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班主任工作角度,談培養良好班風的一點體會
【摘要】 班風是一個班級特有的風貌,或整個班級的風氣,它是班級絕大多數學生言論、行動的精神狀態的共同傾向或表現。班風發端于輿論的形成。一個班集體的輿論持久地發生作用,就會形成這個班的班風。優良的班風是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全班同學的思想和行為,對鞏固和發展班集體起著重要作用。班風的特點在于自覺性和持久性。全班絕大多數甚至全體同學自覺的堅持某種良好行為,就會在某方面形成好的班風。
【關鍵詞】 班風、班風建設要素和過程、組織文化理論
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經指出:“教育了集體,團結了集體,加強了集體,以后,集體自身就能成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無數良好班集體的實踐證明了這句話是對的。在這樣的班集體中,原來基礎較好的學生,心情舒暢,如魚得水,會成長的更快、更好,即使是少數品德和學習教差的學生也會受良好班風的感染與熏陶,從而向好的方面轉化;再這樣的班集體中,充滿著教師的摯愛,同窗的友情,不屑的追求,青春的樂趣,是學生的黃金時代,因此,班主任應下大力量抓好建設良好的班集體這一關鍵性工作。 具有一系列良好的班風,又是一個良好的班集體最突出的特征。良好的班風所包括的內容是多方面的。例如,人人愛集體的班風,團結互助的班風,勤奮學習的班風,講文明懂禮貌的班風,講究衛生的班風等等。這樣的班風,只有在班級中大多數同學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行和作風時才會形成;而良好的班風一經形成,反過來又會對集體的每個成員產生巨大的教育和約束力量。 關于如何培養良好的班風,根據本人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一、完善班級管理體制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從開學初,我結合我班的實際,以《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準則,依據我校的文明班評比標準和學校的各項管理體制,及時制訂出具有本班特色的班級管理制度。我首先是組織全班同學展開大討論,全員參與,集思廣益,各抒己見,然后根據“群眾意見”,制定出與德育分掛鉤的班級管理制度,表彰先進,警告后進。 而班級管理制度是嚴厲的,例如因違紀被學校扣分的則要加倍扣分并要為班做一件好事等。 這樣一來用“法治”來取代“人治”,通過“班級法律”即班級的各項規章制度來規范學生。努力營造一個制度環境、規則環境,讓學生在這一環境在潛移默化中逐漸地把自己的思想與言行統一到制度的軌道上來,形成強烈的規則意識。學生是一個個活生生的個體,具有很強的復雜性、多樣化、易變性,我們鼓勵學生發揚個性,但我們同時不應該放棄要求學生遵循人皆有之的共性,這種共性的表現形式就是制度,就是規則。 二、嚴字當頭,提高班主任威信 作為班主任,我也深深懂得自身在班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一開始我注重從嚴管理班級,使班級各方面都井井有條。教育學家貝爾說:“具有效果的不是教育的意圖,而是師生相互的接觸。"一個受學生依賴和敬佩的班主任,他的教育將是深刻的,持久的,以至在某些學生身上永遠留下痕跡,任何一個班主任只有當他有了威信時,班級工作才能開展,學生才會緊密地在他周圍形成一種向心力、凝聚力,最終成為激勵和鼓舞學生奮發向上的強大動力,所以班主任的威信是當好班主任的關鍵。為此,首先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就是說教師要努力給學生作出榜樣,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否則就失去了說服力。我想既然接受了領導分配的任務就無論如何要干好,這才對得起學生與家長,對得起自己從事的神圣事業。因此我對自己提出了高標準要求,凡是我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如自己從不遲到、早退、堅持每一節課都認真對待,善始善終,不應付,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在我的帶領下,班內形成了一種積極向上的良好風氣。“沒有愛,就無所謂教育”,在班級管理中以全部的愛心從各方面關心體貼學生,幫助他們解決學習上與生活上的困難,公平地處理發生在他們中間的矛盾糾紛,舉止言談給學生以親近之感,例如在新生入學伊始,我就從學習和生活各個方面去照顧,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對思想迷茫的學生與他悉心交談并進行家訪與家長共商教育良策。這樣長此以往,會贏得學生的尊重。 三、合理選拔班干部,形成班風建設的骨干力量 班干部是班集體的骨干,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師生聯系的紐帶,班風建設的骨干。