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論路遙小說中的硬漢子情結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路遙小說中的硬漢子情結
            [摘 要] 路遙的小說中塑造了一系列硬漢子人物形象,馬建強、馬延雄、高加林、高廣厚、孫氏兄弟等就是這一類人物的代表,他們無一例外都是男性,并且都生活在同一個地方——陜北農村。他們出身貧寒,命運多舛,飽受著生活和精神上的雙重打擊,卻又不屈服于既定的命運,使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賦予了與饑餓和苦難搏斗的使命,唯獨抗爭與拼搏才能從艱難困苦中走出來,開辟適合自己生活的一片藍天,活出真正的人格來。自尊自強,豪邁無畏,敢于同命運抗爭,為夢想奮斗。具有反抗意識、挑戰意識、創造意識和犧牲精神,對生活有著積極地態度,竭盡全力的保持著作為人的尊嚴和勇氣。這些鮮活的硬漢子形象對于現實生活中的人們,無論是生活磨礪還是從事創作都有著積極地影響。
            [關鍵詞] 路遙;硬漢子情結;人生影響
             
             在中外文學史上,有著硬漢子形象描寫的作品相當之多,而且許多作品也正因此而使人精神振奮。讀路遙的小說,其中有關硬漢子形象的描寫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這些形象的描寫不僅真摯動人,富有力度,而且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融入了作家本身對于人生的態度,從而使得作品中的主人公更加鮮活和剛強。那一個個不平凡的故事中的不平凡人物,與作家本身的生活和對人生的態度是分不開的,無不滲透著其濃厚的硬漢子情結。
             一、硬漢子情結的解釋    榮格認為:“情結是意識無法控制的心理內涵。它們和意識分裂,在潛意識中過著個別的生活,時時刻刻準備去阻擋或支援意識意向的需要。”榮格還認為,情結“是自主的,有自己的驅力,而且可以強有力到控制我們的思想和行為。”“它們可能而且往往就是靈感和動力的源泉,而這對于事業上取得顯著成就是十分重要的。一個人可能會有諸多的情結,如:權力情結、金錢情結、愛情情結、自卑情結或藝術情結等。一個生活的強者,在其潛意識中占主導地位的可能是硬漢子情結。
                一般地說,硬漢子情結應該表現為生活困難、命運多舛,飽受著生活和精神的雙重打擊卻又具有堅強的意志和頑強的毅力,自尊自強,豪邁無畏,敢于同命運抗爭,為夢想奮斗,具有反抗意識,挑戰意識,創造意識和犧牲精神。這種情結在現實生活及文學作品中都有完整的典型顯現。
             研究路遙的小說不難發現,硬漢子情結體現在每部作品的男性主人公身上。路遙的作品《在困難的日子里》、《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黃葉在秋風中飄落》、《平凡的世界》等一系列優秀小說中,作者為我們描寫了一大批生活在平凡世界里的平凡人,其中有一類人物具有“硬漢子情結”,如:《在困難的日子里》中的馬建強,《驚心動魄的一幕》中的馬延雄,《人生》中的高加林,《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中的高廣厚,《平凡的世界》中的孫少安、孫少平兄弟等。這一類人物往往生活在苦難和厄運之中,但是他們并不屈服于既定的命運,而是努力同生活和命運作斗爭,竭盡全力地保持著作為人的尊嚴和勇氣,并且在抗爭的同時,保持著不屈不撓,頑強拼搏的意志。這些人物將路遙的硬漢子情結表現的淋漓盡致。
             二、路遙硬漢子情結綜述  (一)、硬漢子情結形成的原因路遙在其作品中之所以能夠描繪出如此之多鮮活的硬漢子形象,考究他的生活歷程就會明白,這種硬漢子情結與他的生活是分不開的。
