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5463
繁榮校園文化 彰顯辦學特色
論文摘要:校園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包含在學校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中,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建設高品位的校園文化,就必須充分發揮校長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核心作用、師生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不斷完善校園文化的硬件設施和優化文化環境、建立校園文化建設的保障機制,最終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關鍵詞:校園文化 校長 學校師生 可持續發展 校園文化是師生在學校教與學的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稱。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校生存和可持續發展。校園文化的核心是學校師生共同的價值觀念,價值判斷和價值取向,它產生于學校自身,得到了全體成員的認同,共識和維護,并隨著學校的發展日益強化,最終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也成為一所學校區別于其他學校的顯著特征。 隨著基礎教育課程實驗改革的深入,校園文化建設,更富于它獨特的內涵,然而目前的情況卻有些令人失望,一般來說,校園文化建設,不如企業文化建設那樣被重視。世界著名企業松下公司“造人先于造物”的企業文化,IBM的“IBM就是服務”的企業文化,海爾公司“服務意識,用戶意識,真誠到永遠”的文化,他們在激烈競爭中一次次重新煥發青春而基業長青。而一般學校恰恰缺少這樣獨特的精神內核。這些都說明了校園文化建設滯后于企業文化建設。因此,著眼于全校師生的身心健康,我們必須努力繁榮校園文化,形成自己獨特的精神內核,為社會不斷孕育出新的思想觀點、理論學說和精神食糧,為社會提供新的文化規范和輸送大批有較高文化素質的人才。 一、現實的反思 1、物質文化建設的迅速推進與精神觀念文化建設相對滯后形成了明顯的反差。 物質文化看得見、摸得著,最容易被人們所接受,精神觀念文化一旦形成具有一種頑固的排他性,變革殊屬不易。但精神觀念文化卻又是校園文化最核心的內容,制約著校園文化的發展水平。目前中小學校園建筑造型與空間布局越來越好,固然,物質文化也能折射精神狀態,但作為精神觀念文化集中反映,各校的辦學觀念、價值追求,離新的辦學要求還存在不少距離。教育的功利色彩,商業化傾向,無視學生主體的應試教育仍有市場,初中變相快慢班的做法屢禁不絕,藝術教育、勞技教育及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還相當薄弱,這無不昭示著觀念文化的滯后。 2、校園文化中的傳統色彩濃重而現代意識淡薄。 我國是一個很講究傳統的國度,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國寶,理當發揚光大,無需諱言。但傳統文化中一部分與現代教育思想相抵觸的,也已被繼承而成為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如古人對教師地位的界定,用作開展尊師教育的依據。“天地君親師”的至高地位。“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師生關系,使教師擁有先天權威,不利于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的建立。韓愈對教師的界定,突出教師在知識傳承方面的作用,而無助于教育創新與創新教育。傳統的學習觀強調勤與苦,那種懸梁刺股式的刻苦學習歷來被人們所稱道,所謂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不少學校作為校訓孜孜告誡學生:勤奮再勤奮,刻苦再刻苦,這種掠奪式的智力開發在這種歷史文化背景下得以持續并具合理性。再如這種傳統文化推崇謙和而且排斥人的自我表現,使得學生自信心普遍不足。 教育要面向未來,就必須具有現代意識,著力體現時代精神,揚棄不符合現代教育理念的陳腐文化,吸納補充先進的文化營養,建設高品位的學校新文化體系。 3、校園文化建設中封閉狀態明顯而開放性不足。校園文化是社會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難以割斷,轉型社會文化呈現紛繁復雜,有本土的也有外來的,有傳統的更有現代的,有健康積極向上的也有不健康消極的,多元、多變、多彩的社會文化早已滲入到校園內,想堵也堵不住,但校園人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總是盡最大可能筑建封閉的校園文化體系,以抵御社會不良文化的滲入,使青少年能在一方凈土中茁壯成長,正是這種美好的愿望下,割絕了學生同社會的諸多聯系。學校組織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沒有了,甚至春游及外出參觀活動也不組織了,校園最活躍的活動文化,往往只在校園這一方寸土之地作孤芳自賞,顯然不符合開放性的現代教育要求,長久的封閉只能培養出社會適應不良的溫室花朵。師生接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教育管理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