一個班能否形成一個團結和諧的、有集體榮譽感的,有正確政治方向的集體,班干部是關鍵,因為學生干部是學生群體的領頭人,具有一定的威望和影響。班干部是班級體的核心,是班主任了解班級情況、學生情況的窗口,是聯系師生情感的紐帶,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是形成良好班風的骨干。班主任要管理好班級,使之成為優秀的班級體,就要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班干部隊伍,明確各班委干部的職責,放手讓他們管理班級工作。這樣,班主任不在的時候,班干部也能帶領全班學生做好班級工作。要求班干部一定要以身作則,先管好自己,做好本職工作.并實行班干值周制度,管理、記錄違紀情況,及時反映班里發生的任何問題。 四、激勵尖子生,關愛中后生 新時期素質教育主要的標志是:教師是否面向全體,是否進行全面發展的教育。厚愛中后生,并不是忽視優秀生的管理,而是通過促進中后生的進步和發展,達到整體素質的上升。優秀生思想基礎比較好,積極上進,學習刻苦,在學習和紀律上起著模范帶頭的作用,是班級建設的排頭兵。在教育管理過程中,要愛護其學習、上進的積極性,嚴格要求,加強管理,做到嚴得合理,愛得真誠,注意引導,使他們能確立正確的人生觀。當他們遇到挫折時,能與他們共同面對,共同解決。當他們受到表彰以后,多點與他們談心,鼓勵他們把榮譽作為學習進步的新起點,不斷進取,向新的高度沖刺。可是,優秀生畢竟是少數,中后生卻是學習群體中占壓倒多數的蕓蕓眾生。每一位班主任都清楚認識到:中后生也有許多閃光點。班主任要相信他們的明天一定比今天、昨天好;在班集體中,應該讓他們享受到全體的平等、民主。這些來自農村的中后生大多數基礎較差,但很純樸,需要班主任用真情感動他們,接受他們在學習過程的各種心理表現和看法,如對學習的畏懼、猶豫、滿足、冷漠,錯誤的思想和指責等等。對于中后生,主要還是多次找他們談心,善意理解他們,高興接受他們,幫他們分析情況,必將促進中后生的進步和發展,最終形成濃厚的班風、學風,真正做到每一成員都有班集體的強烈歸屬感。對于所有學生,班主任都要大力采用激勵教育。激勵教育是師愛的傾注,師愛既是積極的情感,又是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老師贊許的點頭、期待的目光、會心的微笑都表現出對學生的愛,使學生受到激勵和鼓舞。對于成績退步的的學生及時找他們分析情況,糾正不足。對于犯了錯誤的的學生,那怕是很小的錯誤,也要及時教育,消滅一切不良源頭。 五.重視主題班會,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渠道很多。其中,利用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最好的途經之一。因此,我一向重視開展主題班會活動。 班會課是德育的主陣地之一。在班會課上,我認為班主任應該圍繞著特定的主題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心理教育,多開展前途、競爭意識教育,目的在于促進正確的班集體輿論形成,推進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在學生中實現更廣泛的思想交流,達到撞擊后的相容。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初中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意識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心理困惑或問題。因此,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是推進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培養良好班風的必然要求。所以我盡量在班會和平時注意進行學生的有關心理方面的教育。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提高道德修養水平,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名利觀,培養勤奮學習的好習慣。 六、與任課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 班風建設僅靠班主任一人“唱獨角戲”是很難奏效的,還須與任課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班主任平時要主動找任課教師詢問了解學生的各種學習情況,并利用家訪、電話等方式與家長勤聯系,多溝通。 以上幾點是本人工作幾年得出關于怎樣抓班級建設,樹立良好班風的一些體會。總之,優良的班風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培養良好的班風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無小事,必須從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抓起。作為一位班主任,要想方設法,做好自己的本分,做一個負責的班主任。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