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2938
發展中的文化校園 [摘 要] 泰勒被稱為“科學管理之父”,“當代教育評價之鼻祖”。泰勒主持了課程與評價的研究,提出了一套以教育目標為核心的編制原則,并正式提出了“教育評價”的概念,把評價理解為“確定教育目標在實際上被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過程”。以目標為中心,通過具體的行為變化來判斷教育目標實現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評價觀的主旨。在評價中提升教育質量,在評價中提高教師、學生素養,在評價中提高了管理層次。 [關鍵詞] 科學管理 文化校園 評價 發展 一、認識泰勒的“科學管理”理論。 泰勒的科學管理思想滲透于教育管理領域,科學管理的效率化、標準化、程序化等思想對20世紀教育管理實踐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改革開放之后,泰羅的科學管理思想被引入我國,并逐漸滲透于教育管理領域,例如中小學校長負責制,教師崗位責任制,標準化考試,學生量化評價標準以及教育成本核算等無不隱含其思想的痕跡。但其,較突出的成就是在20世紀中葉以后,在泰勒的行為目標評價理論的影響下,美國的布盧姆等人相繼完成了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的教育目標分類,在世界上產生廣泛的影響。 泰勒在1940年的“/K年研究”報告書中,首次提出“教育評價”的概念。他認為“教育評價在本質上是確定教育目標在實際上被理解到何種程度的過程”。也就是說,所要達到的目標,是指望在學生行為模式中產生某種所希望的變化,因此,評價是一種確定行為實際變化的過程的過程。”以目標為中心,通過具體的行為變化來判斷教育目標實現的程度,是泰勒教育評價觀的主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