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3976
論宏觀財政政策對企業的影響
[引言] 財政政策的微觀性通常被認為是結構性的財政政策,即指財政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在總量性政策不變的前提下,通過改變政策的具體結構影響經濟供給和需求結構,進而緩和由于供求結構失衡而引起的經濟總量的波動。其作用機理是通過調整財政政策結構變量,實現宏觀政策的預期目標,是相對于總量變動的政策而言,因此被稱之為結構性財政政策,也有稱之為微觀性財政政策。[關鍵詞]結構性財政政策 具體結構影響 供求結構失衡 微觀性財政政策
市場經濟的實質是競爭經濟,經濟運行必須遵守市場規律。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是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微觀實體,同樣必須以遵守市場規律為前提。但是市場存在失靈,并有其自身難以克服的盲目性,伴隨著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企業的生產經營難以維持一個穩定的趨勢。尤其是在經濟蕭條時期,由于企業對未來經濟發展趨勢預期的不確定性,容易失去經營方向和目標,造成企業內在的投資需求傾向趨于暫時的弱化。如果加上受到國際市場供需失衡的不利影響,不僅對企業企圖走出口之路形成致命打擊,而且對整個宏觀經濟的復蘇和啟動都不利。此時,國家必然要采取包括宏觀財政政策在內的一系列宏觀經濟政策,選擇不同的政策手段,作用于企業這個微觀經濟主體。以企業作為政策調控經濟的運行載體之一,進而發揮政策的經濟調控效應。 一、財政政策作用于企業的政策選擇財政政策選擇這里是指使用各種財政策略和手段。作為作用于企業的政策選擇,主要是依據宏觀經濟運行的具體情況需要,通過改變財政與企業之間微觀的財政收支參數,實施相應的政策手段。總的來說,可以從財政收入和支出兩個方面進行調整。 (一)財政收入方面的政策選擇。財政收入方面的政策選擇主要是稅收的結構性政策和加速折舊政策。稅收的結構性政策是根據特定的政策目標,在稅收總量保持相對不變的情況下通過稅收結構的改變和征稅范圍、稅率等的調整,使增稅和減稅的政策具體作用到企業稅收的變動。而稅收的結構性變動又包括稅收的增、減、免、退及稅率的調整。增稅是對企業已有稅種和稅率的調增或開征新的稅種,使企業的生產經營適應經濟調控的需要,進行結構和方向的調整。稅收減、免是對企業稅收的優惠和照顧,其中減稅是從應納稅中減征部分稅收,免稅是就應納稅款有條件的予以部分或全部免征。退稅是為支持企業發展,對已經入庫的稅款按規定程序部分或全部退給企業。稅率的調整包括調高和調低,是根據經濟形勢對企業發展的需要進行稅率級次和稅率本身的變化。除稅收政策外,財政收入對企業的政策還有加速折舊,即對企業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調整條件下,允許其相關固定資產加速計提折舊,讓企業固定資產在其使用年限初期提取較多的折舊費用,以便企業固定資產在尚能正常發揮作用的情況下,提前收回資金,加速企業資金周轉循環,進行擴大再生產。(二)財政支出方面的政策選擇。財政支出政策可區分為總量政策和結構政策。財政支出總量政策是財政從支出的數量上加大對企業支持力度。財政支出的結構性政策是,在財政支出總量相對固定的前提下,調節政府支出方向、重點、流量及其力度,發揮財政政策的效應。相對總量政策而言,支出的結構政策更為具體,發揮政策的效應更為明顯,是財政支出政策的本質所在。支出方面主要包括:(1)財政補貼政策。財政補貼是政府財政對企業的無償支出,其作用于企業的政策效應為企業執行國家計劃或進行技術研究開發及其走向國際市場提供必要的財源保障。這種補貼包括直接補貼財政資金和財政貼息。(2)政府采購政策。政府采購是財政影響企業生產與經營行為的重要手段,政府有意識地將財政資金變相投入某些行業領域的企業,以利于改善經濟中的薄弱環節,為優勢企業發展創造更快的發展機會。政府通過采購對象和采購價格的變化,為企業提供許多有利的優惠條件,使企業因政府采購而獲得較高水平的利潤,進而產生一定的依賴性,形成政府采購行為的政策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