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論李商隱詩歌的政治性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李商隱詩歌的政治性
          [摘 要] 論文試從李商隱詩歌的社會性和現實性的角度出發,對李商隱詩歌的政治性進行探究。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李商隱的成就并沒有被充分的肯定,評論者或讀者多關注其個人性情的部分,而對其詩歌中所表達的現實思想認識不夠。他雖實現不了自己的政治抱負,萬丈雄心歸于幻滅。但無論是他所寫的批判時弊的政治詩,還是抒發狀態難申的感遇詩,或深情綿邈的無題詩卻都顯現著詩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
           [關鍵詞]  政治  責任  悲劇   表現手法  
           李商隱生活于動蕩不安的中、晚唐,這時中央出現宦官專權,跋扈恣肆的局面;這種嚴酷的客觀現實不但對李商隱的生活和思想有著深刻的影響,而且也影響到他的藝術實踐。基于此論文主要從李商隱詩歌所展現的政治性為切入點,以涉足“諷政、憂國、感遇”之詩作為客體進行研究,借以展示詩人對政治的關注和卓然見識。
           一、李商隱詩歌所展現的政治責任意識
           在李商隱的詩歌中,其政治詩有著“安危須共主君憂”的強烈政治責任意識,很明了的說明了李商隱關注政治的一面。
           1、政治諷刺詩直面現實
           李商隱政治諷刺詩用了大量筆墨來譴責敗國之君。在《馬嵬二首》中對造成唐帝國由盛轉衰的唐玄宗進行了深刻辛辣的嘲諷。其一“君王若道能傾國,玉輦何由過馬嵬”。諷刺玄宗重色誤國、自取其殃。其二:“如何四紀為天子,不及盧家有莫愁!”諷刺玄宗沉迷女色、荒廢朝政以至兵禍驟降、寵妃難保。在政治諷刺詩《富平少侯》:“七國三邊未到憂,十三身襲富平候”,“當關不報侵晨客,新得佳人字莫愁”。中諷刺敬宗不關心國事,游獵無度,賜予不節。再從《韓碑》看,李商隱批評文宗“今非乏老成”,“始悔用龐萌”。指出了文宗用人不當,以至不少無辜被牽連。
           2、詠史詩借詠史以諷時事
           李商隱詠史詩用了大量筆墨譴責敗國之君,其批判的矛頭富有針對性。如《北齊二首》:“一笑相傾國便亡,何勞荊棘始堪傷。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巧笑知堪敵萬機,傾城最在著戎衣。晉陽已陷休回顧,更請君王獵一圍。”挖苦死到臨頭還忘乎所以的北齊后主的可悲可笑。七律《隋宮》“于今腐草無螢火,終古垂楊有暮鴉。”諷刺隋煬帝奢樂宴游,用“地下若逢陳后主”來推論,從已然推想到未然,從生前預擬死后,詩人在含蓄微婉的抒情中,寓以深刻的思想,諷刺尖銳。全詩從隋亡的史實出發,對整個統治階級荒淫無恥的生活進行了概況的批判,也反映出詩人對晚唐的深深憂思。如《賈生》“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從一個獨特的角度控訴“皇帝的求賢愛才,也都只不過是一個幌子罷了。”[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65頁。]諷刺了朝廷崇道求佛的風氣。
           從以上所論李商隱的詩來看這類詩歌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統治者的昏庸腐朽本質,顯示了詩人獨到的政治見識和難能可貴的勇氣。
           二、李商隱詩歌中所隱含的個人政治悲劇
           其好友崔鈺在《哭李商隱》中寫道“虛負凌云萬丈才,一生襟抱未曾開。”,“充分概括出他一生的悲慘遭遇和不幸命運。”[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1頁。]更是他個人整治悲劇的寫照。
           1、追求功業
           李商隱的追求功名的態度始終是積極的。如《玉山》中寫道“何處更求回日馭?此中兼有上天梯。”“聞道神仙有才子,赤簫吹罷好相攜。”此詩比較明確的傳達出作者的政治追求。
           因此李商隱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志愿,放下了自己清高的姿態。他為了得到援引,入朝參政。詩人寫了《寄令狐郎中》:“嵩山秦樹久離居,雙鯉迢迢一紙書。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他既以梁園的舊賓客自比,又以臥病茂陵家中的司馬相如自比,暗含有司馬相如被楊得意推薦入京之事,弦外之音是希望自己也能像司馬相如一樣被令狐绹推薦。
          在《梓潼望長卿山至巴西復懷譙秀》“梓潼不見馬相如,更欲南行問酒壚。”這首詩中寫到司馬相如,這充分反映了李商隱不甘心當幕僚,迫切想回到朝廷的意愿。
           在《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我們也能體會到李商隱無望中帶有的執著“相見時難別亦難”暗含:求見難,就這樣辭去也難,表達出詩人對政治的執著追求。“蓬山此去無多路”句詩人似在迫切的陳情中,認為請令狐绹推薦自己進入翰林院有希望,所以說“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此兩句詩紀昀評:“不作絕望語,詩人忠厚之遺。” 即指出詩人對政治的不絕望,是忠厚。可是何焯評:“不作絕望語愈悲。”即指出詩人愈是不能決絕,愈是可悲。
           2、理想破滅
           李商隱遭到黨爭排斥,一句“此人不堪”成為其理想破滅的源頭。在《安定城樓》中作者寫道“賈生年少虛垂涕,王粲春來更遠游。”“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鵷雛竟未休!”把賈生自比雖“憂念時局,悄然流淚,卻也于事無補。”[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42頁。]
           其二是劉蕡貶死,由于李商隱不能參政,把自已的政治理想寄托劉蕡,因此劉蕡貶死暗含著他理想的破滅。李商隱在《哭劉蕡》里寫道:“平生風義兼師友,不敢同君哭寢門。”寫李商隱不敢把劉蕡當作朋友,而是當老師看待,這一點在另外兩首詩里做了回答,《哭劉司戶二首》里“有美扶皇運,無誰薦直言。”《哭劉司戶蕡》的“路有論冤,言皆在中興。空聞遣賈誼,不待相孫弘。”說出了他敬佩劉蕡的原因,并說明了自己為什么對蕡貶死的悲痛。在《哭劉司戶蕡》里說:“一叫千回首,天高不可聞。”他一哭再哭,極度痛惜。
           其三是在李商隱《無題四首》里對理想難成的嘆惋與絕望。這四首詩的主題是“老女嫁不售”,把“老女嫁不售”比做“恨蓬山遠”,所謂的“劉郎已恨蓬山遠”但還要“更隔蓬山一萬重”,來抒發對理想嘆息。而“春風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似乎又指出了他一次又一次的追求換來的卻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如同香銷成灰。如薛雪評此詩云“對此情景,其何以堪。[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78頁。]”
           其四是在李商隱在《錦瑟》里回首自己的一生抒寫的沉滄不遇之痛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其自比為珠遺滄海、玉埋藍田,一生郁郁不得志,而此種種卻只能追憶體味。讀來無不令人惆悵傷感。
           從以上所論李商隱的詩來看這些詩歌顯露了他窮其之力想有所建樹,然命運多舛正如馮浩語:“未五十而歿”、“官不掛朝籍而死”。位卑年促,千百年來怎能不令后人一掬傷悼之淚?[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95頁。]
           
