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l id="qguia"></del>
    • <ul id="qguia"></ul>
    • <ul id="qguia"><sup id="qguia"></sup></ul>
      <fieldset id="qguia"><menu id="qguia"></menu></fieldset>
      <fieldset id="qguia"></fieldset>
    • 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mào)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yè) 工業(yè)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shù)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shù)設計 新聞專業(yè)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yè)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jié)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xiàn)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wǎng)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wǎng)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論《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描寫6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wǎng)整理,轉(zhuǎn)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描寫
       [摘 要]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中,劉備、曹操、諸葛亮、孫權(quán)、關(guān)羽、趙云、司馬懿……等等,都可以稱得上是英雄。但縱觀這些英雄人物,性格最為復雜,并且能夠集政治家、軍事家于一身者,我覺得唯有曹操一人而已。     [關(guān)鍵詞] 英雄;奸雄;性格;地位;貢獻      《三國演義》極力宣揚了劉、關(guān)、張的忠義信,表現(xiàn)出非常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將曹操刻畫成為一個玩弄權(quán)術(shù)、奸詐狡猾的“亂世之奸雄”。作者通過汝南許劭、南陽何颙之口,對曹操的一生作了總的定性。盡管如此,他們也不能不承認曹操是“治世之能臣”,“安天下者,必此人也”。用聶紺弩先生的話說,“曹操是實干家”、“大軍事家”、“杰出的詩人、文學家”;“曹操站的地位高,形象大,方面廣,非史家、世俗人等所能理解”。     人們對曹操這一人物形象分析研究,多受羅貫中所著《三國演義》中強烈的“擁劉反曹”傾向的影響,重在突出其欺君罔上、竊國謀逆、玩弄權(quán)術(shù)、殘暴不仁、虛假偽善、奸詐狡猾的“亂世奸雄”這一負面,而忽略了他作為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這一正面。我認為,亂世奸雄”曹操,性格最為復雜;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愛后可恨,一生功大于過;他仍不失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下面,我就從曹操多元化的性格、前后時期曹操的對比和一生的是非功過三個方面,對《三國演義》中的曹操這一人物形象進行分析研究,請老師們多多指點。     