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詞 資產質量 處置 資本市場 走有中國特色的不良金融資產處置之路
為有效化解國內長期累積巨額不良金融資產的潛在風險,國務院于1998年決定陸續組建4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率先成立,承擔探索具有中國特色不良資產處置有效途徑的先行試點任務。回顧三年試點歷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創新了一系列金融不良資產的處置方式和處置手段,創造了處置速度快、回收率高、成本低的優異業績,初步走出了一條有中國特色不良金融資產處置之路。 一、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勇于開拓,敢于創新,全面推進和深化債轉股工作 三年來,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承擔了占國家債轉股規模41.3%計1678億元債轉股工作量,特別是這些債轉股主要分布在煤炭、鋼鐵、有色、石油、化肥等基礎產業,涉及400多戶國有大中型企業。這些企業大多是建廠幾十年,歷史遺留問題較多,企業內部結構復雜,各種社會負擔沉重。為了妥善處理這些國企歷史遺留問題和圓滿完成國家債轉股任務,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本著對黨、國家、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堅持把債轉股與支持國企減負脫困,與促進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與利用國內外資本市場,與推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相結合的工作方向,全面推進和深化了債轉股工作,為國企改革脫困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支持國企減負脫困方面,幫助一批債轉股企業清理了數百億元明虧潛虧,消除了企業資產不實的潛在問題;剝離了上百億元非經營性資產和閑置資產,減輕了企業辦社會的沉重負擔;督促和協助地方政府落實消化冗員的政策,分流安置了上萬名下崗職工;1678億元債權轉為股權,使企業負債率平均下降了30—40個百分點;全面執行了停息政策,兩年累計停息總額近200億元。所有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化解了多年困擾國企的歷史遺留問題,使一批國企扭虧為盈。 在推動國企改制方面,嚴格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設計債轉股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對已注冊新公司的218家債轉股企業,派出933人次董、監事,并依法行使股東權力,推進了國企建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的進程。 在促進國有經濟戰略性改組方面,根據債轉股企業產品、產業關聯程度,廣泛地采用了投資銀行重組業務手段。對山西鋁廠、青海鋁業、平果鋁業、中州鋁廠實施了整體債轉股和股權重組,推動了中鋁集團的組建和中鋁股份的上市;對中紡機集團所屬鄭州紡機、邵陽紡機、經緯紡機、邯鄲紡機、河南紡機等5家債轉股企業,實施了集化纖紡機成套設備制造、科研開發、市場營銷一體化的重組股份公司方案,大大加快了國內化纖工業結構的調整和提高了化纖設備的國際競爭力;對占全國磷肥生產能力40%的13家磷肥債轉股企業,設計了優勢企業資產重組和引進國外戰略投資者的整合方案,為徹底改組這13家磷肥企業奠定了內聯外引的前期工作基礎;對甘肅、青海兩省13家債轉股企業,倡導組建了“債轉股企業經營協作促進會”,旨在加強這些債轉股企業之間建立密切的產品購銷、資金結算、財務往來、技術交流的協作關系,進一步把債轉股工作引向深入。 在利用國內外資產市場方面,運用國家賦予的“推薦上市、證券承銷”的職能,成功推薦了酒鋼宏興股票上市,積極協助了中石化、中石油、中鋁股份在境內外上市,承擔了石硯股份、中核華源、連云港等8家債轉股企業推薦上市、證券承銷的工作,在探索債轉股與資本運作、與證券市場接軌方面進行了有益嘗試。 二、以提高資產處置技術含量和回收率為重點,積極探索和綜合運用多種處置手段 在試點期間,我們面臨的另一個緊迫問題是,一方面,不良資產面臨巨大的貶值風險,需要加快處置;另一方面,國內資本市場發育不夠,缺乏不良資產的產權交易市場,國外戰略投資者對于我國不良資產處置還需要有一個認同和接受的過程。