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2591
積極——班級管理的價值核心
[摘要]: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在學校教育中應用受到了越來越多研究者的關注。本文闡述了班級管理中教師要努力激發學生內在的積極力量與優秀品德,并利用這些力量和品德來幫助同伴從而建立起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生生關系。主張教師關注學生優秀品質的培養,同時營造積極向上,團結和諧的班級環境。[關鍵詞]:積極心理學 班級管理 班級環境 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是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是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塞里格曼(Martin E. P. Seligman)。什么是積極心理學?謝爾頓(KennonM. Sheldon)和勞拉·金(Laura King)的定義道出了積極心理學的本質特點:“積極心理學是致力于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的科學”。[ Kennon M. Sheldon, Laura King.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56(3).]積極心理學把自己的研究重點放在人自身的積極因素方面,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并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并獲得良好的生活。[ 任俊 葉浩生,《積極:當代心理學研究的價值核心》,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7月,106.] 積極心理學非常關心學校教育,提出了“積極教育”的理念。傳統的教育往往關注有問題的孩子和孩子的問題,而積極教育是傳統教育的補充,重點是在培養學生的積極人格而開展的教育,正如任俊先生所說:積極教育與傳統教育存在著本質的區別,傳統教育旨在糾錯,重在修補,而積極教育重在建設。積極教育任務主要有三個:一個糾正,通過教育,矯正學生的錯誤;二是提升,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三是發展,為學生創設發展的平臺,讓學生潛能得到最大的發揮。這三者是一個有所側重的統一體。 審視我們傳統的班級管理,存在形式化、片面化問題。對于班集體中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優秀品質的塑造,如何讓學生得到最大的發展都是值得探討的話題。積極心理學和積極教育理論對班級管理有一定的啟示作用。班級管理中師生關系的重塑 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教育者要用一種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生的消極行為,在學生的心里播下積極的種子。首先教育者自己要充滿積極的力量,用自己的積極去感染影響學生。新課程也要求師生關系是一種平等的關系,教師不是居高臨下地看待學生,要學會蹲下來和學生溝通。只有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平等,與學生構建和諧的師......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