一、曹操多元化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為復雜的,很難用一句話兩句話給他作結(jié)論!凹樵p”,可以說是曹操比較突出的性格特征,但正如“多愁善感”說明不了林黛玉一樣,“奸詐”也遠遠不能把曹操這一形象的豐厚意蘊全面概括。     作品寫出了曹操豐富的情感和性格內(nèi)在的復雜,呈現(xiàn)出了多元化的態(tài)勢,從而使該形象獲得了審美性、真實性和永久的藝術(shù)魅力。     1、反差巨大、獨特鮮明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最具有典型性,不僅獨特鮮明、而且反差巨大。一開始,作者便借用汝南許劭之口規(guī)定了這一人物的“主導情感”:“亂世之奸雄”?少F的是,作者并沒有停留在概念的抽象描述,而是用大量生動的具體描寫賦予這一概念以豐滿可感的血肉。曹操替父復仇進攻徐州時,傳令三軍“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殺戮”,“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失去了理智的曹操近乎瘋狂,濫殺無辜,顯得特別殘暴不仁。但當他在行軍途中目睹田園荒蕪、百姓流離失所時,卻又動了真情實感;“青梅煮酒論英雄”,曹操對淮南袁術(shù)、河北袁紹、荊州劉表、江東孫策、益州劉璋等群雄的評價入木三分,表現(xiàn)出敏銳的目光和過人的膽識,但卻對劉備后園種菜、聞雷失箸的韜光養(yǎng)晦之計毫無察覺,又顯得十分愚頓;曹操一方面極力搜羅人才,對人才求賢若渴,另一方面卻又嫉妒人才,斬殺聰明過人的楊修;在曹氏集團成長壯大的過程中,曹操屢敗屢戰(zhàn)、百折不撓,充分展示了自己樂觀向上的精神,但“夢中殺近侍”又顯露出內(nèi)心的狐疑和空虛;曹操有時廣開言路,從諫如流,甚至打了勝仗還要獎賞事前勸阻之人,有時則剛愎自用、無比驕橫,故有濮陽之狼狽,赤壁之敗績;“焚書不問”、“赦免張遼”、“義釋關(guān)羽”,曹操的寬宏大度令人嘆為觀止,而荀彧、荀攸這些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智謀之士稍有冒犯,便翻臉不認人,其氣量之狹窄簡直令人不可思議……人物就是這樣在時空的變遷中,展現(xiàn)著自己的豐富側(cè)面。這些乍看起來互不見容的側(cè)面融為一體,形成了曹操多姿多彩的性格世界。    2、正反交叉、復雜多變的性格。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曹操的性格是最為復雜多變的。以“赦免張遼”這一情節(jié)為例,曹操初欲手刃張遼,暴露出易于沖動和氣量狹窄。但聽了劉備、關(guān)羽的勸諫,又馬上一改前態(tài),擲劍而笑,并“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顯現(xiàn)出驚人的反應控制能力和過人的度量。他愛惜張遼之才是真誠的,但說什么“我亦知文遠忠義,故戲之耳”就顯得十分虛偽了。這一方面是為了掩飾自己有失風范的丑態(tài),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抵消劉備、關(guān)羽救保張遼的影響。曹操從拔劍到擲劍、從惱羞成怒到笑臉相迎,張遼由階下囚到座上客,是在轉(zhuǎn)瞬之間完成的,反映了即使是在一件小事上,曹操的性格元素也是表現(xiàn)得異;钴S和豐富的。 曹操的性格之中,反中有正,正中有反,是正反交叉的。曹操攻破下邳,首先想到的是先差人進城安民,穩(wěn)定民心;擊敗袁紹之后,深感河北百姓之苦,盡免其當年賦稅。這些舉措,不能全以“虛偽”視之,作為一個有著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他與一味殺伐的董卓不同,深知以民為本的道理。但攻冀州時,號令三軍不得騷擾百姓,如有殺人雞犬者,如殺人之罪,“于是軍民震服,曹操亦心中暗喜”,則又見出他愛民的偽善。曹操性格中的“豁達樂觀”,大多表現(xiàn)為胸襟開闊、積極進取、不計前嫌,但赤壁之戰(zhàn)中幾十萬軍隊頃刻間“灰飛煙滅”,不得不率領(lǐng)殘兵敗將落荒而逃,此刻他反而三次大笑,這時的樂觀就是一種強打精神、可笑可憐的自我解嘲了。     