002
        “綠色核算”將在我國啟動[N].光明日報.2002
        張文博.綠色技術創新制度及其結構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6
        王迪.我國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5
        江波.循環經濟下綠色會計信息披露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
        張思純,李海萍.環境成本管理.綠色資產與綠色負債的計量方法探析[A].中國環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中卷)[C].2006 
        冀麗,吳在先.綠色會計與可持續發展[A].2007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下卷)[C].2007
        朱丹.論綠色會計的理論結構體系.2002.4






        相關論文
        上一篇: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創新的思路 下一篇:預算會計改革
        Tags:綠色 會計 初探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最新文章
        熱門文章
        計算機論文
        推薦文章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會計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strike id="mwgq8"></strike>
        <del id="mwgq8"></del>
      • <fieldset id="mwgq8"><menu id="mwgq8"></menu></fieldset>
        <ul id="mwgq8"></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