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英雄形象 [摘 要]中國石代神話傳說把無數勞動人民的經驗和智慧加以總結、集中,把本部落里具有發明創造才能或做出重要貢獻的人物,加以夸大想像,塑造出具有超人力量的英雄形象。如中國古代的神農、黃帝、堯、舜、禹、后稷,又如開天辟地的盤古煉石補天的女媧,逐日英雄夸父,撞斷天柱的共工,猛志常在的刑天,銜石填海的精衛, 神話雖由于人們的幻想所構成,但這種幻想不是毫無根據的,而是有現實生活做基礎的;它的種種解釋和描述雖不免荒唐可笑,但決不是純意識和心理的活動,而是客觀現實和生活斗爭的反映。他所塑造的英雄形象有著自身鮮明的特點,有著流傳下去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關鍵詞] 中國 古代神話 英雄形象 盤古 女媧 神農 一、序論 中國古代神話源遠流長,猶如一條奔騰不息的大河,流傳至今。它反映了古代人們對世界起源、自然現象及社會生活的原始理解,并通過超自然的形象和幻想來表現人們的愿望與訴求。而神話故事作品經過一代代流傳和發展,已成為一座豐富的藝術寶庫,神話故事中的英雄形象則如同一顆顆熠熠閃耀的寶石,絢發出璀璨的光芒,照耀著為光明與自由而奮斗者的前行道路,在人民心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二、正文部分 1、英雄人物形象的共同特點。 神話中所歌頌的正神,或是藝術作品中神性的英雄,反映出了古代人民不屈服于命運的積極的生活態度,展現了他們勞動的熱情和征服自然的勇氣和信心,像開天辟地的盤古,煉石補天的女媧,發現藥草的神農,操舞干戚的刑天,治理洪水的鯀禹,射日救民的后羿,劈山救母的楊戩,大鬧天宮的猴王等等。從神話英雄們的斗爭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閃現在神話英雄身上的頑強斗爭意志和奮發昂揚精神,為了實現理想,他們敢于斗爭,勇于犧牲,自強不息,舍己為人,充滿著英勇的大無畏精神,他們以果敢的精神和英勇的行為,為天下蕓蕓眾生創造了一個不可多得的生存條件,成為了人們心中永不磨滅的光輝形象。 作為遠古神話傳說中的神人形象,如盤古、女媧、神農、大禹等,他們都具有著一種崇尚奉獻與犧牲的偉大獻身精神,有著純潔的品性和高尚的情操以及保民佑民的責任感。如開辟大神盤古在開天辟地之后,耗盡了心血,流盡了汗水。在睡夢中他還想著:光有藍天、大地不行,還得在天地間造個日月山川,人類萬物。可是他已經累倒了,再不能親手造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體留給世間吧。于是,盤古的身體使宇宙具有了形狀,同時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質。 盤古的頭變了東山,他的腳變成了西山,他的身軀變成了中山,他的左臂變成了南山,他的右臂變成了北山。這五座圣山確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個角和中心。它們像巨大的石柱一樣聳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撐著天的一角。盤古的左眼,變成了又圓又大又明亮的太陽,高掛天上,日夜給大地送暖;右眼變成了光光的月亮,給大地照明。他的頭發和眉毛,變成了天上的星星,灑滿藍天,伴著月亮走,跟著月亮行。他嘴里呼出來的氣變成了春風、云霧,使得萬物生長。他的聲音變成了雷霆閃電。他的肌肉變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脈變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變成了高山峻嶺,骨頭牙齒變成了埋藏在地下的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血液變成了滾滾的江河,汗水變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變成了花草樹木;他的精靈,變成了鳥獸魚蟲,盤古為一個美好世界的誕生,貢獻出自己的一切;另一位創世大神女媧,女媧目睹人類遭到奇禍,感到無比痛苦,于是決心補天,以終止災難。