                1、路遙的生平與創作    路遙,我國當代著名的現實主義作家。1949年12月3日出生在陜西榆林地區清澗縣的一個偏遠山村里,全家十口人,沒有吃的穿的,7歲時過繼給遠在延安延川縣的伯父,在農村讀完了小學,小學畢業后,路遙考入延川縣中學,拼命吮吸著知識的乳汁,開始對哲學、文學和其他社會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初中畢業后,趕上了“文化大革命”,命運差使他于1969年底返鄉務農。期間曾在農村小學做過一年的民辦教師,此后又在縣城的許多單位和部門做過各種臨時性工作。在這段時間里,他邊勞動,邊工作,邊自學,閱讀了許多中外文學名著,并嘗試著寫了一些習作。1973年,路遙作為“工農兵學員”的一員進入延安大學中文系深造,同年發表了第一篇小說。從此便開始他的文學生涯。1976年大學畢業后,路遙先后來到陜西省文藝創作研究室,中國作家協會陜西分會,相繼在《陜西文藝》編輯部和《延河》編輯部任編輯。編余時間,路遙勤奮筆耕,一篇篇生活氣息濃郁,帶著泥土芳香的作品接連問世,其中短篇小說《風雪臘梅》和《姐姐》分別獲《鴨綠江》、《延河》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當代》作品獎榮譽獎,中篇小說《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并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并被編成電影搬上銀幕。1982年以后,路遙從事專業小說創作,任中國作家協會陜西分會副主席。作品集有中篇小說集《人生》、中短篇小說集《驚心動魄的一幕》、《當代紀事》、《姐姐的愛情》等。1986年、1988年和1989年,路遙分別完成出版了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第二部和第三部,該作品1991年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其筆名路遙謂之人生的道路漫長遙遠也。1992年積勞成疾而早逝。    2、現實生活中的路遙    在路遙暫短的一生中,其經歷的痛苦是無法想象的,留給我們的精神糧食是豐富的。    路遙出生在陜北這篇貧瘠的土地上,直到1976年大學畢業后到西安工作的這27年見,都生活在此,同他的祖輩一樣艱辛和凄苦。路遙之所以能夠在他諸多作品中的主人公身上展現出饑餓和勞苦,與他在陜北農村生活是分不開的。“整個童年吃過的好飯幾乎能一頓不落的記起來。”[1]可見路遙對苦難的記憶是多么的深啊!正是這種艱苦的生活環境激發了他對“更廣闊的外部世界”的憧憬。命運對路遙好像過于殘酷,因為上來就讓路遙扮演了苦難的角色。史鐵生曾說:“所謂命運,就是說,這一出‘人間戲劇’各種各樣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隨意調換。”[2]路遙7歲時被過繼給伯父,本以為命運可以好轉,然而伯父家卻也一貧如洗,只不過是從一個苦難的家庭轉到另一個苦難的家庭。“可伯父家里也很窮,勉強供我上完了小學,初中卻再也供不起了,父親不給我拿糧食。是我小學幾個要好的同學,湊合著幫我上完了初中。”[3]饑餓的問題,是路遙小說中著力表現的人之生存的一個重要主題,這是路遙童年時期的記憶在其作品中的具體表現。弗洛伊德認為:作家童年的創傷經驗,在作家的內心積淀,進入無意識狀態,他將影響作家成年后的創作,且在這種創作中無意識顯露,達到在“白日夢”中滿足自己的某種欲望。路遙小說中那些夢魘般的饑餓描寫,正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初當代中國歷史上那個困難時期的反映。在那個特殊的年代,對饑餓體會得最深刻的莫過于農民,盡管他們從事的就是關于肚子的最基本的物質生產。        《在困難的日子里》和《平凡的世界》中,路遙以細致的筆墨寫出了對饑餓的痛苦的記憶。馬建強在困難的歲月里背著村里相親們湊齊的“百家糧”來到縣城中學讀書,面對現實生存的第一窘迫就是饑餓,他經常餓的頭暈目眩,胃囊痛苦的痙攣著,五臟六腑像被無數利爪在揪扯著。無奈之下,只能到大自然中去尋覓酸棗,在收獲后的土地上抓摸剩下的玉米棒子和土豆來充饑。