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詞 保險業 經濟全球化 中國 經濟全球化與中國保險業發展
經濟全球化是21世紀初世界經濟的鮮明特征,各國經濟超越國界和民族的限制,以共同的經濟原則為基礎,進行廣泛深刻的交往,開展全球范圍的大合作、大競爭。同時,信息和網絡技術促進了全球經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方向轉變,新經濟日新月異地發展,正在從根本上改變經濟運行的時空尺度,時間變短了,空間變小了,全球經濟獲得了進一步發展的持久動力。因此,經濟全球化,其核心是一次新的效率革命,促使經濟、科技、社會、生活方式等逐步發生根本變革,大量新思維、新技術、新發明、新創造層出不窮,不確定性因素空前增大。金融保險業,就是創新最多、變數最大的領域之一。
經濟全球化必然要求全球金融市場規模擴大,國際資本流動加快,資產證券化趨勢與風險控制要求增強,新型網絡運作模式興起。這些因素促使國際資本大規模流動,金融創新和自由化手段層出不窮,金融機構之間業務壁壘逐漸消除,大規模的金融兼并不斷涌現,從而使金融全球化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潮流,并有力地促進了保險業的國際化。
當前,全球保險業正處于一場革命性變革的歷史時期。全球保險資本在20世紀最后20年里進行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兼并和重組,以控股公司為特征的跨國保險集團成為典型的公司組織形式,保險、銀行、證券進一步融合的趨勢增強,非壽險、壽險、再保險綜合經營、分業監管成為主流。國際保險業的巨額并購活動產生了一批巨型保險集團。其保險、金融資本的積累、升級取得了明顯進展,資金優勢、知識優勢、技術優勢、人才優勢相當明顯,知識、速度和資本正在成為現代保險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核心。巨型跨國保險集團的形成,使其資本金數量、資產規模穩居世界頂尖水平,其綜合實力、潛在競爭力對亞洲及“兩岸三地”保險市場將產生重大影響。特別是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有力地推動經濟金融全球化、保險國際化進程,成為中國保險業加快市場化改革、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巨大歷史機遇,促使中國保險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面對經濟全球化、保險國際化發展潮流,中國保險業將積極應對,把經濟市場化與貿易自由化、經濟金融化與金融保險國際化等發展趨勢結合起來,充分利用經濟全球化的機遇,發揮后發優勢,實現快速發展。
一、加快保險產業結構調整,提升保險產業國際競爭力
在參與經濟金融全球化過程中,由保險業國際競爭力所決定的產業興衰從根本上決定了一國保險業發展的命運。保險業知識、技術、資本構成的高低成為保險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素。中國保險業現有的勞動資源、資本資源、知識資源等產業資源要素,存在比較優勢相對不足、平行轉移成本相對較高的局限,從根本上制約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加入世貿組織是中國保險業在發展中調整結構,在結構調整中保持較快發展的良好契機。因此,隨著中國加入WTO,中國將按照國際規范全面改善投資環境,吸引投資,加快保險產業結構調整,進一步拓寬保險資金運用渠道,逐步將保險產品與服務納入國際網絡,不斷提升中國保險業的資本技術構成和產業資源增量,加快縮小乃至盡快消除與發達國家在保險產業國際競爭力上的差距。調整業務結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業務,提高其技術含量和附加值;開發新產品、引進國際保險市場上的先進產品;加強市場營銷等價值鏈條中的增殖環節,形成特色業務和優勢業務;實施跨國經營,適應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的需要,開發國際保險市場;組建跨國保險公司,提高國內保險市場集中度,努力進入全球保險服務供給、分銷體系,在發展國際保險合作中提升產業競爭力;推動高新技術產品,特別是各種形式投資連結產品的發展,引導大型保險企業或保險集團占領產業發展制高點,形成核心競爭力;盡快利用網絡技術提供優質保險服務,提高管理效率;鼓勵壽險、非壽險管理技術互相滲透,業務經營互相融合;鼓勵銀行、證券、保險等部門之間互相合作,東部、中部和西部等地區之間互相補充,形成功能互補、優勢疊加的發展合力;創造競爭優勢,使高技術、高附加值、高效益業務成為未來保險業務的主體。
二、加快保險市場化改革,建立完善的保險市場體系
經濟全球化、保險國際化進程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保險業的市場環境,加快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的一體化進程,逐步建立完善的現代保險市場體系。中國加入WTO后,保險業將按照服務貿易自由化原則逐步減少管制領域、減小管制力度,在5年內從經營地域、業務范圍、合資范圍等方面向外資全面開放。這是中國保險業前所未有的快速市場化改革時期,也是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期。中國保險業將抓緊進行保險條款、費率的市場化改革;加緊促進保險企業制度創新,培育新型的保險市場微觀主體;改善投資條件,鼓勵外商資本參與國有保險公司股份制改造和投資于其他中資保險公司;鼓勵具備條件的國內保險公司到海外設立分支機構,參與保險業國際競爭與國際分工。