她選用各種各樣的五色石子,架起火將它們熔化成漿,用這種石漿將殘缺的天窟窿填好,隨后又斬下一只大龜的四腳,當作四根柱子把倒塌的半邊天支起來。女媧還擒殺了殘害人民的黑龍,剎住了龍蛇的囂張氣焰。最后為了堵住洪水不再漫流,女媧還收集了大量蘆草,把它們燒成灰,埋塞向四處鋪開的洪流。 經過女媧一番辛勞整治,蒼天總算補上了,地填平了,水止住了,龍蛇猛獸斂跡了,人民又重新過著安樂的生活。女媧還用黃土仿照自己造成了人,創造了人類社會;神農氏為發明農業種植和草藥而嘗盡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最終因斷腸草而歿;大神鯀盜竊天帝息壤用以平治洪水而被誅戮在羽山,死了三年尸體都沒有腐爛,又從肚子里化生出他的兒子禹繼續完成他治水的功業;大禹秉承了鯀的遺志,繼續平治洪水,逐共工,殺相柳,誅防風氏,擒無支祁,化熊開山,堅持戰斗,百折不回以達目的,以至于“沐甚雨,櫛疾風”、“手不爪,脛不毛”、“顏色黧黑,竅藏不通”、“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他們的奮斗與奉獻,開創了美好的人類社會,贏得了人們的世代景仰。 而作為藝術作品中神性的英雄形象,也都被賦予了高貴的精神品格,如二郎神楊戩、西游路上孫悟空、封神榜中哪吒等,均有著蕩妖除魔、教民向善的經歷,以及認定目標、百折不回的執著精神,千百年來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中國上古諸神所普遍體現的獻身精神,是世界其他民族的的神話英雄所不具備的。在希臘神話人物中,其開辟神話充滿了血腥:宇宙最先生下了開俄斯(即混沌)、胸懷寬廣的地母該亞、地獄之神塔爾塔羅斯、愛神艾羅斯。開俄斯又生了黑夜之神尼克斯和黑暗之神埃瑞波斯。尼克斯和埃瑞波斯結合后生下了太空和白晝。該亞則生了烏拉諾斯(天空)、大海、高山。這時烏拉諾斯成了主宰,他與母親該亞結合,生了六男六女共十二位天神。后來,第一代主神烏拉諾斯被兒子克洛諾斯閹割了。克洛諾斯與妹妹瑞亞結合也生下了六男六女,宙斯是最小的一個。克洛諾斯害怕他的兒女們像他推翻父親一樣來推翻他,便將自己的所有兒女都吞進了肚子之中。在宙斯出生之前,瑞亞在地母該亞的幫助下逃到了克里特島,上島之后才生下了宙斯,宙斯這才幸免于難。后來宙斯聯合諸神推翻了父親克洛諾斯,逼他吐出了哥哥姐姐們。宙斯于是便在奧林匹斯山上建立了神性王國,自己做了至上神。這則希臘神話表明,宙斯的神界秩序是在代代天神們的血肉之軀上建立起來的,更嚴重的是這種殺戮還都是骨肉之戕。 不獨希臘神話如此,巴比倫神話和北歐神話同樣也都帶有濃濃的血腥味。記載著巴比倫神話的《埃努瑪.艾利什》說,開初,神族有兩大派:一派象征著無規律的“混沌”,是從汪洋中生出的神怪;另一派象征著有規律的“秩序”,是從汪洋中分化出來的天神。創世的過程被理解為混沌與秩序的戰斗過程,最后秩序戰勝了混沌,且以混沌族神怪們的尸體創造了萬物和人類。北歐神話則說,天神奧定殺死了強有力的冰巨人,以他的尸體創造了世界上的萬物。 2、英雄形象各自不同的特點及個性。 英雄形象所展現出的各自不同的精神品質,也成為其流傳千古的原因之一。如射日除害的英雄羿,為解民于倒懸,無懼觸忤天帝,一氣射落殃害人民的九個太陽,又殺猰貐,誅鑿齒,繳大風,斷修蛇,殺九嬰,擒封希,后來更和河伯戰斗,射瞎了河伯的左眼,他那不顧利害,不計安危,只要是為人民的義之所在,就一往直前的戰斗精神,令人深深感動。 另一個光輝的英雄形象則是《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他的性格特點是好名、勇敢好斗、桀驁不馴、活潑樂觀、重視承諾,在成長歷程中能夠戰勝自我,忍辱負重,勇于犧牲,接受磨難,表現出了堅定、徹底的斗爭精神和執著的信念,具有著警惕之心,清醒之志,深隧之神。