孫少平在中學讀書時只能吃到三類菜以外的高粱面饃,有時還像偷竊一般去喝棚底上混合著雨水的剩菜湯。這些關于人之基本生存的描寫,反映出的農民子弟在追求理想過程中的困頓往往又和他們內心的自強精神聯系在一起。人窮志不窮。他們就只有以優異的成績來贏得別人的尊重,漸漸找到了自信,慢慢淡漠了他在生活方面的自卑。這兩個人物有著共同的生活處境,貧困,饑餓是那個時代農村民眾生活的展現,這與路遙生活中那段經歷是相同的。《在困難的日子里》路遙曾這樣寫道:“饑餓經常使我一陣又一陣的眩暈。走路時東到西歪的,不時得用手托扶一下什么東西才不至于栽倒。課間,同學們都到外面活動去了,我不敢站起來,只趴在桌子上休息一下。我甚至覺得腦袋都成了一個沉重的負擔——為了不使尊重的它在這個世界上耷拉下來,身上可憐其它部位都在怎樣拼命掙扎著支撐啊!饑餓使我到野外的力氣都沒有了。因為尋覓到的東西已經補不上要消耗餓熱量。除去上課,整天就蜷曲在自己的破羊毛氈上,一口接一口地咽著口水。白天是吃不到什么的,可晚上只要是睡著,就會夢見自己在大嚼大咽。我對吃的東西已經產生了一種病態的欲望,甚至干擾的連課都聽不進去了。”[4]路遙這一段關于饑餓的描寫,真切詳細,使我們如同經歷了和主人公一樣饑餓的狀態。談到這一段描寫時,路遙說這曾是他在1961年的困難時期的親身體驗。困窘的苦難生活經歷給路遙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因而使他的小說中充滿了苦難情結。即使生活極度困頓,路遙依然堅持完成了學業,經過尖酸的奮斗,終于走上了光輝的文學之路。    3、外部環境對路遙硬漢子情結的影響    從現實主義角度來看,應該說路遙小說中的硬漢子情結是路遙現實生活在作品中的折射。在路遙的小說中,“硬漢子情結”之所以能表現的如此鮮活,與他本身以及外部環境的影響有著密切的關系。這種情結是在現實生活中形成的,是客觀環境的產物,歸根揭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陜北的水土、氣候特點對硬漢子情結的滋養。路遙的家鄉陜北,是一塊貧瘠又神奇的土地。在這塊黃土厚壘,千溝萬壑的土地上,自古以來就充盈著質樸的農風和豪爽的英雄氣概。由于歷史的原因,在這塊被割裂而異象突出的地殼板塊上,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共同鑄造了該地區人們特殊的心理氣質和性格,既善良又剽悍,既誠摯又豪放,既篤重又俠勇。在歷史上有許多英雄誕生或生活在這里,這里是產英雄的地方。我們可以追溯到在陜北13年的毛澤東,追溯現代英雄劉志丹、謝子長,追溯到斯達巴克斯式的悲劇英雄、橫行天下的李自成,甚至一直追溯到民族蠻荒時期的半神人物公孫軒轅。貧瘠沉雄的黃土丘陵造就了陜北人的硬漢子性格。這種與大自然較量而逐漸培育起來的性格,表現在每一個陜北漢子的身上,從而便形成了這種“硬漢子情結”。這種黃土文化所滋養出來的情結無不深深地影響著路遙。
                其次,苦難的經歷。在路遙對少年時期的回憶中,最難以忘記的是從清澗到延川的那條曲折而漫長的家鄉小路,從父親把路遙過繼給延川縣的伯父開始,命運就用烙鐵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烙下了一句灼熱的話:人活著,誰也靠不住,只能靠自己。從而使他內心受到了無法抹平的創傷。“情結往往是由個人情結經驗中的一處重大傷害而產生的。這種傷害被埋進潛意識里,會在人的意識里固著于一個特殊的觀念形式上。這些觀念充滿了情緒色彩,并總是影響他的思想、感覺和生活。”[5]參照這種說法,可以說童年時代的心靈創傷,促生了硬漢子情結的形成。在其后求學的道路上,他不僅忍受著饑餓的煎熬,而且在窘迫的生存狀況中又感受到強烈的自卑和巨大的屈辱。這些無不磨練了他堅忍的意志,鍛就了他生存的毅力和與生活搏斗的頑強精神。這些凝結在一起就成了他硬漢子情結形成的主要原因。    最后,文化先賢的影響。在陜西前輩作家中,路遙最崇敬的兩個人是柳青和杜鵬程,而這兩個人物身上又充溢著硬漢子精神。這兩位作家在創作上敢于創新,在文學上具有雄偉的抱負和成就。這兩位作家高遠的思想境界和崇高的人格力量在路遙身上得到延續,從而使他的硬漢子情結在文學創作中能夠得到不斷的提升,因而形成了穩定的人格美。