二、前后時期曹操的對比。     縱觀《三國演義》中曹操的活動,以赤壁之戰(zhàn)為界,大致可分為前后兩個時期。前期的曹操與后期的曹操比較,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愛后可恨。曹操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總的說來,功是大于過的。     前期的曹操雖已開始“挾天子”,但目的卻在“令諸侯”。他此時面臨的主要是與中原各個軍閥的矛盾,所致力的是壯大實力、削平群雄、統(tǒng)一北方。作者在表現(xiàn)曹氏集團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創(chuàng)業(yè)過程中,重在表現(xiàn)曹操的“雄”、“智”和“可愛”。后期的曹操主要處理的是與蜀、吳的矛盾,尤其與以恢復漢室相號召的劉備集團的矛盾更為突出,其最終目的是“掃清四海”,統(tǒng)一天下,取劉漢而代之。此時作者重在表現(xiàn)曹操的“奸”、“愚”和“可恨”,曹操的形象是流動變化的    曹操大宴銅雀臺時,臣下有勸進之意,他當即宣稱:“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又復何望哉?如國家無孤一人,正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或見孤權(quán)重,妄相忖度,疑孤有異心,此大謬也。孤常念孔子稱文王之至德,此言耿耿在心!边@些話,當然不無自我開脫、自我粉飾的成分,但他畢竟沒有稱帝,卻是不爭的事實。宋賢評曹操詩云:“雖秉權(quán)衡欺幼主,尚存禮義效周文”,對曹操的評價比較恰如其分。這也是曹操“藏奸”的地方。     三、一生的是非功過。
       1、曹操之功。     (1)統(tǒng)一北方,削平群雄。     曹操的發(fā)績,是從鎮(zhèn)壓黃巾起義開始的。在鎮(zhèn)壓黃巾起義的過程中,通過招兵買馬、誘降義軍、招降敵將、招降敵兵等手段,網(wǎng)羅了許多人才,擴充了軍事實力。先是高舉“忠義”大旗,矯詔聚集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然后奉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逐步削平了袁術(shù)、呂布、張繡、袁紹、劉表等割據(jù)勢力,統(tǒng)一了北方,結(jié)束了北方軍閥割據(jù)的混亂局面。     (2)為三國歸晉、三國鼎立奠定了基礎。     曹操統(tǒng)一北方以后,為了解決軍糧缺乏的問題,在北方分兵屯田,興修水利,對北方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恢復有一定的作用。他用人唯賢,重視人才,敢于打破世族門第的觀念,羅致了許多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他還對那些稱霸一方的地方豪強加以抑制,不至使他們尾大不掉,并采取強有力的措施加強中央集權(quán),削弱地方和軍閥權(quán)力。這些舉措,不但鞏固了搖搖欲墜的漢末中央政權(quán),而且使北方的社會經(jīng)濟得到了迅速的恢復和進一步發(fā)展。北方在一個相對較長的時期內(nèi),處于和平環(huán)境之中,人民得到了休養(yǎng)生息,國力得到了不斷加強,為曹操死后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和最終三國歸晉天下一統(tǒng)奠定了基礎。     (3)對建安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     曹操是東漢末年杰出的詩人和文學家,對建安風骨的形成和建安文學的發(fā)展作出了較大的貢獻。圍繞在曹操的身邊,不僅有王朗、鐘繇、王粲、陳琳等一班文人,更有曹丕、曹植兩個獨具文學天賦的兒子。在他的積極倡導和大力支持下,漢末朝堂文學氛圍十分濃厚,涌現(xiàn)出了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三曹七子”。他的詩歌,氣魄雄偉,慷慨悲涼;他的散文,清峻整潔。