從“美猴王”到“齊天大圣”再到“斗戰勝佛”,孫悟空走過了一個不平凡的戰斗歷程,生命從“自發”到“自覺”再到“自為”,我們看到了英雄的成長過程。而正是孫悟空身上所具有的諸多精神品質,才促使他成仙得道、大鬧天宮、西天取經、終成正果。《西游記》的成功得益于孫悟空形象的塑造,而孫悟空身上“最閃光”之處集中在“英雄性格”這一內在靈魂之上。這是作者理想在現實中的超越,是時代精神與社會現實碰撞的產物。孫悟空雖是一個神話英雄人物,但他身上所具有的那種富于人性美的英雄品格,反映了那個時代人民群眾的普通要求,美好愿望,理想追求,因而這“神話”外衣的內里或多或少地集中了人民群眾自身的力量與智慧。 3、英雄形象產生的原因及歷史環境。 由于古代生產力水平低,人們不能科學地解釋各種自然現象,加之自然災害頻發,人們敬天畏地,于是借助幻想,把自然力擬人化,用神話表現對自然力的斗爭和對理想的追求。在與自然界的斗爭中,人們需要有著非凡能力的神或人幫助他們戰勝困難,實現理想,英雄形象由此而生。如鯀禹形象的產生表現了人們治理洪水的愿望,后羿射日體現了治理旱災的決心等。 而產生于封建時代的英雄形象,則更多的表達了人民反抗階級壓迫、爭取自由和權力的斗爭思想,以及實現人生最高理想的美好愿望,如孫悟空、楊戩等,他們都擁有著超凡入圣的本領,勇于向舊秩序、向統治者挑戰,都曾為了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平等不斷戰斗,消滅了社會中的各種妖魔鬼怪,最終實現了自身最大的人生價值,這些也正是社會底層勞動人民心底的吶喊和畢生的追求。 4、英雄形象流傳的歷史價值。 文學具有鮮明的時代烙印。每一部優秀的文學著作,不僅能夠影響一個時代,而且對后世都有深遠的意義。文學的這種影響既有文學作品的題材,立意,構思,藝術手法等等文學本身物質形態方面的,更重要的在于一種精神,一種思想的時空穿透力。英雄形象的產生,不斷鼓勵著人們去更多的征服自然而不是畏懼自然,在同大自然斗爭的過程中,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許多美好的愿望被一一實現。在歷史的發展中,產生了更多的英雄人物形象,他們帶領著人民反抗壓迫,向往自由,推進歷史的車輪不斷前行,為人類文明史添上了一筆筆重彩濃墨,具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 5、英雄形象在當今社會中的教育意義。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英雄形象身上表現出來的互愛、正直等優秀品質在當今社會仍具有重大的教育意義。在市場經濟之旗高高飄揚的時下,商潮翻滾,金錢飆升,各種腐朽的封建思想沉渣泛起。加上西方文化思潮的滲透浸入,各種丑惡現象彌漫于社會生活的諸多層面,腐蝕著人們的思想和靈魂。英雄形象的力量促使我們固守靈魂家園,崇尚真善美,同假惡丑作堅決斗爭,不為狹隘物欲所囿,保持高尚情操和堅定信念,成為新社會中新的“英雄”。 三、結論 英雄形象產生于特定歷史時期和社會背景,他反映了人民的精神追求和理想,是人們與大自然和統治階級斗爭的間接反映,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我們要繼續弘揚英雄人物的優秀品質,使其更富教育意義,讓英雄形象永放光輝。
參考文獻: 1、作者: 袁 珂 書名:《中國古代神話》 出版社 :中華書局, 1981 第1至 323頁 2、作者: 吳承恩 書名:《西游記》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5版次 908頁 3、作者: 洪鎮濤 書名:《山海經》 出版社:上海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4、作者: 劉 安 書名:《淮南子》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簡裝本 出版年: 2005-8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