因此在貫徹國家債轉股戰略部署的同時,大力開拓市場,積極進行處置手段的創新,加快對非債轉股資產處置,是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著力探索的重要方面。 三年來,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堅持“千方百計提高資產回收率和千方百計降低處置成本”的工作方針,遵循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和先易后難、抓大帶小的經營策略,區分不同情況,調動各種積極因素,不斷開拓創新,全面啟用和嘗試了包括常規債權追償、債務重組、拍賣分包、股權出售、企業重組、資產置換、資產證券化、利用外資、財務顧問、管理咨詢、司法訴訟等各種資產處置手段,著力推進了非債轉股資產的處置工作,取得了初步進展。一是以司法訴訟為后盾,歷經反復協商和艱苦談判,督促有一定償債能力的債務人履行了償債義務;三年來,累計重簽了債務償還協議1900余份,以債務重組、債權重組、債權轉讓、資產置換方式,處置非債轉股資產250億元,初次處置回收現金70億元,最大限度地進行了債務追償。二是對一些小額分散的債權或處置難度較高的債權以及實物資產,采取了分包、拍賣的處置方式,三年來共計拍賣資產400余宗,成功地對境外投資者一次性打包轉讓了21億元債權,提高了資產處置效率和處置行為的公允性和透明度。三是積極利用外資,努力開拓國外市場,通過因特網對外推出了招商引資項目,并成功地對蚌埠熱電廠項目實施了中外合作經營,與美國獨秀星公司、德意志銀行和高盛公司分別簽署中外合資處置不良資產協議。四是初選了一批具有一定現金流的資產項目,構建了資產池,為運用資產證券化手段作了必要的前期準備。五是在運用上述手段的同時,積極發揮公司專業人員和專業功能優勢,為國有企業的重組、置換提供了大量財務顧問、管理咨詢的服務。六是積極運用法律手段,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針對一些債務人惡意逃債、拒不還款和部分資產面臨巨大風險的緊急情況,堅決依法提起訴訟案件5000余件,保全和追償了近500億元瀕危債權,凍結了一些上市公司的法人股,查封了一大批實物資產,制止了513戶企業利用破產逃廢31.35億元債務行為。在最大限度回收資產的同時,警示了一批債務人,最大限度地維護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為資產管理公司充分行使職責,為恢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應有的信用秩序,創造了一定外在條件和有利環境。 三、建立健全嚴謹的內控制度,為防范道德風險和推進資產處置業務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制度保證 資產管理公司在處置不良資產的過程中,能否實現最大限度的資產回收,規避處置過程中的各種風險,是國內外金融界十分關注的問題;特別是在試點初期缺乏現成制度約束和缺乏市場機制的條件下,全面創新一個嚴謹的內控制度體系,從嚴防范處置過程中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是對信達資產管理公司的嚴峻考驗。三年來,我們時刻牢記溫家寶副總理1999年關于“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是我國第一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國內外都十分關注,公司一開始就要依法規范經營,樹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批示,從無到有,建立和不斷完善了覆蓋債權管理、法律事務、資產處置、股權管理、費用控制、審計監督等方面,有助于內控、內管、內查的幾十項規章制度;形成了包括前、后臺業務分開、授權嚴格、雙人臨崗、盡職調查、兩級審批、集體決策、多方案比較、跟蹤審計、存檔備案、公開透明等內容的內部制衡機制;初步確立了以防范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為主,反映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市場化要求的資產處置業務工作流程;深入開展了以防范風險教育、財務大檢查、審計大檢查、行政執法大檢查、項目審核處置重點檢查為主要內容的“一教四查”活動。所有這些,對于信達資產管理公司防范風險,促進業務的健康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保證作用。 