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039
孩子的呼喚——家庭教育的現狀與對策 摘要:人們常說:當今的孩子幸福多了,他們有那么多的玩具、動畫片、游樂場……有那么多讓他們開心的東西,還有那么多疼愛、關心他們的人。的確,依這種情況看他們幸福多了,可為什么他們偏偏不呢?人們在關注他們的物質生活的同時是否也同樣關注他們的精神生活,父母是否為孩子創造了一個健康的家庭氛圍,是否靜下心來傾聽孩子的內心話,是否在愛孩子的同時注意了愛的方式呢?許多孩子在呼吁:希望能得到完整的父愛和母愛,希望能擁有自己的空間,確實,作為父母,也應該注意自己愛的方式。本文從家庭環境方面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進行論述。 關鍵詞:單親家庭 代理家長 溺愛 精神環境 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夫妻間的和睦是成功地教育兒童的首要條件!奔彝ソ逃莾和逃到y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2006年的11月份,我在實習單位做過一次關于家庭教育的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36.4%的學生的父母雙親或一方外出打工;8.6%的學生的家庭破裂或喪偶;12.3%的家庭有三個孩子。 一、孩子的愿望是得到完整的父愛和母愛 (一)單親家庭 家庭的破裂或喪偶使相當一部分父親和母親在生活和精神上受到打擊,切膚之痛讓他們長時間在痛苦中無法自拔,也就無力騰出時間來加強對子女的有效管教。更有甚者,家長因家庭生活上遭到了挫折,所以他們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思想尤為強烈。他們常常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子女身上,甚至以暴力手段逼迫其就范,還美其名完全是為了孩子,使孩子個性人格受到極大影響。此種種無疑是給孩子沉重地打擊,加上生活缺乏照顧,情感上的生活得不到滿足,孩子稚嫩的精神生活仿佛整個崩潰了,常表現為:情緒低沉,抑郁寡歡,自卑感強,不合群,學習成績下降。在 調查中,有一學生譚某,父母離異后跟其父親生活,而父親迫于生計外出打工,把譚某放在伯伯家。譚某終日抑郁寡歡,無心學習,班主任找他談話,他也只是默默流淚,找他家長,家長也不來學校,任他沉悶。為了讓孩子們的身心能夠健康地成長,父母對婚......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