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教師激勵后進生的方法研究 [摘要] 后進生的形成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轉化過程中應分析原因,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方法,對其進行激勵轉化。可以采用愛心激勵、進取心激勵、興趣激勵、信心激勵、人際激勵等方法。后進生轉化需要持之以恒。 [關鍵詞] 后進生 愛心 進取心 興趣激勵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在我們的創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對差生的工作是最難啃的‘硬骨頭’之一,沒有哪一位老師不這樣認為……”。可見,對差生的教育是多么的困難。在各類學校中總存在一定的差生,也就是所謂的后進生,多數后進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環境中形成的。使他們有一些不良的心理因素,如惟我獨尊的自負心理,逃避現實的自卑心理,膽小怕事的恐懼心理,玩世不恭的逆反心理,破罐破摔的應對心理,厭學甚至厭世的頹廢心理等,以致無心向學,生成后進。 作為教師我們應盡力營造一種平等、和諧、友愛的氛圍,讓他們能夠感受到集體的溫暖,感到自己在班里有一席之地,逐漸激勵他們轉化他們。激勵后進生轉化后進生,首先應該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一、什么是后進生: 所謂后進生,就是在思想品德、學習成績以及其它方面,暫時落后的學生。他們在身心發展、興趣愛好、意志性格等方面存在著個別的差異。 二、后進生的形成原因: 后進生無論是思想上的后進,還是學業成績上的后進,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下才慢慢發展的結果。就外因來講有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家庭教育上的過失,如包庇縱容、放任不管、粗暴無知、施行打罵等。就內因來講,有“自尊和得不到自尊的矛盾”、“好勝而取不到勝的矛盾”、“有上進的愿望和意志薄弱的矛盾”等。 三、 激勵后進生的方法 (一) 消除恐懼心理,用愛心激勵后進生 巴特爾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愛心,是教師教育工作的前提、基礎、動力。對后進生,更應如此,教師首先要把真誠的愛給予他們,平日里從言行尊重他們,關心他們。他們的過錯,教師要理解、寬容,主動在情感上接受他們,使師生之間架起和諧的情感橋梁,給他們溫馨的感覺。“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后進生來說,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偉大的力量。因此,教師在觀念上要進行轉變,把學生真正當活生生的人看待,就應該用善良就像母親般愛撫著自己孩子一樣的情懷來呵護后進生。不能用班主任的所謂“權威”、“長輩”去迫使他們接受不愿接受的東西。教師應時刻銘記教育家陶行知的告誡:“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 教師應在課堂提問中,激勵后進生踴躍發言,使他們把注意力集中到老師教課中,更少時間思想開小差;班級活動。留給他們一展身手,表現自我的機會。 (二) 轉變消極情緒,用進取心激勵后進生 教師要努力轉化后進生的自卑心理,消極情緒,就是通俗的說就是“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在他們成為后進生的過程中,耳朵里聽到的全是老師、家長、同學的訓斥之聲,眼睛里看見的是所有的人投來的鄙夷的眼神,感受到的是生活中事事處處的失敗。對于這些同學,教師應積極運用賞識的手段去激發他們獲得心理滿足,對他們的成就及時給予肯定,優點和長處加以表揚。無論事情大小,如一次作業有進步表揚他,改正一次小錯鼓勵他,一次勞動積極夸獎他,維護集體利益,稱贊他等。都能給他們心理留下深刻烙印,心理上得到一定的滿足。 教師注重轉變后進生的消極情緒和心理,培養他的自尊心自信心。引導他用良好的態度對待身邊的人。具體過程教師可以在與后進生建立良好的朋友關系基礎上,始終保持著一顆誠摯的愛心,對后進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等方面全面關心,當后進生做錯事時,首先用寬容的態度來對待。對他們提出的合理要求,給予滿腔熱情的支持。對他們在態度上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肯定。教師不僅自己關心他們,還教育全班同學尊重他們關心他們。不再用以前的過失去刺激他們,明確“一切從頭開始”的觀點,使他們既感受到老師的關心,也體會到老師的寬容、理解與信任。因為從心理需要來講,愛和信任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東西,每一個學生都希望在充滿愛心和信任的環境中成長。他們逐漸擺脫了自卑感和壓抑的情緒狀態,這是一個可喜的變化。這意味著自尊心重新萌發,他們會在一天天間越來越樂觀、開朗、積極,不僅會與教師能能積極交流,還能較好的與所有同學溝通,不再與老師頂撞。他們臉上也經常會帶著的笑容,這就使后進生有了積極的進取心,是最大的收獲。 幫助樹立目標,用興趣激勵后進生 目標是個感召性的字眼,合理正確的目標能激勵后進生斗志,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習進步。 所謂興趣,就是人的意識對一定客體(事物或活動)的內在趨向性和內在選擇性。興趣是人們探究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以認識或探索外界的需要為基礎,是推動人們認識事務,探求真理的重要動機。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清代王藥說;“讀書雖不如嬉戲樂,然書中得有樂趣,亦相從矣。”這兩段話很好地說明了學習興趣在教學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后進生在學習中本就存在困難,困難使這些學生更是壓力困惑倍增,有的學生學習如同在火上烤,在油鍋里煎。