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網絡經濟的商業模式主要有3個平臺,即通訊平臺、內容平臺和交易平臺。目前網絡經濟的發展都是基于前兩個平臺,但是從網絡經濟規模上講,交易平臺的市場空間更大,這要求網絡經濟與傳統產業相互滲透。隨著寬帶網絡進一步普及,寬帶服務內容將更加豐富,三網融合的趨勢也將更加明顯,這都為網絡經濟向傳統產業滲透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并將更多的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吸引到互聯網上。無線、寬帶和互聯網三大業務作為未來電信業的發展方向,不久將成為電信業的三大利潤來源。 關鍵詞 互聯網 電信經濟 業務
正文 一.中國互聯網發展歷程 從1994年4月20日,到今年4月20日,中國互聯網正式開通整整十年。雖然只有十個年頭,但隨著技術發展及社會對互聯網認識的進一步加深,網絡已經不再是停留在頭腦中的概念,互聯網的應用已經隨處可見。 (一)萌發階段 我國被國際上承認為真正擁有全功能Internet的國家,要從1994年4月20日NCFC工程連入互聯網64K國際專線開通算起。在這之前,國內就開始進行互聯網相關的研究工作。不過,直到1997年前后,互聯網更像“藏在深閨之中”,主要用于教學科研,網絡規模很小,商業化嘗試很少,商業Internet僅在萌發階段。1997年底統計數據顯示:我國上網計算機僅有29.9萬臺;上網人數僅有62萬;國際出口帶寬為25.408M。 在此階段,國家對基礎網絡平臺的建設,推動了互聯網應用春天的到來。1993年,我國開始部署建設國家公用經濟信息通信網,即金橋工程。1996年,國務院出臺了《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169全國多媒體通信網同年全面啟動。1997年“國家信息化九五規劃和2000年遠景目標”制定,將中國互聯網列入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 (二)商業網站興起 從1995年中國電信開始向社會提供互聯網接入服務起,中國進入了互聯網接入時期。 1998年前后,國內商業門戶網站出現了第一次蓬勃發展的局面。商業Internet進入啟動階段。BBS和新聞成為互聯網的新核心。這一階段最為典型的特征是資本沖動。1999年,中華網率先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總市值超過36億美元。其后,新浪、搜狐、網易紛紛上市,圈來了國際市場對中國互聯網的期望。 政府對互聯網的應用起了積極推動作用,“信息化帶動工業化”成為國家的發展戰略。 1998年,國家成立了信息產業部推動信息化;1999年,政府上網工程啟動,并成立了信息化工作領導小組;2000年7月,企業上網工程啟動;同時,國家重點新聞網站獲準登載新聞業務。 (三)尋求造血新機制 資本泡沫下的商業網站于2000年遭遇寒冬。不過,從此國內互聯網企業開始了自身“造血”機制的尋求,逐步進入多元化發展。網絡游戲、短信、電子商務等成為獲得真實盈利的基礎。 這造就了國內互聯網的第二次飛躍。2003年,以網上購物著稱的卓越獲得老虎基金的巨資投入。2004年以短信和手機游戲等起家的掌上靈通、TOM在美國上市,以及靠網絡游戲發跡的盛大準備海外上市。這些都表明中國商業Internet又獲海外資本認可。 在此階段,國家綜合以前的信息化建設,提出了包括金關、金審、金盾等在內的“一站、兩網、四庫、十二金”工程,把政府信息化建設推向縱深。同時,國家加快了學校和家庭的上網工程建設。 可以說,互聯網已滲透到人們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已經成為一種習慣。未來,它將產生更加深遠的影響。 二、電信IP化趨勢 經濟的高速發展和國民經濟信息化,使得電信業務發展很快,業務種類越來越多,多業務網、單一承載網的體現結構是下一代網的必然架構,否則運營商將不堪重負。原來的電信骨干網絡主要是以電路交換為特征的傳統窄帶、話音網。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業務及其他各種新的業務層出不窮,對網絡帶寬及交換技術要求越來越高。