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999
突出專業特色,服務地方經濟——淺析連云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農業專業建設
我國是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有近80%的人口生活在農村,農業的發展不僅事關全國十三億人口的溫飽問題,而且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農村職業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能創業的新型農民,為發展農業生產,提高農業經濟效益,帶動農民致富服務。連云港生物工程中等專業學校是一所企業(東辛農場)自辦的農村職業中學,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學校的發展依附于農場的經濟,學校的職業教育在農場的科技發展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辦學過程中該校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面向市場經濟這個熱點,調整布局增強主動服務意識,拓展教育服務功能,大力推進農科教相結合,適應農場大農業發展的需求,培養一代新人,增強企業后勁。 一、根據農場實際設專業,適應農場經濟的發展 農業職教要獲得持續穩定的發展,學校的教育必須與當地農業經濟建設的實際相適應。東辛農場地處黃海之濱,有耕地約十三萬畝。水面約7.1萬畝。鹽灘一萬畝,可供開發的灘涂二萬余畝,是全國十大創利超千萬元的農場之一,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單位,有中澳技術合作的奶牛場,飼養奶牛千余頭,年產鮮奶二千七百余噸,乳制品一千五百余噸;東辛農場是江蘇省肉雞出口基地,年飼養五百萬只,出口量占江蘇省肉雞出口的85%,水面養殖業興旺,年產鮮魚四百萬斤;利用世界銀行貸款興建的種子加工廠,年加工能力為一萬噸。東辛農場建場歷史長,機械化程度高,全場有16個農機服務站,大中型拖拉機152臺、聯合收割機54臺,累計動馬力為23620馬力,機械化作業率達83.3%,麥類機械作業率達95%以上。農場形成了以種植業為基礎、養殖業為骨干,大力發展農畜產品加工業,并逐漸形成了以出口創匯為龍頭的種、養、加、銷一體化的大農業生產格局。學校根據農場資源的特點、經濟發展的趨勢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瞄準農字設專業,堅持實用、實效的原則,因地制宜,按需施教;開一個專業,培養一批人材,掌握一門技術。辦學形式長短結合,先后開設了為農服務的農業經營管理、財會、農機電、建筑、醫護、多種經營、農學、植保、養殖、幼師、服裝、商經、營銷等十多個專業,及......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