因此讓后進的學生保持持久的動力,站勝困難,成功登上山頂,提高學生們班級生活的樂趣,提升學習興趣就是教師的重要工作。教師應通過深入淺出的課堂教學,對后進生轉化教育,吸引他們樂學愛學,能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調動起學習情緒。教師要幫助后進生制定階段性學習目標,目標要具體,富有層次性,易于他們實現,逐漸增強“必勝感”,增強對學習的興趣。對后進生應因勢利導,因材施教,分層要求,從減輕負擔入手,讓他們放下包袱,輕裝上陣。課堂上注意設計一些后進生能回答的問題讓他們積極思考回答。課下與他們共同討論,優先檢查他們的學習情況,布置作業分成“必做”和“選做”兩類,營造一種后進生有問題敢問、有話敢說的寬松和諧的氛圍。后進生由“要我學”到“我想學”是一個十分可貴的進步。但是若不能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穩定下來,那一切努力將會前功盡棄。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后進生的心理特點,找到一些切實可行、有效的途徑,激發學習興趣,誘導他們“愛學”。首先,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尤其是差生熟悉的事物,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為后進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興趣的根源是來自對困難的戰而勝之。” 后進生每前進一步比別的同學都要困難許多。考慮到這一特點,教師們應為為后進生在集體中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總之,看到后進生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應當給予肯定,并及時通報家長,讓他們在班里和家中都體驗到學習取得進步的喜悅,從而穩定學習興趣。 發現閃光點,用信心激勵后進生 每個人都有實現自我的愿望,也渴望得到別人的贊美和崇拜,即人們常說的“成就感”。教育的作用是發揚學生的優點,克服學生身上的缺點,使其對自己充滿信心,使周圍的人對其充滿希望。心理科學告訴我們,一個人只要體驗一次成功的歡樂和勝利的欣慰,便會激起追求無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 教師就要努力消除轉變后進生身上的消極情緒,使其有一顆積極進取的心。因此,及時發現后進生身上的“閃光點”,并借以教育、鼓勵、轉化他們,是極為重要的。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收藏家邀請他的朋友——一位了不起的品酒師,去自己家,因為收藏家有一些非常名貴的酒,想請品酒師看看。他想得到品酒師的贊揚,就拿出一瓶最貴的酒。品酒師品嘗了一下,卻保持沉默,那個朋友非常郁悶。又拿出一瓶非常普通的酒,品酒師品嘗了一下說:“很好,非常好!” 收藏家糊涂了,他說:“我真的不明白,我給你最名貴的酒,你保持沉默,對這種普通的酒,你卻贊賞有加。” 品酒師說:“對第一種酒,不需要說什么,它本身已經說明,但對第二種酒,必須有人贊揚它,不然它會受挫!” ①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后進生,教師應善于觀察,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不要動輒就施以侮辱的語言甚至于體罰的手段。要用愛心去感化他們童稚的心靈,用理解去溫暖他們脆弱的情感,用適當的方法去扭轉他們似是而非的觀念,引導他們克服困難。只要我們找對方法,有的放矢,一定能教育好每一個后進生。 實踐證明,“一句鼓勵話,勝過十句罵。”對于后進生,教師應善于觀察,多發現他們的“閃光點”,多鼓勵,少批評,這樣他們就會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放后進生于集體中,用人際激勵后進生 后進生因學習成績差,加之伴有抄襲作業、不做作業、曠課、上課不專心聽講等不良學習行為,往往是班集體中的不受歡迎者。教師應重視良好班集體、良好人際關系在轉化后進生中不可低估的作用,想方設法營建一個團結友愛、互相關心、互幫互助的班集體,令后進生生活在其中倍感溫暖。應在班級中發揮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促進、互相競爭又能互相制約的主觀能動性。在班級中發揮班干部的帶頭作用,讓他們首先與“后進生”形成互助對子,在各個方面都讓其給予“后進生”及時的幫助,時候留意“后進生”的各種變化。讓“后進生”感覺到自己是班級中總要的組成人員,拉攏“后進生”與班上其他學生的距離,讓“后進生”在這么良好的氛圍中不斷向好的方向發展。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后進生的轉化工作是艱巨又長期的。轉化后進生要有耐心,想一勞永逸、一蹴而就,那是異想天開。后進生的學習也好,紀律也好,“差”非一日造成,“轉”也非一日之功。今日有好轉,明日可能又反復,“積習難改”呀!荀子在《勸學篇》中說道:“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后進生的表現好三天,壞二天,出現反復是正常的事。這是進步中的曲折,絕不是徒勞無功。俗話說:“一口吃不成胖子,一鍬挖不成井。”教師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并且持之以恒,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總之,教師要激勵后進生,使他們進步,只要以愛心作舟,以耐心作舵,以信心作帆,以恒心作伴,就一定能夠達到成功的彼岸——使后進生得到轉化。
注釋:①內容來于斐斐園
參考文獻 梁威: 《教師反思錄》,北京出版社, 2003年,第1版, 第115頁 馬志國: 《做學生的心靈導師》, 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年,第1版,第181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