此外,業務自身的技術綜合性,對這類業務很難區分是寬帶業務、窄帶業務、實時業務、非實時業務,新業務要求新網絡來支持。目前的網絡無法支持業務對網絡的這兩個要求。 據專家介紹,從目前的現實情況來看,在電信數據業務中,IP業務已占95%以上,可以說數據承載網業務已基本IP化。近來視訊業務有很大的發展趨勢,目前的視訊業務的絕大部分也是IP業務。可以看出,目前電信網中的業務除了傳統電話業務外都是IP業務,其實,電話業務中的長途電話70%已是IP電話。網絡的寬帶化、IP化成為整個電信網發展的必然趨勢。在可見的未來,IP電話將逐步取代傳統電話并最終完全IP化。 下一代電信網預計是一個以IP為核心的智能網絡,它是技術和產業雙重發展的必然需要。從技術上來看,現有的電信網已經不能滿足進一步的需求,而由INTERNET+電信技術構成的IP電信網將是下一個發展方向。從產業發展的角度看,原有技術的不適、新競爭環境的加劇、語音業務下降、數據和綜合業務的上升以及新運營商更趨向于采用新技術等因素都促使下一代電信網向IP電信網演進。 三、互聯網對電信經濟的推動作用 我國競爭性互聯網產業市場格局已經初步建立,互聯網市場進一步擴大,運營質量和效益顯著提高。據賽迪咨詢公司報道,我國共有620家網絡運營商(ISP),分為三個層次。處于基礎層的骨干網有9家,其中經營性ISP的包括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廣播衛星和中國長城。位于上層的網絡內容提供商(ICP)中,國內面向個人的B2C網站有677家,面向企業的B2B網站有370家。 (一) 互聯網推動電信寬帶業務的快速發展 據了解,2003年我國互聯網用戶達到7800萬人,居世界第二位。2003年用戶平均每周上網4.1天、13個小時,每月上網費用超過100元的用戶超過32%。國內500余家重點企業中,98.6%已經接入互聯網,83.7%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內容由最初的發布產品服務信息到接收用戶訂單、網上采購、網上銷售,再到聯合研究開發,網絡應用已躍入新的層次。 7800萬網民進一步彰顯我國互聯網“規模經濟”的廣闊空間。這樣一個龐大的用戶群也讓電信企業看到了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固定電話盈利能力逐步減弱的情況下,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兩家固定電話運營商將目光瞄準了寬帶上網業務。ADSL這樣一個專業術語卻成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口語。在無線上網市場上,中國電信與中國網通也展開了激烈的競爭,同樣是采取世界先進的WLAN無線接入技術,中國網通的主要目標是全國的各大酒店和寫字樓,而中國電信則推出了面向家庭用戶的無線上網服務“天翼通”。此外,移動通信運營商也沒有放棄迅猛增長的互聯網用戶。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在通過短信賺取了豐厚利潤后,也對無線上網接入服務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紛紛采取降價措施推動無線上網業務發展。 (二) 電信運營商進入互聯網內容服務領域 在比拼上網接入服務的同時,各家電信運營商也開始進軍互聯網內容服務領域。1、中國移動的“移動夢網” 借助“移動夢網創業計劃”,中國移動團結了眾多商業合作伙伴,用實踐的努力打開了一道數字財富之門。從2001年的短短三年之內,移動夢網極大推動了中國移動的發展,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移動夢網”的出現,使得數據業務收入在中國移動收入中所占比例從2001年前的2.1%上升到2002年的6.4%。“移動夢網”第一次打開局面、收獲效益是從短信著手,像芝麻一般微小的短信創造了一個巨大的市場。2001年,中國移動的短信量是159億條,2002年增至793億條,2003年繼續保持迅猛增長的勢頭。除了短信業務外,夢網平臺不斷孵化IT產業的一個個“殺手級應用”,短信新聞、移動QQ、手機鈴聲圖片下載、移動游戲等互聯網應用競相而出。