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723
期望激勵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摘 要] 期望激勵不僅適用于低年級語文教學和差生的轉化工作,也適用于中學語文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語文教育工作者應根據需要是隨著人的活動不斷發展變化的規律,及時地了解學生的需要動態,使激勵常激常新,一步步地把學生引入五光十色的語文學習殿堂。
[關鍵詞] 激勵、目標、動機、激勵理論、雙因素理論、激勵機制、實現條件、期望激勵 所謂激勵,就是指運用各種有效手段激發人的熱情,調動人的積極性、主動性,發揮人的創造精神和潛能,使行為朝向所期望的目標而努力的一種心理因素。 而由于激勵的對象不同,目標也不一樣,激勵大致可分為以下理論 1.內容激勵理論 內容激勵理論主要是通過分析人的內在需求和動機是如何推動行為的。包括馬斯洛的需求層次論和赫茨伯格的雙因素理論。 2.行為改造理論 行為改造理論是從分析外部環境入手來研究如何改造并轉化人的行為。包括強化理論、歸因理論等。跳蚤試驗就是一種強化理論,即通過某種外在的刺激,強化跳蚤的行為;歸因理論強調找到原因,調整自己的行為。 3.過程激勵理論 過程激勵理論注重動機與行為之間的心理過程。包括弗洛姆的期望理論和亞當斯的公平理論。 4.滿意理論 滿意理論是霍桑試驗中的一個發現。霍桑實驗中發現人們的心理和行為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簡單。因此不能簡單地改造員工所抱怨的事情。滿意理論強調抱怨與所指事物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的必然聯系,關鍵在于調查研究,給其宣泄的機會。1967年,波特和勞勒還在他們合作的《成績對工作滿足的影響》一文中表示了成績對滿足影響的一種理論模式:.......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