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摘 要] 作文是一項比較復雜的思維活動。這種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往往是一篇作文成敗的關鍵。而思維活動的靈活與否主要取決于能否掌握并運用聯想與想象。可是,中學作文教學一般要求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想象思維的訓練,以至于學生的作文千篇一律,枯燥乏味。因此,在以后的教學中,我們要更加注重想象思維對學生寫作的重要性,加強對學生想象思維的訓練。
[關鍵詞] 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措施
作文教學是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一環。對于農村小學的一些小學生來說,他們害怕寫作文,討厭寫作文。有的學生苦于無材料可寫,難以找“米”下鍋;有的學生作文東拼西湊,內容干巴巴;有些抄襲他人的作文應付了事。我在作文教學時著手消除學生作文的消極心理。在中高年級進行活動作文實驗,讓學生充分動手、動腦、動口,為學生提供寫作素材激發學生寫作興趣,收到很好的效果。現談談我的一些具體的做法。 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興趣是很好的老師。只要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作文教學就會收到效果。我采取的主要方式是: 1.靈活運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利用活生生的畫面和音響刺激學生感觀,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2.指導班里作文好的學生參加征文競賽活動,給全班學生帶來極大的鼓舞,可以使學生寫作積極性高漲。 二、指導小學生學會積累 茍子在《勸學》中說“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小學生今天寫某一篇作文,其實就是綜合地表現他之前在知識、語言、思想等方面積累。沒有生活積累,就沒有寫作素材,學生無法下筆。沒有語言積累,學生作文將是“茶壺煮餃子——有貨倒不出”。 1.指導學生積累素材。生活是作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我注意引導學生觀察自然——觀察風霜雪雨景色,留心山川河流形態,注意日夜星辰變化,了解鳥獸魚蟲習性,注意花草樹木生長;引導學生觀察社會生活——了解家鄉變化,參觀附近工廠,訪問農民,了解國家大事及世界動態;指導學生通過觀察,如實寫出親見、親聞、親歷的事情,學生們寫起來就會得心應手,作文就會有血有肉,真摯感人。 2.指導積累語言。積累生活只是為寫作文積累素材,積累語言是構成寫作文的重要元素,只有語言積累豐富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筆下生花。為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我要求學生把課本上優美詩文熟讀成誦,向學生推報課外書報目錄,對學生閱讀范圍進行指導,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優秀兒童文學作品和名篇名著,并指導學生摘錄好句好段,寫讀書筆記。 三、在作文指導上實現突破 教師做好指導,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首先要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指導學生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如:讓學生回家和媽媽一起做一件家務事。注意觀察以下內容:一是學做家務的時間、地點、名稱;二是做這件事的經過結果;三是談自己的感受、媽媽的態度怎樣?如“洗碗”有多種不同的結果:有點沒有把碗洗干凈,有的把筷子和洗碗水一起倒掉,有的打破了碗等。這種作文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有話可說,作文才有真情實感。教師指導學生就地取材,開拓作文資源。農村天地廣闊,生活豐富多彩,可以欣賞美麗的主任風光,感受淳樸的風土人情,觀察農村特有的勞動場景等,學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就會愉快地投入到習作生活之中,讓“生活作文”延伸拓展。 四、發展學生創造性的寫作思維 立足學生特點,發展學生的個性思維,一是要從立意來看,通過審美立意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例如,在寫《生日》時,學生有的寫為自己過生日,有的寫長輩過生日,還有的寫為微孤寡老人、殘疾人過生日。我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學生發現作文立意是從“我”到家庭再到社會。最后我指導學生寫自己過生日,通過寫禮品的豐富、親人的歡聚,使學生個性化思維得到發展。二十從選材來看,通過逆向思維訓練學生思維的獨特性。如:寫《我們的學校》,大多數學生只會寫學校的景色美、校園里的好人好事層出不窮、教師工作認真負責等。如果采取逆向思維的方式,寫教師住在簡陋破舊的宿舍里,而工作的熱情還是那么高,,通過對比歌頌教師的奉獻精神,突出了學生思維的獨特個性。 五、指導學生發揮想象力 亞里士多德說過“沒有想象,心靈就不會思想。”想象是一種創造性的思維方式,獨特性是它的特點,童年時代和少年時代是幻想的年齡,最富于想象力。在作文指導中我們要根據他們的天性,最大限度地調動他們的想象潛力,讓學生能在作文的藍天上自由翱翔。為使學生充分掌握想象作文,我在輔導中要求學生的想象要以現實為基礎,展開發散式想象,每次課前,出介紹有關知識外,我還提問學生,讓大家無拘無束地發揮想象。 六、批改形式多樣化 葉圣陶先生說:“文章要自己改,學生只有學會了改的本領,才能吧作文寫好。”又說:“養成改的能力,這是終身受用的。”這就道出了培養學生自改作文能力的重要性。傳統的作文批改,都是采取“全批全改”、詳批細改的方法。好像只有這樣,才是培養學生作文能力的好方法。于是,教師整天埋在作業堆里,為批改學生作文廢寢忘食。而學生拿到作文本子,只是瞧一眼分數和批語了事,并不回過頭來看看自己的作文錯在哪里,想一想應該怎樣修改。為此在習作批改過程中,我注重批改形式的多樣化,如采用了小組互批互改、同桌互相修改、教師批、學生改、學生自批自改等多種形式。到了小學高年級,把重點放在學生自批自改上,這樣做,既可以使學生經歷完整的習作訓練過程,又可以使學生享受到批改成功的快樂。 總之,在作文教學中,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有很多好的方法,需要我們每一位語文老師去認真研究學生的心理,探索教法,在作文教學中走出自己的路子。
參考文獻 [1]李白堅:《21世紀我們怎樣教作文》,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2005,12 [2]王俊玲:《怎樣提高中學生的語文素質》,考試周刊,2009(30) [3]王德勛、史暉:《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學習葉圣陶作文教學思想札記》,教育探索,2002年03期 [4]周萍:《關于個性化作文教學的研究》,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5]黃清地:《中學生作文個性化問題探索》,福建師范大學,2003年 [6]郭思樂:《正確認識學生,深化教育改革》,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