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887
機電類專業設置與石化行業需求相結合的實踐探索[摘要] 高職機電類專業的設置與建設如何滿足石化行業的需求,為行業經濟服務。根據市場的變化,適時調整和增設專業,一直是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以湖南石油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類專業為案例,就專業的設置與建設問題進行了實踐與探索。[關鍵詞] 專業設置 行業需求 特色專業 高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是學校實現高職教育目標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專業設置的科學與否,直接關系到學校的培養目標,學校的建設與發展,招生與就業,教育投入與辦學效益等重大問題。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決定了學校的服務方向,反應了學校適應和滿足社會經濟,尤其是區域經濟和行業經濟發展的重要程度。作為石油化工類的職業學校,有很明顯的行業背景。因此在專業設置時,要彰顯行業特色,著重滿足行業需求。當行業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學校只有及時對原有專業進行必要的調整和增設新專業,才能適應市場提出的新要求。 從本質上看,設置和調整專業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調整學校與社會關系的過程。惟有準確地把握這層關系,緊密與行業相結合,職業學校才能抓住機遇,有效地參與竟爭,才能獲取生存和發展的空間。本文就石化職院校企結合,開展專業建設方面作了-些實踐與探索。 -、把握專業設置原則,進行專業設置現狀分析高職專業設置要依據一定的原則。常采用的原則有;(1)需求導向與全局觀念相結合的原則。設置專業要以需求為導向,但也要有全局觀念。-個地區各職業學校之間的專業設置須有一定的分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從石化職院所在地的情況看,本地有三所高職院校,但在專業設罝上有明顯的計劃經濟痕跡。機電專業有七個。各校相同的專業就有四個,而且兩校的電氣類專業完全相同。沒有體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轉的專業設置思想。造成了在同一地區,同專業爭生源,爭投入,就業難的惡性競爭局面。(2) 條件必備與設備兼容相結合原則。設置專業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在增設專業時,首先要考慮與原有專業的關系,發揮原有專業在師資,設備等方面的優勢,可以達到以較少的投入實現滾動發展。然而石化職院的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需要大量的數控機床設備。2005年僅僅考慮了以社會市場需求為導向的原則,而忽視了條件必備與設備兼容的原則,造成了該專業開辦以后,因師資和設備嚴重不足以及沒有考慮行業的需求,而導致辦辦停停的被動局面。(3)穩定性與創新相結合原則。專業必須有相對的穩定性,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但專業老化沒有創新必然會降低培養質量,失去生源。因此學校要定期對所有專業進行評估,更新老化專業,淘汰過時專業,增設新專業。但目前學校的評估大多是被動地接受上級主管部門的評估,很少主動地對自己的專業根據市場和行業情況定期進行評估。也就造成了象辦《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的“研究生班” 現象,辦學效益低下。(4)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效益最大化)原則。學校設置專業要考慮投入與產出受市場供需關系制約,教育作為公共產品,有其特殊的發展規律,公益性就是其中之一。學校的經濟效益是伴隨著社會效益而來,缺乏社會效益的專業,也是不可能具有真正穩定的經濟效益。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才能獲得效益的最大化。石化職院地處當地精細化工園區與中石化工業園區,在專業設置上只考慮了石化行業,很少考慮當地經濟對專業的需求。培養的學生大都不愿在本地就業,而愿到經濟活躍的沿海地區或國有大型石化企業就業。當然就不可能獲得當地政府的汏力支持,也就不可能獲得很好的社會效益。(5)前瞻性與適用性相結合原則。多年來由于職業學校教育對生產的滯后性,要求專業設置具有前曕性和適用性。前瞻性表現有兩個方面;一是對新技術,新職業需求的敏感性,超前培養人才;二是對夕陽產業,夕陽職業有明確的信息及時進行專業調整。這就要求校企要保持密切聯系。技術革新的速度在加快,職業教育深感滯后。從石化職院承擔的在職職工培訓方面已有體會。是企業逼著我們在接受新技術,培訓師資,調整專業......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