在內容提供商與夢網平臺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移動周邊形成了一個充滿利潤機會的活躍產業鏈。2、中國聯通的“聯通無限” “聯通無限”(U-Max)品牌以非凡的創意、強大的技術支持力量和無可比擬的高速數據傳輸突破瓶頸,將移動網與寬廣的互聯網無縫銜接,為移動用戶提供前所未有的資訊、娛樂、商務、生活等信息服務。U-Max具體突出了服務、品牌的內涵,多業務提供滿足了不同階層用戶的不同需求,最大、最多、最佳的理念始終貫穿于“聯通無限”品牌中。3、中國電信的“互聯星空” “互聯星空”是中國電信全國統一的應用業務品牌。中國電信充分利用自己的用戶資源、網絡資源、應用支撐平臺資源、營銷網絡、客戶服務和宣傳渠道等資源,營造互聯網產業良性發展的生態環境,積極推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互聯網服務新的商業模式,通過聚合合作伙伴的內容和應用,為中國電信互聯網用戶提供豐富多彩的內容和信息應用服務,實現用戶、互聯星空合作伙伴和中國電信多方共贏。4、中國網通的“九州在線” 今年1月7日正式開通的九洲在線網站,業務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寬帶門戶、語音增值業務(以116××為主的全國統一接入語音服務、電話商務、呼叫中心和信息臺,等等)、無線增值業務(主要是短信服務和其他協調性業務)。九州在線將按中國移動的“夢網”結構來經營,與全國的眾多SP合作,除了窄帶頻道信息外,還將提供大量的多媒體信息,充分體現應用為王的內容服務主旨。 網絡游戲成九州在線“殺手級應用” 。九州在線之所以重點推出網絡游戲中心,是因為這一市場前景看好,潛力巨大。有數據顯示,2003年中國網絡游戲市場規模達到20多億元人民幣,艾瑞市場咨詢有限公司則預測2004年將達到42億元,這一切都預示著網絡游戲將成為寬帶的“殺手級應用”。 四、互聯網對電信經濟的負面影響 不斷增多的網絡犯罪使得世界各國在發展互聯網時格外小心翼翼,而形形色色的計算機病毒、垃圾郵件、黑客攻擊給互聯網的持續發展蒙上了一層陰影,也給電信經濟帶來現實的經濟損失。 在使互聯網發展蒙上陰影的諸多要素中,網絡病毒和垃圾郵件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公害。在2003年,Slammer蠕蟲爆發導致全球互聯網癱瘓,損失高達12億美元,在中國,80%以上的網民受此影響而不能上網,大量的數據服務器癱瘓。隨之而來的“口令蠕蟲”、“沖擊波”、“大無極”等病毒更是變本加厲,使全球網絡無一幸免。2003年僅病毒一項造成的損失就高達上百億美元。 垃圾郵件很快步病毒后塵,成為危及互聯網發展的第二大公害。郵件服務作為互聯網的最重要服務之一,給數以億計的網民提供了溝通交流的平臺。郵件服務蘊涵的巨大商機也讓不法分子所窺視,于是伴隨電子郵件泥沙俱下的,還有海量的垃圾郵件。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網民平均每周收到16.1封電子郵件,其中垃圾郵件占據了8.9封,垃圾郵件數量超過了正常郵件數量,并有進一步增長的趨勢,垃圾郵件已經成為影響互聯網發展的一顆“毒瘤”。垃圾郵件占用網絡帶寬,造成郵件服務器擁塞,耗費收件人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垃圾郵件造成的經濟損失逐年呈遞增態勢,每年全球因垃圾郵件造成的損失高達20億美元,這些損失主要由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以及最終用戶所分擔。不僅如此,垃圾郵件還成為黑客、病毒喜歡利用的工具。在國內,垃圾郵件給電信運營商、互聯網服務供應商以及門戶網站造成了經濟和名譽方面的雙重損失。 參考文獻 1. (日)田口美帆著 《互聯網技術——從寬帶到21世紀移動電話》 科學出版社 2004 2. 郵電部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提高電信經濟效益的途徑》 郵電部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1992 3. 曾國屏 《當代自然辯證法教程》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