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淺談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淺談
          [摘要] 隨著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頒布實施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發展,信息技術被越來越多運用在課堂上。筆者結合自己多年教學經驗,從語文學科角度,談了在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中存在的誤區及整合的建議。
          [關鍵詞]  信息技術  語文   整合

           一、引言
           隨著中長期教育發展規劃的頒布實施以及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校配置了多媒體設備。隨著這些設備的配置及使用,信息技術也越來越多的被教師運用在課堂上。筆者從事語文教學多年,經歷了多次教學改革,見證了學校的發展,體驗并實施了新課程改革。在以往,學校的設備配備有限,教師僅靠一支粉筆一張嘴教學了很多年。傳統的教學模式,學生們不得不多靠死記硬背來學習。隨著所在學校教學設施的配備,課堂的教學模式也開始變的多樣。從教師的講,到媒體的輔助,到教師的導,到學生自主的探究。每一種模式都凝結著教師的汗水,都凝結著教師的探索。筆者作為一名初中語文教師,從事語文教學多年,不斷摸索語文教學的模式,不斷的嘗試。在硬件設施可以保證的前提下,筆者不斷嘗試將信息技術運用在課堂上,使得課堂可以多樣化,可以多感官化,使得學生對語文課產生了很大的興趣。
           二、整合中存在的誤區
           隨著各個層次培訓的開展,加之計算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學校、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在利用信息技術開展語文教學的同時,也出現了許多誤區。
          唯媒體至上
           多媒體設備的配置,對于許多教師來講是個新鮮的事物。作為管理層次的領導也急于將這些設備運用到課堂,從而體現設備的價值。在公開課上要求必須有多媒體課件等等一系列的教學規定。一段時間下來,課堂的模式從滿堂灌轉化為電灌。對于熟練技術的教師來講,備課是省勁了,可對于老一點的教師,備課反而變的很吃力。有的教師為了體現多媒體的作用,搜集了大量的音頻、視頻資料。看起來一堂課特別紅火,可實質上到底課堂效率如何,則不敢茍同。曾有位教師這樣講道,他為了能讓課堂更豐富,就下載了很多視頻,并準備了很多資料。每堂課的內容都很豐富,大多都使用了多媒體。可后來,學生反映這樣的效果并不好,要求不再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筆者與多位教師進行研討,對該情況進行了分析。一致認為,教學效果不好的原因是因為,教師把媒體放在了教學目標之上,唯媒體至上了。在教學過程中,把主次顛倒了。完成教學目標是主要的,是首要的,而媒體只是輔助手段而已。在這里,這位教師犯了喧賓奪主的錯誤。從這位教師的親身經歷,我們不難看到,在一線教師中,存在著唯媒體至上的誤區。為使用媒體而使用媒體,為展現媒體而教學的錯誤,是教師們應該認識到的。
          唯課件至上
           隨著課程改革的實施,唯課件至上的誤區也變得常見。曾有學校要求教師,每節課必須有課件。在筆者參加培訓的研討課上,眾多老師都反映教學中的課件都是貫穿一節課始終的。似乎在教師們看來,課件就應該是一節課的,就應該是貫穿始終的,哪怕是段落大意。殊不知,課件僅僅是用來輔助我們教學的。課件的使用,是因為存在難點,存在不易理解的地方,我們使用課件盡可能幫助學生理解。或者說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整堂課的課件呈現在大屏幕上,使得學生視覺疲憊,學習的效果反倒差了。更何況,有些內容確實是不適宜用課件來展示的。比如,在語文課堂上,一些生字的學習。對于初中生,在大屏幕上展示生字,學生們可以明白該字的筆畫順序。可如果是小學生,生字的學習,就應該在黑板上將筆畫按順序一筆一筆的寫出來。課堂上節節都使用課件,從教學重難點到作業布置都采用課件形式。這樣的課件灌的方式,并不能真正提高教學效果。其實,對于很多一線教師,制作課件使用課件的知識相對缺乏。大部分教師僅僅停留在,自己做了幾張幻燈片,幻燈片上有段落大意、有中心思想,教師們不再用板書了。也就是說,他們的課件過多的板書從黑板搬到大屏幕上而已。真正的到底課件應該是如何制作的,是什么樣一個制作流程,應該注意些什么,在使用時應該注意哪些。這些理論方面以及實踐操作方面的知識都太缺乏了。這方面的培訓應該在教師中得到加強。
          唯技術至上
           在課件的制作上,學校不乏一些有技術的教師。有些教師覺得一些課件在技術做的確實不錯,于是,就想自己的課件中也融入很多技術。教師在課堂上的課件常是用幻燈片來呈現的。在幻燈片的制作中,有很多的切換效果,還有一些自定義動畫。有些教師很喜歡這些,覺得課件也該是這樣的花哨的。于是,在課件中使用了很多切換,更是使用了很多聲音。有激光打字的聲音,有打字機的聲音,還有鼓掌的聲音。一節課下來,可真是什么聲音也有。然而,這樣的課對學生掌握知識是有利的嗎?筆者認為,答案是否定的。在課件的使用上,過多的體現技術。忽略了課件真正地作用。但是,就是因為要使用課件,使得對于一些培訓的本意發生了很大變化。暑假里,筆者參加了市里組織的中小學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培訓。從一開始主講教師提到教育技術,而在培訓的過程中,以及培訓的結果,大家都在強調以技術為重了。在學習技術方面知識時,大家學的津津有味。而真正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方面,大家卻忽略了,或者說沒有那么看重了。這種本末倒置的做法,與我們長時間的唯技術至上的觀點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三、整合的建議
