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 [摘 要]創新是當今社會的一個主題,創新精神就是積極向上、敢于發表自己不同見解的精神。教育也一樣,培養創新精神是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創新人才的首要任務。那么,在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本文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自己對如何培養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關鍵詞] 學生 創新精神 培養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是教育迎接新世紀挑戰和走向世界的必然選擇。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一、創設良性氛圍,激發創造欲望 教師是把握課堂氣氛的舵手,教師的情感是影響學生情緒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師以專制或放任的方式授課,學生就會產生冷漠和不滿情緒;只有在民主、平等的課堂上,學生心情舒暢、興趣盎然,他們才有可能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和回答,智力潛能才有可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放下老師的架子,作為學生的“大朋友”參與課堂學習活動,真摯、坦率地與學生平等相處,互相交流思想,事事處處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與學生平等對話,給學生創設一種暢所欲言、勇于思考、敢于創新的開放性教學情境。老師可以用激勵性的語言,如“誰最聰明?”“誰最棒?”“誰的答案更好?”“誰能把老師問倒了……,給學生創設一種心靈愉悅、和諧的氛圍,使學生敢于質疑,敢于堅持自己的見解,敢于與老師、同學討論,從而建立起自主學習的激勵氛圍。 二、悉心呵護學生的創新萌芽 學生在觀察事物的過程中,對事物有新鮮的感受、獨特的見解,就是學生的創新萌芽。盡管有時這種見解是幼稚的,甚至是錯誤的、不成熟的,我們還是要給予珍惜和愛護。怎樣愛護、培育學生的創新萌芽?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疑問”,鼓勵學生大膽生疑、質疑。大膽質疑是學生創新精神的充分體現。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生頭腦里產生疑問越多,他們對課堂上講解的知識和新教材的興趣就越高。在課堂上學習新教材之前就讓學生積累疑問——這是教學論上很值得研究的一個問題。”沒有疑問的學習就像一潭平靜的死水。設置疑問,喚起思維,就像投下石子激起浪花。有的教師生怕學生質疑會打亂教學思路,害怕學生提出的問題無法處理,所以不敢、不愿讓學生質疑,這是沒有擺正主體與主導的關系的緣故。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和幫助學生進行“再創造”活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努力為學生提供“再創造”活動的條件和機會,讓學生在獨立思考中學會思考,掌握思考方法,主動地獲得知識。因此,教師要合理安排質疑時機。一般來說,質疑可分三個階段:即課前、課中、課后。 每次質疑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教師還要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如根據課題發問,從文中的重點詞、句、段發問,從文章的重點、難點處發問,從文章寫作特點方面發問等。教師還應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選用恰當的誘導方式,并相機進行調控。初讀前,可用“直入式”。開課后,直接要求學生把預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提出來。這時的質疑特別要注意關照差生,鼓勵中等生,讓他們勇于陳述自己的疑惑和見解。細讀中,運用“誘導式”。如教學《赤壁之戰》,在學生弄清了曹操和東吳的兵力對比后,問學生“你現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周瑜是怎樣打敗曹軍的?”學生帶著自己提出的問題,自己去尋求答案,興趣濃、效果好。精讀后,可用“詢問式”。如“你還有不懂的問題嗎?”“老師有哪些地方沒講清楚,請你告訴我。”以此讓學生回顧教學的過程,進行信息反饋,進行學習的再創新,促使學生的“創新萌芽”快速成長。 三、重視個性發展,開發創新資源 1、正確地對待學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 由于身體、心理、環境、家庭背景的差異,成績不好、不愛學習、調皮搗蛋的學生各校各班都有。教師通常的做法是,只要這些學生在課堂上不說話,不搞小動作,不影響別人就行,他們聽不聽課無所謂。素質教育的要求是面向全體,要注意不同程度學生的發展。所以,教師不僅把目光對準學優生,也要關注學困生,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使他們思維活躍,學有所獲。使每一個受教育者都能有所提高,獲得知識,增長能力。 2、科學對待答道,或提出異議的學生 有些學生答錯題,答得牛頭不對馬嘴,惹得同學哄堂大笑。教師不應簡單地說對或錯,而應深入考慮該生的回答中有無創新的成分,愛動腦筋也是好的。學生出錯,教師才能對癥下藥,充分挖掘他們的創新“能源”。 有時學生對教科書的命題、教師的觀點提出了異議,這說明他不唯書本、善動腦筋。教師要注意引導學生的思路,恰當地解說教科書命題為什么是這樣的。 3、讓“插嘴”的學生放膽說話 課堂上“插嘴”的學生,絕大多數總是認真聽講、積極思考的,情不自禁而主動發言。教師應當善待這種“插嘴”的學生。課堂上多幾個這樣“插嘴”的學生,教學就會活躍起來。因為“插嘴”的學生全身心投入、積極思維、自覺學習,這比那些張嘴等老師“喂知識”或“身在曹營心在漢”思想開小差的學生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要讓課堂上出現學生們生動活潑、主動學習的場面,教師就要打破常規,允許學生“插嘴”;消除教師和學生之間的心理距離,和諧地交流,以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 綜上所述,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要讓學生大膽發言,使學生敢說、愛說、會說,才能培養創新精神。教師必須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大膽培養改革教學方法,實現教學方法的創新,積極探求創新教育,不斷提高自身實施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的能力,使自己成為創新性教師,為培養創新型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崇仙;以人為本 培養創新精神[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2年11期 2、彭曉麗;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創新精神[J];知識窗(教師版);2009年07期 3、肖會媛;張揚學生個性 培養創新精神[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小教研究);2005年Z1期 4、陳宏穩;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教師;2010年17期 5、邱麗清;運用多媒體技術“點亮”小學語文課堂[J];科教新報(教育科研);2010年27期 6、徐金才;淺議小語詞句教學中的“猜演法”[J];雅安職業技術院學報;2005年03期 7、盧育增;以異步教學為課堂教學模式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異步教學研究;2001年03期 8、丁林斌;引導自主探索 培養創新精神[J];吉林教育;2008年34期 9、李美姬;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璀璨的世界[J];新課程(綜合版);2009年12期 10、馬之先;發揮學生個性 培養創新精神——聽特級教師趙景瑞的課有感[J];小學語文教學;2002年10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