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6142
家長參與學校管理機制的比較研究——基于中美兩國的比較[摘 要]現代教育管理除了是學校的管理外,還包括了家長的管理與教師的管理。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國家重視教育,為改善教學質量,多年來,參照了先進國家的教育管理,但在今天仍存在各種局限與不足。本文參照對比了中美兩國的家長在學校管理機制上的實際情況,作出了明確的對比,以期改善管理機制上的不足之處,為以后的教育管理作出方向指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家長參與學校教育”逐漸成為美國教育領域研究的熱點話題之一,并在實踐領域取得了較大成效。本文主要考察了美國的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理論進展和實踐狀況,闡述了美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發展歷程、具體內容、實踐活動、以及由此產生的效果。并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美國家長參與學校教育的成功經驗和存在的問題。[關鍵詞]中國 美國 中小學家長 參與的方式 途徑 參與機制中國中小學家長在參與學校教育的方式和途徑在我國,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第十五條即指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應緊密配合。學校要主動同家長及社會各方面密切合作,使三方面的教育互為補充、形成合力。近年來,我國也在不斷推進學校結構的變革,向學校放權,例如,新課程改革促使校長獲得了更多的權力,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課程設置權。但是,我國現行的校長負責制還需進一步加以完善。一方面要向學校放權,使學校在人事權、辦學權,財產權和課程設置權等方面,真正具有相應的權力;另一方面要對校長的權力進行監督、防止校長權力膨脹和擴大。 我國的家長基本上扮演的就是學習者與支持者的角色。具體的參與方式有家長會、家長學校、書面聯系、電話聯系、個別家長約見等。家長確實應該作一個虛心的學習者,學習教育兒童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即便是高學歷的家長和學校教師,也未必懂得育人之道。為了配合學校的教育改革,家長也需要學習新的知識。 那么,他們是不是積極的學習者與支持者呢?此外,他們又能在哪些方面支持教師與學校呢? 陳錚家校合作問卷調查的研究結果顯示,76.4%的家長沒有班主任或其他任科教師的電話或電郵,36.4%的家長不能在家輔導子女的學業,35%的家長認為自己不需要補充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49.3%的家長不愿意義務為學校服務,31%的家長覺得自己在家長會上沒有發言的機會,79.2%的家長沒有參加過學校的家長學校。至少有一半的家長不是,或沒有機會作一名積極的學習者和支持者。有的是自身的原因,沒有能力或不愿意學習家庭教育知識,不愿意義務幫助學校;有的則是學校沒有創造條件讓家長參與學習與服務,家長沒有機會向學校反映情況,提出意見和參加家長學校。尤其是大部分家長沒有教師的電話或電郵,又怎能經常與教師保持聯系呢? 需要指出的是,家長的支持基本上是一種不直接參與教學與教務的外部支持,而且一般是被動的。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學校和課堂是教師的領地,除非得到允許,家長不能進入。95.2%的教師都不愿意家長坐在教室里幫助維護課堂紀律。當[問及為何時,有的教師反問道“他(指家長)坐在教室里,那要我做什么?”而在美國,家長這樣做很正常。在英語里,這些家長叫做“Room Representative”(家長參與課堂的代表)。他們在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