在陜北民間廣為流傳著各類神話故事,構成了一種有著強大感染力的文化氛圍,而從小就受到壓制的心靈,最容易接受反抗的火種。路遙從小就對英雄人物至為崇敬,中學時期最喜歡的文化作品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青年近衛軍》、《毀滅》、《牛虻》等小說,其閱讀動機也許正是對硬漢子情結無意識的認同,從而加深了路遙對硬漢子情結的深層認識。   (二)、硬漢子情結在路遙作品中的具體呈現    在路遙小說中硬漢子情結表現為主人公改變人生、解放社會的偉大抱負, 一種豪邁無畏、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它包含著不滿足和超越平庸凡俗,做杰出人物,具有反抗意識、創造意識和犧牲精神。由于路遙心中有此情結,從而投射到他的作品中男主人公身上,都是硬漢子模型,形成了硬漢子形象。    1、馬建強:饑寒交迫中的強者    《在困難的日子里》著力表現了眾多人物的心靈美,作品自始至終被一股善與美的暖流貫穿其中,特別是主人公馬建強,在困頓不堪、饑寒交迫的中學生活中所表現出的積極地、向上地、不卑地精神,讓所有無論是平庸還是高尚的人都會受到莫大的震撼。故事開始于一九六一年——我國歷史上一個困難時期,在這個困難時期,主人公馬建強——一個貧窮農民的兒子考上了縣立中學,家中對他的供養已經無能為力,這時全村父老伸出了溫暖之手,盡管當時所有人都在溫飽線上掙扎著,但他們還是把家中僅有的一些糧食分給主人公,正是這種感人的援助才使得主人公馬建強走上了求學之路,也正是這種偉大的愛使得馬建強產生了奮斗的決心。馬建強在求學過程中,面對饑餓和困難,始終保持著自己的尊嚴。他雖然生活貧困,被迫同饑餓進行持續的斗爭,也忍受著饑餓造成的幾乎難以忍受的痛苦,但他始終堅守著道德底線,甚至為了自己精神上的尊嚴,拒絕了吳亞玲真誠的幫助。在他看來,饑餓帶給他的痛苦難以忍耐,但精神上的尊嚴是不可動搖的,只有自己品德是清白的,才能有足夠的勇氣去戰勝饑餓,清清白白的活下去。在他看來,在苦難的生活里“除過自己的清白”,他已經沒有別的東西來“支撐自己的精神世界”,“假如我真的因為饑餓做出什么不道德的行為來,那不光是別人,連我自己都要鄙視自己了。”[6]由此可以看出,苦難不僅沒有讓馬建強頹唐消沉,自輕自賤或自暴自棄,反而叫他認識了那些對人生來講非常重要的東西。在他因過度饑餓而考了全班倒數第二時,表現出的超人意志力:“為了再一次沖到前面,我準備付出任何代價,哪怕一下子死在教室里!我對自己說:我就死吧,這么不爭氣,活著又干什么?生活的貧困我忍著,但學習上的落伍是我無法忍受的,這是真正的貧困。我必須在這個競爭中再一次名列前茅”。經過一番以整個生命為抵押的拼搏奮斗,馬建強獲得期中考試各科平均分數全班第一的成績,他“像勝利了的拳擊手一樣,疲憊不堪卻帶著說不出的歡欣”。這是一個勝利者對自身積極進取,勇敢創造的本質力量在情感上的滿足和肯定。我們在馬建強的身上可以看到海明威的“人的精神是不可被戰勝”的硬漢子精神,顯示出堅韌剛強、百折不撓的硬漢子情結。     2、馬延雄:黨和人民的忠誠護衛者    《驚心動魄的一幕》將我們的思想拉回到了一九六七年,文化大革命的風暴搖撼著整個社會,在這個顛倒乾坤的時代,妖魔肆意的橫行。家庭分裂,父子決裂,同志成了對手,冤家成了朋友,過去的光榮也許變成了恥辱,而過去的恥辱居然成了今天的驕傲和耀武揚威的資本。為革命立下了汗馬功勞的人,正戴著高帽子,被批、被斗,是一個民族正在用最殘忍的手段 他們最優秀的人才。主人公馬延雄,一個用悲劇鑄造的英雄,一位被關在監獄里卻心中時刻想到人民的縣委書記,在這段歷史上,他用自己的性命和信仰,用自己壓不彎的脊梁,撐住了中國人的氣節。對他這樣一個為黨奮斗了二十多年的人來說,黨的命運,國家的命運,革命事業的前途,永遠在他個人命運之上。當他自己被批斗挨打的時候,他心里還在惦念著人民,始終堅持著自己的信仰:他應該為大多數的人民群眾謀利益,保護人民群眾,即使搭上了生命也在所不惜。他確實做到了,不僅沒有屈服于任何一派,他被別人救出來以后,為了平息兩派的風波,在到處貼著抓他的通緝令的情況下,直入虎穴,最后被當場打死。