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調查和分析 [摘 要]:通過分層抽樣與隨機抽樣的方法,分別選出各個年齡段一定數量的學生。如初中,高中,大學。再運用問答法對學生進行“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調查,總結得出數據。并了解學生是以何種模式參與教師態度的評價,對教師態度評價的好壞標準。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對教師態度評價的標準不同,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參與教師評價的態度不同。最后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得出結論。 [關鍵詞]:教師,調查,評價,抽樣,分析、態度、方法 一、教師的作用及學生對教師評價 1、教師對學生的作用 學校是育人之地。培養高素質人才絕對離不開學校。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之大是不用質疑的。這個“大”,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教師一句鼓勵的話,一個由衷的微笑,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很大的影響!可能就此造就了這位學生成功的人生。而相反,老師的一句譏諷,一次冷漠,可能就把一個天才扼殺了!所以為人師者,必須具備一定的師德內涵修養,才能配得上“人類靈魂工程師”的光環! 教師每天與學生接觸6—9小時,甚至更長,而父母雖然每天與孩子在一起10多個小時,但其中睡眠時間占多半。教師與學生“有效接觸”的時間遠遠多于家長,使其更容易用自己的情感、意志、行為去熏陶和影響學生。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是他們模仿的對象。那些心理不健康的教師或終日憂郁、悲觀消極,或性格暴躁、動輒發火,或虛榮文飾、弄虛作假,或緊張焦慮、惶惶不安。這些不良的心態或行為都會被學生看在眼里,在潛意識中留下深刻的甚至是難以磨滅的記憶。 教師的勞動是培養人,教師的勞動工具是教師的人格。教師的人格魅力會感染學生,從而融洽師生關系,促進學生的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師和學生既是師生關系,又是朋友關系,理解和尊重是起碼的要求。教師在施教過程中,要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待學生應一視同仁,不可偏廢。當然,“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使是一個出色的教師,也不見得處處事事都正確,課堂上偶爾出現了錯誤,一般情況下,學生會發現并說出來。這時,教師不應回避,應及時承認并糾正,并且表揚學生聽講認真、一絲不茍的精神。這樣做反而使學生和老師的關系更融洽。因此,作為教師要做到善于在學生面前修正、完善自己。烏申斯基說:“只有個性才能作用個性的形成和發展;只有性格才能養成性格。”教師人格的魅力對學生的影響十分重要。學生接受教師是發生在深層次的心理活動。只有當學生接受教師這個人時,才能接受教師的教育,達到較好的教書育人的效果,這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學生先親其師,而后方能信其道”。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為人師表,就要以廣博的學識,高尚的情操,文明的舉止來感染學生,因為“行勝于言”!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作為教師,我們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質,更好地在工作中發揮教師的人格魅力。 2、學生參與教師評價的作用及重要性 隨著國人經濟的發展,社會越來越需要高素質人才。所謂人才,就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作出貢獻的人,是人力資源中能力和素質較高的勞動者。要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十分不易,第一,要綜合掌握各類人才的知識結構、技能、特長等方面的情況,根據木桶原理,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補短板”式培訓與“何處長,用何處”的“擴長板”式培訓相結合,切實填補他們身上欠缺的地方,同時,鞏固加強他們身上的長處,把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綜合掌握各類人才的知識結構、技能、特長等方面的情況,根據木桶原理,采取“缺什么,補什么”的“補短板”式培訓與“何處長,用何處”的“擴長板”式培訓相結合,切實填補他們身上欠缺的地方,同時,鞏固加強他們身上的長處,把他們的綜合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第二,人才的培養,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要出臺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政策,為各類人才營造良好的環境,提供豐足的“營養源”,讓各類人才最大限度的實現自我價值。第三,要本著“對事業負責,對人才負責”的原則,科學加強人才管理,合理配置人才資源,把事業發展需求和人才發展需求有機結合起來,使人才資源成為推動經濟社會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當然,這些說起來是很虛的,在都是從大的方面來講,我覺得最終還是要靠教師。