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素質教育下的班級管理
當前教育界所強調的素質教育即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班級管理與素質教育的要求統一起來,才能真正把素質教育落到實處。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繁雜而意義重大的工作,尤其在講求素質教育當今社會,注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全面均衡發展已成為趨勢。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觀念,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習者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而不是知識的簡單灌輸,學生可以也應該成為自律的學習者,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通過真實性評估,建立教師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家長之間融洽、親密合作關系,幫助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實行監控,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努力程度和學習成效的反思。這就要求我們教育工作者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面向全體學生,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加強學習、研究與探索。 一、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科學的育人方法,為學生終身發展服務。 在新時代,教師應樹起“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在班級管理中,要比較注重的是對學生的人文關懷。從班級的環境設置、安全保障、生活后勤保障到班級的規章制度、師生關系等,處處體現出以學生為主體的價值取向,讓學生在一個文明、積極、健康的、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氛圍中成長。每一個班級的環境設置,大到教室內外的清潔、小到公布欄的圖飾、溫馨提示和鼓勵性的標語或名言,目的就是為了讓每個學生又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有一個“家”的感覺。 加強專業修養與職業道德修養,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深厚廣博的學識是教師的內在基礎。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取得學生尊重與信任的極為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必須認真地鉆研、吃透、精心備好每一節課,努力使自己的專業文化課成為學生喜愛的一門。講課的成功,深受學生歡迎,就為開展班級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此外,教師的言行舉止、品德性格和為人處世的態度,對每個學生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必須要求自己衣著得體、舉止大方、態度和善,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這樣對學生進行教育和提出要求時,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 二、制定周密的班級計劃,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 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是學生的必學內容,在學習“日常行為規范”及各項校規校紀的基礎上,要組織學生自己制定相應的班規,才能使學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從而自覺遵守,這樣事前的預防往往比事后的補救有效。根據不同班級在不同時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該詳細制定長期目標與短期計劃,把握班級工作的整體思路,并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貫徹下去。并引導學生制定合理的規章制度和嚴格的獎罰措施,做到紀律嚴明。對違紀違規者,無論是干部還是普通學生,都做到一視同仁。平時狠抓養成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在執行班規校紀和實施獎罰措施時,要注重“四多四少”:多民主,少強制;多激勵,少批評;多引導,少說教;多用情,少生氣。每一個新班級集體形成后,要認真發掘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好人好事,并進行適當的獎勵,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上進心,通過發揚優點來克服缺點;用先進人物的事跡來激勵學生積極向上,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處罰。通過樹立典型,榜樣示范,同學們就會從日常細處著手,爭取以后做到更好。 三、培養一支強而得力的班干部隊伍。 我們在班級管理工作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體作用,做到“管放結合”。在班集體中,要常采用的是分層管理制,并根據不同的班的特點實施不同的步驟。班干部作為班級管理的支柱,是教師進行班級管理和教學活動的得力助手。要發揮其管理和模范帶頭作用。如在一些全新的班中,先實施值周班長制,讓能力強的兩位學生協助老師盡快穩定班的秩序,并樹立班干典范,隨后逐步過渡到值日班干制及學生輪值制。為了讓這一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得專門準備一本工作筆記本,供值日班干記載當天的工作實施情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值日的同學每天以表格形式對當天的出勤、學習、紀律、清潔等方面的工作進行匯總,發現問題找班委商量解決,商量后不能解決的問題,提交給班主任解決。值日班干每天要在小黑板上對全班進行總結,并每天把工作日志呈交班主任。為了充分調動每一位同學的積極性,當好班干,首先樹立班干部的威信,作為班干部應有較強的處理事情的能力,能讓同學們心服口服。班干部有時也會犯錯誤,在處理這類事情時我們應當顧及影響,盡量私下的進行說服教育切忌當著全班同學的面進行批評。其次,對班干部落實實權,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為班級發展做貢獻,讓班干部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的開展班級的工作。再次,要設法增加班干部與周圍同學的相容度。班干部應報有一種為同學們服務的思想,而不能凌駕于班級之上。班干部一般由各方面表現都比較好的學生擔當,帶動周圍的同學共同進步。這樣讓學生參與班的管理和決策的全過程,讓學生有了自主參與班級管理的機會,并從中體驗到自身在班集體中的存在價值,最大限度地調動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從而全面提升自身的能力。
四、架起溝通學生心靈的橋梁,對學生要有一片愛心。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對學生有一片愛心。在與學生的交往中,應注重“心與心的交流”,并因此而產生互相信任感。學生是獨立的個人,他們懂得愛,也需要愛。古今中外許多教育家都把師愛當成對教師的基本要求。師愛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對班級后進生的轉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愛心的力量是巨大的。由于老師愛學生,所以學生更愿意把老師當作朋友,有了這樣融洽的感情交流。教師才能更好的開展班級的管理工作。教師應盡量爭取機會用各種形式上與學生交流。通過每一次的交流,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對他們的那份殷切的期待。尤其對于后進生,我們應給予更多的關愛與賞識,幫助他們爭取進步。
五、與家長建立良好密切的關系。 有了共同的奮斗目標這一基礎,還要利用堅實的思想來保障工作的順利實施。受經濟大潮影響,一些家長忽視了對孩子的教育工作,或往學校一送撒手不管、或干脆讓孩子輟學經商。面對這種種不為人知不良傾向,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勢在必行,因此遇到類似的現象我總是和學生擺事實講道理,孩子通了,再和家長談,幫其認識教育的重要性,勸其放棄短視的做法。
六、營造和諧班風,增強班級凝聚力。 社會、學校經常組織各種大型的政治、娛樂活動。這些活動會引起學生的特別關注,會在學生中產生很大的影響,因此,每一次集體活動都是增強班級凝聚力的好機會,但現在的學生由于是獨生子女,特別不善于合作。教育應當體現社會這一特點。滿足社會發展的要求。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關心”。具體的講就是要使學生不僅有知識、能力、而且要學會關心他人與他人合作。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要吸引學生對班級事務的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班級管理,在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同時,也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在制定班級的管理目標時,要廣泛發動學生參加。積極與學生干部一起組織學生參加校內外歌詠比賽、體育比賽等,在組織過程中與他們共享榮辱,不但增進了師生感情,而且激發了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班上的學生更團結,班風更良好。讓大家都關心班集體,為班級振興獻計獻策。學生一旦認識了目標,就有了實現目標的自覺性,把全班幾十個學生的精力吸引到目標上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使他們擰成一股繩,朝著共同的目標前進。這樣,隨著目標的逐步實現,牢固的班集體也就形成了。
素質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點和發展方向,它強調以人為本的教育,強調在教育中把人的因素,關鍵是學生的因素放在首位,班級管理是實行素質教育的重中之重。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這已經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只有讓學生主動發展,人才規格才有多樣性。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不能搞一個模式一刀切,不能壓抑學生積極主動性。只有孩子有創造性,才能夠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局面。老師應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在日常的班級管理中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培養學生完整的人格,才會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