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424
論新時期體育教師的創新思維[摘要]:創新時代迫切需要創新能力,而創新能力的提高需要開發創新思維。傳統教育理念和模式往往壓抑、制約學生的創新思維,為了突破現狀,本人淺薄地分析了創新思維的概念、基本特征與關鍵影響因素,并結合體育教學的實踐,深深感到體育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引導。[關鍵詞]:創新思維 傳統教學模式 理性和非理性思維 體育運動
一、時代背景與教育環境對創新思維的要求 我國自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充分認識到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性。以鄧小平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標志,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已成為人們的共識。目前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高節奏、高科技、高風險、高競爭和高壓力的別開生面的新世紀,新的知識不斷增長,新的專業領域不斷拓寬,教育的價值和功能正面臨著空前的挑戰,以發展人的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的創新思維培養,是偉大時代賦予我們教育工作者的莊嚴使命,也是擺在每一位教師面前不可回避的嚴峻考驗。 江澤民在1998年2月北大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一個沒有創新能力的民族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999年6月在全國第三次教育工作會議上江澤民又進一步指出:“面對世界科技飛速發展的挑戰,我們必須把增強民族創新能力提高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并強調“教育在培養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著特殊的歷史使命”。 但在我國,傳統教育由于習慣于提供無可置疑、不可爭議的現成結論,導致學生思維方法上的一元化、封閉式與聚合態。傳統教育的職能就是向學生傳授基礎理論和基礎知識,習慣于使學生消極被動地接受,并十分重視學生的記憶力,把學生的大腦當做倉庫,教學就是用知識去填滿倉庫。學生學習就是獲取知識,知道的事實越多,知識收集的越多,則越有學問。學生的腦子成了儲存事實的倉庫,教師總是鼓勵學生把前人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盡可能多地儲存進大腦,并通過現成的方法反復做習題而熟悉教科書上的內容。體育教學也同樣如此,只注重技術的傳授。這種教學宗旨,不重視個性的發展和培養,學生學到的是死知識,考試考的是死知識,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走過來的學生,不可能具備良好的判斷力、表現力、創造力,更不可能具備打破舊觀念、舊原理而獨辟蹊徑、標新立異的創新意識。 二、創新思維的概念與影響創新思維的關鍵因素創新思維是一種開拓人類認識新領域、新境界的意識活動。它不模仿既有方法、重復已有結論,而是在原有的結論和方法上做出了新開拓、解決了新問題,其結果是實現了知識和信息的增值。這種增值成果是以新知識增加了知識的積累,或是在方法上有所突破,對已有知識進行了新的分解和組合,實現了知識的新功能,或是通過雜交和移植創造了新的物種或文化的融合等等。體育創新就是人的認識能力和創造能力;創新思維是認識能力和實踐能力的總和。較為統一的認識是:體育創新是人腦功能的表現,是人的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活動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 人的體育創新發展雖然主要依靠智育來完成,但人體發育智力的器官機能卻有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