回顧三年試點歷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堅持解放思想、實事實是,本著勇于開拓、敢于創新的精神,初步形成了以堅決貫徹“兩個千方百計”、努力開拓“兩個市場”、從嚴防范“兩種風險”為主要內容的一套正確的經營工作方針;取得和積累了運用多種處置方式和處置手段的經驗;積極實踐和支持了國家債轉股工作;實行了反映市場化、專業化需要的組織架構體系和以績效掛鉤為基礎的激勵約束機制;創立了適應資產處置工作新要求的一整套規章制度;鍛煉了一支勇于開拓創新、能夠頑強拼搏、講求無私奉獻、具有高度覺悟和掌握一定專業化處置技能的員工隊伍;三年累計處置不良資產1631億元,處置進度42.9%;其中初次處置非債轉股資產646億元,累計回收現金180億元;初次處置現金回收率達到28%,百元現金回收費用率為7%;累計終極處置項目1126個,涉及購入債權90.6億元,實際回收現金33.4億元,現金回收率為36.8%,最大限度地恢復了不良資產的價值,減少了損失;累計結付銀行利息122.83億元,改善了銀行經營狀況,支持了銀行的改革;創造了處置進度最快、現金回收率最高、成本費用率最低的領先水平,在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不良資產處置之路上邁出了成功的一步。 三年試點實踐告訴我們,處置不良資產必須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把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必須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善于把中央的決策和部署與適合中國國情的資產處置具體實踐相結合;必須堅持用資產處置為主線、現金回收為目標來總攬公司各項工作;必須堅持依法規范經營,從嚴管理,從嚴治企;必須堅持以人為本,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員工隊伍。 四、深化改革,堅持創新,繼續深入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不良資產處置之路 未來幾年,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這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轉折時期,突出貫徹堅持加快資產處置,堅持著力提高效益,堅持資產處置與公司建設同步發展三項重要方針,繼續深入探索有中國特色的不良資產處置之路。 加快資產處置進度,深化資產處置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向社會化、集約化處置方式轉變。加緊實施公司資產處置規劃,實現資產處置格局的調整。積極動員和利用國內外的社會中介力量,以打包方式為主,實施集中批量處置。加強對具有行業關聯、產品關聯、企業關聯、資產關聯的不良資產項目的整合和集約化處置力度,加快與此相關的資產調研、資產選擇、資產整合、處置方式、市場定位的工作進度,初步形成能夠充分體現優化資產重組、優化整合方案、優化處置方式的適應市場經濟需要的集約化處置新體制。同步深化資產處置管理體制的改革,抓緊研究和出臺符合上述改革精神、處置有方、激勵有效、約束有力的資產處置管理新體制。 加強投資銀行手段運用,堅持多元化資產處置格局的前進方向,努力向利用國際資本、開拓國內資本市場轉變。繼續深化債轉股工作,初步形成為債轉股企業提供政策咨詢、戰略研究服務和以債轉股股本為中心的重組并購、資本運作的基礎,初步建立起符合中國國情、遵循市場經濟原則的股權退出機制和多種方式的股權退出渠道。以債轉股資產為依托,帶動其他資產處置,積極運用復合重組、證券承銷、上市推薦、資產證券化、財務顧問等手段,進一步拓展利用外資渠道,充分利用國內資本市場資源,實施開發一批、見效一批、儲備一批的積極滾動發展戰略,帶動公司整體資產處置的技術高級化、效益長期化、格局多元化和機制市場化。 努力提高綜合素質,加強制度、隊伍、司風三項建設,逐步實現戰略轉型。加強制度建設,形成以防范經營風險和道德風險為目的,以規范化、制度化、程序化為主要內容的各項業務流程和資產處置決策體系;加強隊伍建設,造就一支政治素質高,熟悉資產處置業務,掌握投資銀行手段,精通財會、計算機、法律、外語,具有社會公認從業資格的成熟的專業化隊伍;加強司風建設,倡導“嚴格、規范、謹慎、誠信、創新”的風氣,塑造具有核心競爭力和高度凝聚力的企業文化,樹立經營規范、作風優良、紀律嚴明、財務健康、效益突出的社會形象。全面完成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把公司逐步發展成為以處置不良金融資產為主、具有投資銀行功能和資產經營管理功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綜合性資產管理公司。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