在第四十八回“宴長江曹操賦詩”中,他觸景生情,吟出了“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等美妙的詩句。就憑曹操能詩能文這一點,也是其他三國群雄所難于相比的。     2、曹操之過。     (1)鎮(zhèn)壓起義,屠夫手腕。     歷史上許多著名的開國皇帝和英雄人物,都曾鎮(zhèn)壓過農(nóng)民起義,他們的雙手都粘滿了人民的鮮血。無論是歷史上的曹操還是《三國演義》中的曹操,也不例外!皾}川之戰(zhàn)”,曹操對義軍不分青紅皂白,“大殺一陣,斬首萬余級”,充當了一個朝廷劊子手的角色。此后,他又跟隨皇甫嵩討張梁,“斬張梁于曲陽”,“發(fā)張角之棺,戮尸梟首”,殘酷得連死人也不放過。董卓、王允死后,青州黃巾軍再次起義,曹操與濟北相鮑信負責鎮(zhèn)壓義軍,鮑信戰(zhàn)死,曹操卻“招安到降兵三十余萬、男女百余萬口”,并“擇其精銳者,號為‘青州兵’”。曹操不僅靠著義軍的鮮血染紅了自己的頂戴,先是除“濟南相”、任“典軍校尉”,后是封“鎮(zhèn)東將軍”,而且逐步擴大了軍事力量,有了逐鹿中原削平群雄的資本。     (2)竊國謀逆,欺君罔上。     曹操在奉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之后,個人野心和權(quán)勢欲望不斷膨脹,最終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漢末中央政權(quán)。所有的朝廷大事,從軍事征伐到人事任免,從內(nèi)政事務到外交聯(lián)系,曹操根本不聽獻帝和朝臣的意見,都是個人說了算。獻帝在曹操的眼里,不過是一個傀儡、一個“兒皇帝”;朝臣在曹操的眼里,不過是一個裝飾“門面”的可供自己利用的工具。     曹操在擒殺呂布之后,“威名日盛”,腦海深處便產(chǎn)生了竊國謀逆的念頭,如果不是顧慮“朝廷肱股尚多”,只怕早就“行王霸之事”了。為了觀察動靜,曹操特地邀請?zhí)熳印霸S田圍獵”,群臣將校向獻帝齊呼萬歲,他竟“縱馬直出,遮于天子之前以迎受之”,并借天子弓箭不還,自行懸?guī)А.敨I帝深感曹操欺君罔上、有竊國謀逆之心后,隨即密賜衣帶詔,令董承、劉備、馬騰等人合力討賊。事后衣帶詔泄露,曹操誅殺了董承、吉平、王子服等人仍不解恨,連已有五個月身孕的董貴妃也不放過,盡管獻帝和伏后一再哀求,還是將董貴妃勒殺于宮門之外。如果不是程昱即時勸諫,恐怕就連獻帝本人也要被廢黜了。此后,曹操權(quán)勢更盛,作威作福,不可一世。只要是曾經(jīng)反對過他的人,都被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必欲拔除而后快,馬騰父子三人被誘殺,伏后、伏完“為國捐生”,耿紀、韋晃等“五臣死節(jié)”。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     (3)殘暴不仁,玩弄權(quán)術(shù)。     歷史上的陰謀家、野心家都喜歡玩弄權(quán)術(shù),曹操更是得心應手,將權(quán)術(shù)玩弄于股掌之間。壽春伐袁術(shù)時,曹軍與袁軍相持月余,糧食“不敷支散”,曹操便讓管糧官王垕以“小斛散之,權(quán)且救一時之急”。管糧官王垕遵令而行,激起了各寨大小將士的憤怒,紛紛傳言丞相欺眾。他暗中派人探得消息,不惜借用毫無過錯的王垕之頭來穩(wěn)住軍心,平息眾怒。多年來,曹操殺人不眨眼,結(jié)下了不少仇家,常害怕被人謀殺死于非命。為了掩飾自己怕死的丑態(tài),便編造謊言,說自己“夢中好殺人”,要左右親信在他睡著后“切勿近前”。當一個大白天忠于職守的近侍替他覆蓋落被時,他便“躍起拔劍斬之,復上床睡;半晌而起”,假裝吃驚地問“何人敢殺吾近侍?”,還假惺惺地痛哭,命人后葬。曹操的這些舉動,一來是為了證實自己“夢中好殺人”,二來也是為了收買人心替他賣命。當耍弄權(quán)術(shù)的手段被楊修識破后,為了掩蓋自己的罪行,曹操便借故斬殺了楊修,讓這個秘密永遠石沉大海,不為人知。     曹操的殘暴不仁,更是讓人觸目驚心。“潁川之戰(zhàn)”,曹操對義軍不分青紅皂白,“大殺一陣,斬首萬余級”!皥蟾赋鸸バ熘荨,曹操傳令三軍“但得城池,將城中百姓,盡行殺戮”,“大軍所到之處,殺戮人民,發(fā)掘墳墓”!