一些研究也認為老師對培養學生有直接影響。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大師伯特蘭·羅素于1979年開始從學生方面來考察教師的影響,歷經十年,發現學生對教師能力高低的評價,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所以在他1999年寫的《教育與美好生活》一書中說:“教師若把生命放在學生的生命里,這才算盡了教師的天職。”在我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謝千秋先生運用問卷法研究中學生喜歡怎樣的教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學生對教師的態度。1983年教育心理學教授丁瑜先生也用問卷法研究了中學生對教師的態度與學習興趣和成績的關系,在《和教師的談話》一書中說:“不學無術的教師,消極的指導別人的人是沒有軀體的人影,是無雨之云,無源之水,無光之燈,因而是空洞無物的”所以老師的素質,教學質量是必不能少的。要檢驗一個教師對學生的影響力就需要調查。通過調查就能比較準確地反映出教師的能力和上課,授業的質量。所以現在普遍的初中,高中,大學都讓學生參與對教師態度的評價。這是值得提倡的事情。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際情況來對教師態度做出評價,正確地反映出教師的不足和優點。什么是該注意的,什么是要繼續的一目了然。 3、影響學生客觀評價教師的因素 在任何時代,學生評價教師是必然存在的。任何人活動在客觀環境中,都會對所處的環境做出反應,不管好的、壞的,日到某一旅游勝地游覽,對景點做出的評價一樣,所說的評價就是憑自己的主觀意念,對客觀事物表明自己的見解,無論是剛會使用語言工具的幼兒,還是垂年老者都是這樣,所以說是必然的。說到這里我不得不提的是有許多因素影響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學生對教師總體情況的評價,包括年齡、相貌、身材、穿戴、愛好、語言、舉止,個性、脾氣等等眾多方面。他們的見解能力甚至延伸到你的生活中去。所謂“行形有止”,教師的一言一行會影響學生對他的看法。他的脾氣好,個性好,自然會受到學生的愛戴。如果教師的言行不雅,他就難以在學生心中建立良好的教師形象,學生對他的評價必然不如其他教師,當然教學質量是重中之重。但是他們有時會因某些因素而忽視實際情況從而給出不真實的評價分數。例如:學生與教師的其他關系,學生自認為教師針對他。所以,學生在給教師態度評價時候應該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要弄虛作假,這樣才能公正。不要像我小時候那樣只是走形式。那時我認為我們都是一定的事非觀念。我不知道當時是怎么的就參加那個調查,做了張調查卷子,和我一起參加的同學還有20多個。過了幾天.有調查結果了。我們老師把東西往講臺上一扔說:”你們一個個的都是天才,全都是自學成材的。跟我們老師沒點點關系,你們這在報復,你們簡直是心態扭曲,幼稚,不公平,不公正。而那時,基本上每節課,都會提到”學情調查說:”要不你們走 ,要不就換老師”我都快郁悶死了。最后,老師要求我們給每個老師都道。哎~我都快郁悶死了.學生真只能說”好”嗎?那調查又有什么意義呢?那次后,我真正感覺到學生對教師評價各個方面的不足。先階段存在著不少拍馬屁的情況,我們必須不斷地改進,杜絕這種情況發生。 調查對象 因為學生有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之分。不同階段對教師評價態度的標準不同。而小學生還小,對于評價教師的能力有所欠缺,所以不對小學生進行調查。因為假如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是難以正確評價一個教師的。他們的心智不夠成熟。如果在小學實行學生評價教師的制度,那調查的結果是不可信的。所以,現階段這種制度在大部分小學是沒有普及的。終上所述,本次調查的對象只限于初中,高中,大學。 運用分層抽樣與隨機抽 本次調查我們運用分層抽樣和隨機抽樣。分層抽樣可以在不增加樣本規模的前提下降低抽樣誤差,提高抽樣精準度,很適合本次調查。還有,它可以讓我們更加了解總體內不同層次的情況。這次查學生人數為600人:初三學生200人、高三學生200人、大三學生200人,其中男女各有100人。這樣就可以減少性別上的差異。 三、調查方法 1、不記名問卷調查法 本次調查對中山市三間學校的學生進行無記名問卷調查訪問。學校分別是三鄉鎮桂山中學、三鄉鎮博愛中學、中山市職業技術學院。調查前用封面信形式向學生說明調查的目的和填寫的要求。發放問卷600份,回收570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為100% 2、調查內容 調查問卷參考有關資料自行設計包括“請問您對教師平評價的態度,寫出從何種角度去評價?” 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結果 學生 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結果 人數(比率%) 初中200人 非常重視 142(71%) 一般重視 43(21.5%) 不重視 15(7.5%)
高中190人 非常重視 180(94.73) 一般重視 6(3.15%) 不重視 4(2.1%)
大學180人 非常重視 167(92.7%) 一般重視 8(4.4%) 不重視 5(2.8%)