           三、李商隱政治詩歌的獨特表現手法
           1、比興象征手法的運用
           李商隱繼承了詩騷的比興象征手法,如《酬劉司戶黃》描繪“ 江風揚浪動云根,重碇危檣白日昏” 的景象就是托物起興,以引起下文,滲透著作者對黑暗政局的強烈感受。《井泥》便以井泥起興污濁的井泥經過一番整理,變成了景色秀美的園林。井泥如此,人的一生和社會地位的變化不也是這樣的嗎? “叫帝青天闊,辭家白日昏” 的“青天”、“白日”也不單是表面的意義,以青天、白日的無光象征九重黯隔,有冤難訴。
           2、委婉隱喻手法的運用
           “他的詩作從來沒有直語實境,而是通過“為芳草以怨王孫,借美人以喻君子”來曲折隱晦地表現深意。”[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98頁。 ]如《重有感》中,不說皇帝受制于宦官,希望忠誠的猛將對宦官進行搏擊以正朝綱,卻說“豈有蛟龍愁失水,更無鷹隼與高秋”;《行次昭應縣道上送戶部李郎中充昭義攻討》“ 魚游沸鼎知無日, 鳥覆危巢豈待風”,以“魚游沸鼎”、“鳥覆危巢”來比喻澤潞叛鎮劉稹一定會被消滅;《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把安史之亂后的晚唐王朝比作一個殘疾人“筋體半萎痹,肘腋生臊膻”; 《哭遂州蕭侍郎二十四韻》把禍國擅權的李訓、鄭注比作狐假虎威的狐貍和喧鬧不已的鳥類, “虎威狐更假,隼擊鳥逾喧”。詩里運用的比喻,每一個都是恰如其分地把自己褒貶好惡滲透其中,使人得到強烈的感受。
           3、對杜甫詩歌特點的繼承
           李商隱的長篇政治詩繼承了杜甫詩歌“蒼涼渾建、沉郁頓挫”[來斕:《中外名人小傳·第三輯 李商隱小傳》,廣東旅游出版社,1997年10月,第一版,第108頁。

          參考文獻
          1、黃世中:《李商隱詩選》,中華書局,2009年8月,第一版。
          2、黃世中:《晚唐社會和政治斗爭的一面鏡子——論李商隱的政治抒情詩》,《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06期。
          3、張偉利:《“崇高”特質與李商隱政治詩》,重慶交通大學學報 (社科版),2008年4月,第2期第8卷。
          4、《從李商隱的詩歌論他的參政意識及政治悲劇》,作者佚名。
          5、《論李商隱詩歌的憂世情懷》,作者佚名。
           ]的特點,如《行次西郊作一百韻》中詩人以深情而又樸實無華的手法,寫出了農村現實和人民生活的慘狀。其構思布局深受杜甫《北征》詩的影響,其他詩篇還有《井泥》、《送干牛李將軍赴闋》、《韓碑》等,都是其代表。
           綜上所論,可見李商隱窮其一生追求功業雖歸于幻滅,但無論是他所寫的批判時弊的政治詩,還是抒發狀態難申的感遇詩,或深情綿邈的無題詩卻都顯現著詩人對社會政治的關注,而其才智更奠定了他在晚唐的詩壇地位。

          注釋:


          上一篇:論《左傳》的戰爭描寫-免費論文 下一篇:論王維山水詩的藝術風格--免費論文
          Tags:李商隱 詩歌 政治性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