按套刻与y”,曹操明知自己錯殺了呂伯奢全家,還要一錯再錯,耍弄陰謀手段將沽酒歸來的呂伯奢揮劍砍死!皻⒓健,曹操更加顯得無比殘暴,先是將吉平打得體無完膚,然后截去吉平的九個手指,割掉吉平的舌頭,吉平撞階而死后,曹操仍不解恨,還要“分其肢體號令”。“順我者倡,逆我者亡”,成了曹操最大的人生信條。     (4)奸詐狡猾,虛假偽善。     曹操的偽善和奸詐,并不是那種雞鳴狗盜式的小聰明、小伎倆,而是包含著很多的智慧,所以有時并不覺得可憎可鄙,讓人雖不能心悅但卻能誠服。青少年時代的曹操,“好游獵,喜歌舞,有權(quán)謀,多機變”,為了達到我行我素、游蕩閑逛、逃避責難的目的,他曾“裝病讒叔”,故意挑撥離間父與叔的兄弟關(guān)系。董卓進京后獨霸朝綱,廢少帝立獻帝,擅殺朝臣,激起了王允等人的義憤。曹操自告奮勇去刺殺董卓,不料被董卓從衣鏡中窺見拔刀動作,他隨即跪下獻刀,掩蓋刺殺的失敗,“操有寶刀一口,獻上恩相”。董卓雖然見疑,但仍被他瞞過,任他逃脫。其余典型事例,如“望梅止渴”、“割發(fā)權(quán)代首”、“跣足迎許攸”等,也都可以證明曹操的虛假偽善和奸詐狡猾。這里,不再一一贅述。     (5)嫉賢妒能,驕奢淫逸。     歷朝歷代的許多皇帝和英雄人物,一旦他們的根基逐步穩(wěn)固、事業(yè)蓬勃發(fā)展到處于欣欣向榮的上升時期,他們便開始驕傲自滿、追求起聲色犬馬和個人享樂來,即使是有著強烈進取心和權(quán)勢欲的曹操也不例外。曹操進宛城,見張濟妻美,不惜用甜言蜜語來打動她,“吾為夫人故,特納張繡之降;不然滅族也”,并許以還都后扶為正室,每日與之取樂,不思歸期。其實張繡之降在此事之前,全與張濟妻無涉;曹操本以“妓女”視之,豈有扶為正室之理?以曹操當時的地位,對階下一個弱女子尚且如此,他的貪戀美色和狡詐本色可見一斑。當曹操削平群雄、統(tǒng)一北方、志得意滿時,個人的驕橫無比和剛愎自用便顯露無余,“宴長江赤壁賦詩”,劉馥只不過指出“丞相何故說出不吉之言”,便惹來殺身之禍,曹操大怒說,“汝安敢敗吾興”,“手起一槊,刺死劉馥”。曹操還在漳河之上修建壯麗無比的銅雀臺,并“廣選天下美女以實其中”,供自己晚年享樂。     曹操嫉賢妒能的典型事例,莫過于“斬殺楊修”。楊修具有過人的聰明才智,“為人恃才放曠,數(shù)犯曹操之忌”。曹操筑園在門上書一“活”字、塞北送酥在盒蓋上寫“一合酥”三字、夢中殺近侍、曹丕曹植兄弟爭寵斗智等,都被楊修一一識破,讓楊修所助的一方占據(jù)了上風。曹操雖然在表面上對楊修“稱美”、“喜笑”,但在內(nèi)心深處卻“甚忌之”,“心惡之”,“愈惡之”,最后在與劉備爭奪漢中的戰(zhàn)斗中,尋了個“亂我軍心”的借口,將楊修斬殺了事。可嘆楊修“聰明反被聰明誤”,糊里糊涂地成了曹操嫉賢妒能的犧牲品。 曹操所犯下的過錯,是一個政治家、軍事家在結(jié)束軍閥割據(jù)、追求國家統(tǒng)一當中所犯下的過錯。曹操的一生,功是大于過的。     四、曹操仍不失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在東漢末年群雄紛爭的社會動亂中,曹操本來“名微而眾寡”,憑著他的強烈的進取心和權(quán)勢欲,憑著他的雄才偉略,一躍成為那個時代的佼佼者,確立了“亂世奸雄”的地位。盡管曹操有這樣或那樣的許多錯誤,但他仍不失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1、政治家曹操     (1)膽識過人,目光遠大;     作為一個政治家,要在群雄林立的動亂社會中求得生存,占有一席之地,沒有遠大的目光和過人的膽識是不行的。曹操之所以能夠削平群雄、統(tǒng)一北方,就是因為他具有這樣的目光和膽識。當漢末中央政權(quán)處于風雨飄搖之際,曹操大膽采納了謀士荀彧的建議,奉迎獻帝遷都許昌,“挾天子而令諸侯”。此后,他不僅可以名正言順地利用朝廷的名義行事,而且可以逐步擴大自己的地盤,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扒嗝分缶普撚⑿邸,曹操通過對當時的群雄逐一進行分析后認為,淮南袁術(shù)是“冢中枯骨”、河北袁紹“色厲膽薄,好謀無斷;干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荊州劉表“虛名無實”、江東孫策“藉父之名”、益州劉璋“乃守戶之犬耳”,他們都不是真正的英雄;只有曹操本人和劉皇叔具備“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的氣質(zhì),才稱得上是真正的英雄。