           鑒于以上存在的誤區,筆者提出以下的建議。
           1、理解整合的理念
           不是在課堂上利用信息技術就是整合。要明白和理解整合的真正涵義。整合不是簡單的混合,是融合,把兩者融合在一起,成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引自謝幼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施策略》講稿]在整合過程中,信息技術可以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參與其中,促進學生的學習;也可以成為教學系統中不可缺少的一元素,成為教師的教學工具,學生的認知工具;也可以參與到教學的各種模式中,成為小組教學的輔助手段,也可以成為自主學習的輔助工具。整合,不是單獨的拿來一用,而是將其有機的融為一體。比如,在給學生講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一課,筆者借用了一位教師參賽的課件《海子》,在該課件中涵蓋了海子的生平,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詩詞配樂,還有對這篇文章的講解。作為參賽的課件,該課件涉及內容頗多,但對于筆者來講,主要的是想利用配樂朗誦,在這里筆者就從課件中汲取了這部分,重新與自己的教學設計整合在一起,制作了新的課件。這樣是自己的教學思路與自己的課件融為一個整體,在教學時,非常流暢,也易于掌控。當然,整合,不單純指課件與教學設計的整合;而是信息技術有機的融合貫穿于教學中。
          2、適當選取整合內容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并不是任何教學內容都適合用信息技術整合。在利用信息技術的同時,應當考慮什么樣的教學內容可以采用,什么樣的教學內容不宜采用。應根據教學的內容進行整合。在語文教學中,古詩詞的學習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難點。語言的晦澀難懂,意境的紛繁復雜,讓生活在現代的學生很難理解作者當時的時代背景。像這樣的內容,信息技術就可以起到輔助學生理解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以及當時的社會情形,以幫助學生去讀懂詩詞的內涵。例如,在學習古詩《朝辭白帝城》,其中有“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該詩詞寫的是長江三峽,可是從詩的內容上看不出來,學生更無法想象那種意境。筆者就在網上搜索了相關的圖片以及視頻,讓學生們看三峽兩邊的地勢,以及一些圖片,讓學生直觀的看到,當年作者是在什么位置,以致于有這樣的感想。通過視頻及圖片的學習,學生們很容易就理解了詩的內容以及詩的深刻含義。
          3、以提高教學效果為目的
           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整合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語文的教學效果,因此,無論采用什么樣的形式,以何種方式整合,但最終是為教學服務的,是要達到教學效果最優化的目的的。很多教師在使用課件,在制作課件,然而從他們的課件上卻無法讀懂為什么要進行這樣的設計。舉個簡單的例子,在聽過的很多的課上,課件中都會有一張或多張出現一些會動的小動物或小花草,而這些在教學中又呈現了一個什么樣的教學內容或完成了什么樣的教學目標呢。還有,有的作者的寫作背景以文字內容占滿了大屏幕,這樣的技術呈現,又體現什么樣的教學目的?所以,信息技術的使用,是以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為前提的,是為了提高教學效果。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是把雙刃劍,恰當的與課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學的效果,事半功倍。如果使用不恰當,反而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一線教師不僅應該學習信息技術,更應該懂得如何將其與課程整合在一起,從而提高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南國農:《信息化教育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一版
           2、師書恩:《計算機輔助教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7月,第一版
           3、何克抗:《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3月,第一版
           4、王云、李志河:《現代教育技術》,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8月,第一版


          上一篇:論溫庭筠詞的藝術特色 下一篇: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Tags:信息技術 語文 課程 整合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