中國將改進政府管理保險市場的職能和方法,實現政企分開,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加強法制建設,研究、修改或廢止不符合WTO規則和對外承諾的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政策措施,制定符合開放式保險市場發展規律與國際慣例的健全、透明、可預見的保險法律框架;創造統一、規范、公平的保險市場環境;建立保險監管體系,完善監管構架,改善監管工作;完善以間接調控為主的宏觀調控體系,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運行法則和環境,大力推動中國保險業的市場化進程,建立和完善統一開放、有序競爭的保險市場體制,實現保險體制的市場化和保險增長方式的集約化。
三、實施人才戰略,構筑保險人才高地
現代保險業發展的歷程已經證明,保險業全球化競爭歸根到底是知識、技術和資本的競爭,其本質是人才的競爭。知識化現代保險企業中的人才,不僅是一種生產要素,而且是一種能夠能動地支配和調動其他經濟要素的資本要素,是贏得競爭優勢、推動業務增長的首要因素。保險全球化、信息化、集約化發展加劇了全球保險業人才資源配置過程的競爭,導致人才資源跨國流動的迅速增加。保險人才積聚的制高點,必然是未來保險業務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的制高點。因此,適應經濟、金融、保險全球化的需要,中國保險業將制定多種多樣的鼓勵政策吸引和積聚更多的人才,構筑面向全球化挑戰的、符合新經濟要求的現代保險人才聚集高地。改革現有以金融資本為核心的企業制度,推動體制機制創新、重視人才價值,充分體現知識資本的價值,承認智慧勞動、管理勞動、知識勞動、技術勞動等復雜勞動的基本權利,在企業治理權力和勞動報酬方面予以充分激勵,創造人才聚集創業的基礎條件;探索實施創新型人才戰略,創辦保險科技研究實驗機構,設立博士后流動站,聯合開發重大保險(金融)項目,提供保險(金融)風險投資,促進跨國科研開發交流與合作,建設保險創業文化和創業后援支持體系;加大高層次人才培養力度,推動人才選拔、人才管理制度創新,大力使用符合知識經濟要求的年輕人才;在海內外廣攬和積聚優秀人才,擴大人才總量,優化人才結構。
四、實施綜合性、多元化發展戰略
中國保險業必須適應經濟金融全球化以及知識經濟的需要,組建現代化的綜合性保險(金融)集團,進行發展戰略的轉變。綜合性一方面是指非壽險、壽險、再保險業務綜合經營;另一方面是指保險、銀行、證券業務綜合經營。多元化是指資本構成的多元化,個人股權、機構股權、國有股權以及各種形式的國際資本參股形成的金融資本所有權結構。多元性在本質上沒有邊界,不僅是真實的全球化,而且可以向現有的一切產權組織形式開放。實施綜合性、多元化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結果是,中國保險產業必將出現一個良好分層的協作分工體系,頂點是核心保險集團,代表著中國保險業的發展方向,是中國保險業參與金融保險全球化競爭的依靠力量,是中國保險業制度創新、知識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的主體;然后是那些擁有較多專門人才的專業保險公司;最底層的是那些近似完全競爭性質的中小協作保險企業群。三類保險企業之間以資本、技術、業務、本地化共同特征為紐帶,形成中國保險公司之間的戰略協作格局,為中國保險業全球化戰略競爭與協作的開展創造條件。因此,組建綜合性、多元化的保險(金融)集團,不只是現有保險主體的重組和保險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的調整,也不只是現有保險公司機構的延伸和業務規模的擴大,它是一種保險(金融)制度和保險(金融)結構的創新,是對傳統保險體制的重大突破。實施綜合性、多元化發展戰略,是保險國際化的需要,是新經濟造就出來的必然趨勢,也將是中國保險體制改革的方向。
五、提高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促進國際間交流與合作
加入世貿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全球服務貿易規則和多邊協調機制為中國保險業全球化發展和經濟技術合作創造了有利的國際環境,促進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和保險市場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在經濟全球化、金融保險國際化不斷發展的背景下,中國保險業將進一步做好“入世”過程中保險業在管理、體制、產品、服務、人才上的準備和過渡工作,在更大范圍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保險合作與分工,擴大保險服務規模,提高利用外資水平,擴大利用外資規模,改善保險投資環境,發揮比較優勢,實施保險業“走出去”戰略,擴大保險產品、保險技術合作領域、途徑和方式,提升中國保險業對外開放水平。同時,更要看到,加強國際或地區間的保險合作,是保險業全球化的重要內容。保險業合作的空間要大于競爭的空間。與國外保險業開展全面良好的交流與合作,發展互利、共贏的合作關系,是中國保險業在國際化競爭中快速發展的重要條件。
充滿蓬勃生機和廣闊前景的中國保險業,將以開放的胸懷迎接經濟全球化浪潮,以強勁的姿態向新的高度跨越。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金融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