馬延雄在自己最痛苦最危險的時候能夠忘記自己,只想到群眾,去從容赴死,顯示了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崇高的自我犧牲精神自己忍饑受凍,身心經常性的備受折磨,但這些都不能摧折好書記馬延雄半點為黨和人民謀光明的信心。在對主人公“硬漢”的由衷歌頌里,投射進了作家本人無意識中被壓抑的硬漢子情結。    3、高家林:不屈服于既定的命運     《人生》是一部讓路遙聲名鵲起,響徹文壇的小說。主人公——農村青年高加林,高中畢業后,未能考上大學,回到鄉里當了一名教師。不久又被擠回家當了農民。在他心灰意冷之時,突來的愛情讓他振作起來。一個偶然的機會,他又來到縣廣播站工作,后來組織上查明他是通過不正當的途徑進城的,于是又重新回到了農村。從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高加林身上,自卑與自尊兩種心理情緒共同存在,當然,作為人來說,自卑感越強,自尊心就越強,兩種心里情緒的共同從在,也正好是路遙塑于小說中人物“硬漢子情結”的表現。在《人生》中有這么一個情節:一次高加林進城賣饃,一次是為了給村里蓄糞而去縣城掏糞,由于自尊心作祟而產生了極度自卑的心理,這種自卑感進而上升為對城市的敵視和仇視,轉化成征服的狂妄和野心。后來他進了城,憑著超人的才干、工作的熱情和英雄般的獻身精神,很快的顯示出了他的價值和魅力,甚至發出了“我聯合國都敢去”的豪言壯語。從逆境時的萎縮、自卑,到順境時的狂妄、自尊,相互交錯,使得這一人物形象閃耀著動人的光彩。    其實,人生的路途本來就是無所謂有,無所謂無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拼搏的。人生的道路是坎坷的,更是崎嶇的,只有努力的拼搏才能看到勝利的曙光,即使有時勝利的結果會很短暫。高家林在人生路上的一波三折,無不使人為其感到痛心和惋惜,但從他為人生而奮斗的歷程來看,其自身有一種年輕人特有的奮發向上的意志和對命運不公的反抗心理,敢于改變現實的生活環境,并且有著與農村大部分青年不同的生存目標。他是一位不甘平庸勇于追求的青年,他的吃苦精神和驚人的才華顯示了進取不止的強者性格。即使性格有缺點,也并不能掩去他整個人生主導方面的英雄光輝。他回鄉當民辦教師時,在多年污穢的吃水井里撒下漂白粉,搞了一場衛生革命。即使他春風得意在縣城工作時,仍以英雄般的獻身精神投入到抗災第一線,發出了一篇又一篇的新聞報道。如果是一個懦弱的人,在經過一系列的挫折后就可能任命了。但高加林自尊心強,性子硬,就連高家村的“大能人”高明樓也暗地里怯他幾分。    從農民身份的高加林的人生中,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到一種憤于社會的不公,人與人之間不同等的反抗情緒。高加林的悲劇不得不讓人為之嘆息,但堅韌的性格、反抗挑戰的精神,很大程度上就是硬漢子情結所呈現的結果。    4、高廣厚:生活困頓卻不悲觀    在《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中,路遙也為我們塑造了一個“硬漢子”型的人物——高廣厚。對于高廣厚來說,“在他33歲的人生歷程中,歡樂地日子也并沒有多少。他剛降生到這個世界,父親就癱瘓在炕上不能動了,一家三口的光景只靠父親的兩只手在土地上刨挖來維持。要不是新社會有政府救濟,他們恐怕難活下去。他是聽著父親不斷地呻吟和看著母親不斷地流淚長大的。”[7]好不容易當上了山村教師,娶了個漂亮的媳婦,媳婦卻又扔下幼小的孩子改嫁到了城里。高廣厚所經歷的苦難,所面臨的困窘境地,這里面的慘烈不次于路遙小說中的其他人物。路遙成功的為高廣厚找到了一條展示苦難的有效途徑——忍耐,這使得整部小說的敘述都因著這種寬闊的忍耐,變得沉郁,悲痛而堅定,沒有血淚的控訴,沒有撕心裂肺的尖叫,甚至都沒有憤怒,有的只是高廣厚的生活中磨練出來的無邊無際的忍耐容著一切。最后,高廣厚又以博大的胸懷接受了自己背信棄義的妻子。高廣厚身上體現出了人的尊嚴和對命運的順從,化作一種永不損人的勤勞,為人正直,對妻子忠誠,對生活有所求而又無奢求,從他身上可以看出黃土地一樣的沉重的忍耐。