這些評價都十分中肯,入木三分。     (2)重視人才,求賢若渴;     曹操非常重視人才,對人才求賢若渴,極力搜羅,加以重用。在他的麾下,“荀彧、荀攸、郭嘉、程昱,機智深遠,雖蕭何、陳平不及也。張遼、許褚、李典、樂進,勇不可當,雖岑彭、馬武不及也。呂虔、滿寵為從事,于禁、徐晃為先鋒;夏侯敦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間福將”,正是這些文臣武將的運籌謀劃和拼死戰(zhàn)斗,才使得曹操的勢力逐步擴大,最終削平了群雄、統(tǒng)一了北方。曹操宛城征張繡時,見張繡的使者賈詡才思敏捷,“應對如流,甚愛之,欲用為謀士”,賈詡以不棄張繡婉言相拒,他亦不為過,反待之甚厚。官渡之戰(zhàn)期間,袁紹的謀士許攸來投,曹操“方解衣歇息,聞說許攸私奔到寨,大喜,不及穿履,跣足出迎”,“遙見許攸,撫掌歡笑,攜手共入”,“先拜于地”。以曹操當時貴為丞相的地位,對投誠自己的布衣謀士尚且如此,這種識才、愛才、重才之心,可見一斑。     (3)豁達樂觀,胸襟開闊。     在《三國演義》眾多的人物中,若論胸襟開闊、豁達樂觀,曹操當首屈一指。”白門樓呂布殞命”一回中,曹操擒住張遼,本打算親手殺了他,但聽了劉、關(guān)的勸諫,馬上一改前態(tài),擲劍而笑,并“親釋其縛,解衣衣之,延之上坐”。張繡降而復反,曹操幸虧典韋死拒寨門,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也死于亂軍之中。脫險后,曹操設祭祭奠典韋,“哭而奠之”,并對諸軍將士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結(jié)果,“眾皆感嘆主公之愛士,過于親子”。關(guān)羽降漢不降曹后,曹操待之甚厚,不但賜與府第給關(guān)羽和劉備兩位夫人居住,還贈與關(guān)羽異錦戰(zhàn)袍、赤兔寶馬、美女金帛。關(guān)羽得知劉備確切消息,封金掛印護嫂尋兄,曹操“叱退蔡陽,不令追趕”,并親自為關(guān)羽送行,贈與路資錦袍。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過五關(guān)斬六將”,曹操也不深究。官渡之戰(zhàn)后,發(fā)現(xiàn)了大量“許都及軍中諸人與紹暗通之書”,曹操“命盡焚之,更不再問”,足見其開闊的胸懷和豁達的氣度。     2、軍事家曹操     (1)愛護百姓、軍紀嚴明。     曹操治軍素以“軍法甚嚴”著稱,對百姓也頗為愛護。宛城征張繡時,正值麥熟之期,曹操下令“大小將校,凡過麥田,但有踐踏者,并皆斬首”,于是“官軍經(jīng)過麥田,皆下馬以手扶麥,遞相傳送而過,并不敢踐踏”。夏侯敦所領(lǐng)青州之兵“劫掠民家”,于禁領(lǐng)兵“于路剿殺,安撫百姓”,青州之兵誣告于禁謀反。曹操查明真相,不僅懲責了夏侯敦治兵不嚴之過,而且對于禁大加褒獎,“賜以金器一副,封益壽亭侯”。攻冀州時,曹操曾號令三軍不得騷擾百姓,“如有殺人雞犬者,如殺人之罪”;平定冀州后,又下令盡免河北百姓當年租賦。這其中雖有偽善的一面,但更多的卻是愛民之舉,畢竟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2)指揮若定,豪爽多智。     曹操的機智,在《三國演義》中可以與諸葛亮相提并論。就連魯迅也說,羅貫中“要寫曹操的奸,結(jié)果倒好象是豪爽多智”。曹操“濮陽詐死破呂布”、“安眾設伏破張劉”、“抹書間韓遂”、“望梅止渴”、“割須棄袍”等,無不體現(xiàn)了他過人的智慧。 曹操的指揮才能,在《三國演義》中也是屈指可數(shù)的。在削平群雄的大小戰(zhàn)斗中,曹操總是指揮若定,勝不驕,敗不餒,屢出奇計,或轉(zhuǎn)敗為勝,或化險為夷。     (3)以身作則,身先士卒。     曹操多年征戰(zhàn),不避箭矢,不避斧鉞,常常親自領(lǐng)兵上陣,與群雄廝殺,曾被兵卒所擒,被徐榮射中肩膊,被馬超追殺得“割須棄袍”。他的身先士卒的表率作用,激勵了全軍將士莫不死戰(zhàn),最終削平了群雄,統(tǒng)一了北方。 