總結果570人 非常重視 489(85.8%) 一般重視 53(10%) 不重視 24(4.5%) 上面數據是收集樣品回來分類總結的數據,從表中可以看得出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結果,隨機抽樣600人,回收570人的問答卷。抽樣中從初中、高中、大學中抽樣都表現出不同程度的重視,非常重視的489人占總抽樣人數85.8%,一般重視的53人占總抽樣人數10%,不重視的24人(4.5%),由此可見現代學生對教師評價的態度是非常重視的。但是學生們是從哪些地方評價和分析的呢?下面做了統計。 五、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分析 下面數據是對學生參與教師評價的分析做了統計,由于意見和觀點比較多所以做了大概意思上相同的歸類。 學生 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分析 人數(比率%) 初中200人 有親和力 38(19%) 道德修養好,有人格魅力 26(13%) 、 教學能力強,嚴格 72(36%) 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 48(24%) 虛心接受學生意見 10(5%) 無所謂 6 (3%) 高中190人 有親和力 32(16.8%) 道德修養好,有人格魅力 30(15.7%) 教學能力強,嚴格 50(26.3%) 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 40(21%) 虛心接受學生意見 34(17.8%) 無所謂 4(2.1%) 大學180人 有親和力 34(18.8%) 道德修養好,有人格魅力 23(12.7%) 教學能力強,嚴格 44(24.4%) 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 50(27.7%) 虛心接受學生意見 22(12.2%) 無所謂 7(3.8%) 總結果570人 有親和力 104(18.2%) 道德修養好,有人格魅力 79(13.8%) 教學能力強,嚴格 166(29.1%) 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 138(24.2%) 虛心接受學生意見 66(11.5%) 無所謂 17(2.9%) 由數據所得上面數據是收集樣品回來分類總結的數據,從表中可以看得出學生參與教師評價態度的結果,隨機抽樣600人,回收570人的問答卷。不同年齡的學生對教師的態度有不同的程度但總體來看都差不多,抽樣570人中學生認為有親和力的104人占18%、道德修養好,有人格魅力79人占13%、教學能力強,嚴格166人占29.1%、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138人占24.2%、虛心接受學生意見66人占11.5%、無所謂17人占2.9%?梢姴煌挲g的學生對教師的評價都是占在學習上,分數上有幫助的評價較多。 六、學生如何對教師教學能力強,嚴格的評價呢? 對教師的工作態度、教學效果、教學方法等作出客觀評價。一般老師都想當個好老師,能受到學生尊敬。如果通過學生評價,教師的工作得到肯定,教師將感到欣慰和愉悅。特別是那些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埋頭于教育教學工作,不善于或不樂于交際的老師,更樂于接受這種評價形式。青年學生朝氣蓬勃,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純潔正直。他們不僅希望老師學識淵博,而且希望老師教態親切、教法新穎、教學藝術精湛,同時,希望老師關心、重視自己,并鼓勵自己不斷進步。大部分學生認為雖然這種來說在成績上得不到大幫助,但是他們至少是個好老師,在客觀上真正的為教育而教育的人不是為了工資而隨便打發學生的老師。 七、學生如何對教師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來評價呢? 這種評價方式從總體來說是比較客觀的。教育教學活動是以教師的知識、能力、語言表達來感染學生的。學生是否受到教育、影響和感染,要看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的結果(即實踐的結果)是否達到了預期目的來決定的,F代社會的步伐都是以學生的分數來決定學生的好壞,大部分人認為這是不好的風氣但是也是必然的。教師能幫助學生提高分數,活著在教育方法上讓學生保持好成績,那樣的老師就是好老師,盡管老師們在生活上或者學生的課外活動上沒有去理會,但是這種老師都是按照世界潮流的發展去培養適合這個世界模式的學生。從根本上是為學生好的方面出發。 八、分析本次調查結果 從本次調查當中我們可以看出,學生評教的目的在促進教師教學工作的改進和教學質量的提高,F代評價理論的基本思想是“共同構建評價理論”,即評價者與其對象雙方交互作用,達到共同認識共同提升。在學生對參與教師評價態度調查和分析中85%的學生十分贊同的對教師評價。而且通過調查得出學生注重教師的那些方面的提高通教學能力強,嚴格、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評價體系與學生對教師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息息相關評價的結果又與教師的利益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從學生的角度去探討對教師的評價是十分必要的,通過研究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很重視。在教學方面教師了解到學生需要教學能力強,嚴格、專業知識強語言表達能使學生易懂的教師,而且學生對教師的態度和評價是教師的教學水平的提高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教師會根據學生的評價作出調整,讓自己教得更好。
參考文獻 1、風笑天:《社會學研究方法》,中國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三版 2、丁瑜:《和教師的談話》,教育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 3、伯特蘭·羅素,楊漢麟 著:《教育與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