從高廣厚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農民身上的優良品質,容忍、勤勉、尊老愛幼。在當時那樣的困難條件下,高廣厚尚能保持這樣的品質,可見又是一個鮮活的硬漢子形象。與前面的馬建強,馬延雄和高加林相比較,顯得有些平凡,沒有遠大的抱負,也沒有為社會拋灑自己的熱血,只是在自己平凡的教師崗位上默默地堅持著、奮斗著,他只追求自己的小生活能夠盡量的美滿、幸福。所以我們讀到的高廣厚最大的優點就是對苦難的忍耐,這使得他成為了路遙筆下的又一個具有硬漢子情結的代表。    5、《平凡的世界》中的孫氏兄弟:平凡生活中的強者    《平凡的世界》可謂是路遙用畢生的精力創作的一部巔峰之作,掩蓋了在此之前的所有作品,囊括了之前作品中的所有人物形象,展現給我們的是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完美的故事人物。“硬漢子情結”也在這部作品中得到了最完滿的呈現,這主要表現在主人公孫少安、孫少平兄弟身上。    《平凡的世界》以1975年到1985年中國廣闊的社會生活為背景,以黃土高原上的歷史為主流,描寫了中國農民的生活和命運,是一幅當代農村生活全景性的圖畫,是對“十年浩劫”生活的總體反思,也透漏出作者對中國農村和中國社會現狀的歷史,現在和未來焦灼的關切之情。作品看起來寫的都是一些普通平凡的事情,而實際從總體上構筑了一個有拼搏和抗爭、有勝利和喜悅、有悲歡和離合的極不平凡的藝術世界。作品成功塑造了不向困難低頭,在現實生活中拼搏進取的孫少安和依靠個人奮斗,實現人生價值的孫少平兩個硬漢形象。雖然生活在人們奮斗進取的道路上,設下了一道又一道關卡和岔道,但對于用于奮進的人們來說,是絲毫不會氣餒和退縮的。正是因為這樣,我們的主人公孫氏兄弟雖然飽嘗了艱辛和挫折,但都洋溢著一種積極、高昂的精神。    孫少安高小畢業即輟學回家,過早的承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心底善良、情操高尚、善于思考、勇于奮斗,是農村先進青年的典型。他根植于農村,想通過自己拼命的勞動來改變自身貧困的“世事”。無論他的“搞分擔包產”,還是后來的辦磚廠,無一不是為了擺脫貧困,脫離苦難,一家人能填飽肚皮,過上安適的生活。為了這些,孫少安無日無夜地勞作著,他立足于實際,結合農村的現實情況,他沒有空想,他身上具有同苦難抗爭的奮斗精神。《平凡的世界》第二部第42章寫道:“什么是人生?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斗!只有選定了目標并在奮斗中感到自己的努力沒有虛擲,這樣的生活才是充實的,精神也會永遠年輕!”這是作家思想的具體體現,同時又是對孫少安創業奮斗精神的由衷贊美。也許正因為有了苦難體驗,使路遙作品中主人公自強不息的精神有了生長的土壤。孫少安不干于貧困落后,奮發圖強,終于過上了好日子。這種積極昂揚的生活姿態,這種堅強不屈的奮斗精神,是任何一個時代都需要的,具有激蕩人心的偉大力量。    孫少平是有知識的現代青年,屬于奮斗型人物,渴望在更廣闊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為!他踏實穩重,顯示了新一代農民的出路。少平雖然家境貧寒,但從不鄙視自己的家庭。他是農民的兒子,是在苦難和饑餓中長大的。他不怕艱難的社會現實,并且勇于同苦難做斗爭。求學期間饑餓時時折磨著他,襤褸的衣衫使他在女生面前不體面、苦澀、凄楚,心中郁結著難言的悲憤,但是他挺過來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漢的豁達平靜地接受著這一切。但是擺脫狹隘的農民意識,追求具有人生價值的精神生活這種崇高的意念卻從未在他的心中停止過。在作品中描寫孫少平背石頭的那一段文字,更能體現出孫少平在與生活的抗爭中不服輸的奮斗精神與其本身的鮮明個性。他在城市闖蕩人生,自覺勇敢地挑戰困難。他不貪圖和哥哥合辦磚窯的收入,而離開溫馨的家庭,赤手空拳地闖入陌生的城市,去開辟新的空間。先是去黃原當攬工漢,后又去銅川當煤礦工人,種種煉獄般地生活鍛造出了他堅韌地意志和頑強地拼搏精神。