曹操的以身作則,要數(shù)“割發(fā)權(quán)代首”這一事例最為典型。宛城征張繡時,曹操驚馬踐壞了大塊麥田。他“隨呼行軍主簿,擬議自己踐麥之罪”,“即掣所佩之劍欲自刎”。最后還是郭嘉以《春秋》之義勸阻,免死“割發(fā)權(quán)代首”,并“以發(fā)傳示三軍”。     (4)著述頗豐,善于總結(jié)。     在長年的軍事生涯之中,曹操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jīng)驗,形成了系列的軍事理論!度龂萘x》中的曹操著有《孟德新書》,歷史上的曹操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 綜上所述,“亂世奸雄”曹操,性格最為復雜。前雄后奸、前智后愚、前可愛后可恨,一生功大于過。他仍不失為一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
       
       
      [參考文獻]1、羅貫中.三國演義[M].時代文藝出版社,2001.9.2.2、張國光.三國演義研究資料[J].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1.4.3、宋俊華.三國演義的人物價值取向[J].零陵師專學報,1998.2.4、蔡東洲.三國文化歷史走向[J].成都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2.5、楊建文.三國演義新論[J].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99.7.
      6、王祖彝.三國志人名錄[J].商務印書館,1956.10.
      7、呂思勉.三國史話[J].中華書局,2009.5.


      上一篇:淺析漢語外來詞的音譯特點及發(fā)展.. 下一篇:論李白思想的影響及詩歌風格
      Tags:《三國演義》 人物 描寫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jīng)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shù)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shù)學與應用數(shù)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yè)論文
      法律專業(yè)畢業(yè)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yè)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yè)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yè)論文
      現(xiàn)代教育技術(shù)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yè)論文
      心理學畢業(yè)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yè)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wǎng)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ǎng)(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wǎng)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
    • <ul id="m82s2"></ul>
      <del id="m82s2"></del>
      <fieldset id="m82s2"><menu id="m82s2"></menu></fieldset>
      <del id="m82s2"></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