他不但注定承受苦難,而且勇于抗爭苦難和超越苦難,從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難的勞動中得到了最堅實的考驗,獲得崇高與自豪的心理感受。他的奮斗史中貫穿的思想主線是堅忍不拔地奮斗精神。期間孫少平嘗盡了生活的艱辛,飽受命運和生存環境之苦。然而他卻從未屈服,從未放棄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追求。正是他這種深深的苦難意識,給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園,是他具有了頑強拼搏的奮斗精神。正是這種精神才使得他成為了路遙硬漢子情結的完美形象。    縱觀路遙小說中的幾位主人公形象,無一例外的都是男性,并且都出生在同一個地方——陜北農村,在他們初長的人生歷程中飽受著貧窮所帶來的饑餓與苦難,使得他們從出生的那一刻就賦予了與饑餓和苦難搏斗的使命,唯獨抗爭與拼搏才能從艱難困苦中走出來,開辟適合自己生活的一片藍天,活出真正的人格來。路遙這五篇小說中的六個主人公就是這樣。《在困難的日子里》中的馬建強,在饑寒交迫中努力學習,雖然自卑卻頗有自尊;《人生》中的高家林有才識卻難有用才之處,不屈服于既定的命運;《驚心動魄的一幕》中的馬延雄,生活和精神受到雙重的打擊,卻為人民的幸福而堅強的活著;《黃葉在秋風中飄落》中的高廣厚,從小受苦,生活困難卻不悲觀;《平凡的世界》中的孫氏兄弟,哥哥孫少安有著無畏的勇氣,樂觀的態度,勇于改變生活現狀;弟弟孫少平有著遠大的抱負,自立、自強、自尊,闖出了自己生活的新天地。兄弟二人在平凡的生活里演繹出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如此看來,路遙這幾部小說中的主人公身上有相同的特征,那就是:自尊、自強、自立、敢于同命運抗爭、為夢想奮斗。這也正好符合路遙本身對生活奮斗的特征,即硬漢子情結。    總之,路遙小說創作的內涵是豐富而深刻的,展現給我們的一系列硬漢子形象無一例外都貼合于現實生活,這些鮮活的硬漢子形象對生活中的苦難和挫折有著抗爭的積極態度,這正是我們現實生活中所缺乏的,無論是對我們的生活磨礪還是文學創作都有著積極地影響。

            參考文獻1、路遙.早晨從中午開始(路遙文集第二卷)[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80頁.2、史鐵生.病隙碎筆[Z],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第1頁.3 、路遙.路遙全集:散文卷[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2年:第166頁.4 、路遙.路遙小說名作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第202頁.5 、朱智賢.心理學大辭典[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89:第502頁.6 、路遙.路遙全集:小說卷[M].廣州:廣州出版社.2003年:第296頁.7 、路遙.路遙小說名作選[M].北京:華夏出版社.1999年:第372頁.8 、王永奇. 試論路遙筆下人物的硬漢精神[J].河南:《懷化學院學報》 2008年02期 9 、龍云. 永遠的路遙──路遙作品重讀[J] 《小說評論》2000年第04期10、 劉祖國;;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路遙小說創作的精神特征[J];語文學刊;2006年01期
             


            上一篇:視覺語言與聽覺語言同步相似發展 下一篇: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好------讀王..
            Tags:路遙 小說 漢子 情結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