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格式
                電氣工程 會計論文 金融論文 國際貿易 財務管理 人力資源 輕化工程 德語論文 工程管理 文化產業管理 信息計算科學 電氣自動化 歷史論文
                機械設計 電子通信 英語論文 物流論文 電子商務 法律論文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市場營銷 電視制片管理 材料科學工程 漢語言文學 免費獲取
                制藥工程 生物工程 包裝工程 模具設計 測控專業 工業工程 教育管理 行政管理 應用物理 電子信息工程 服裝設計工程 教育技術學 論文降重
                通信工程 電子機電 印刷工程 土木工程 交通工程 食品科學 藝術設計 新聞專業 信息管理 給水排水工程 化學工程工藝 推廣賺積分 付款方式
                • 首頁 |
                • 畢業論文 |
                • 論文格式 |
                • 個人簡歷 |
                • 工作總結 |
                • 入黨申請書 |
                • 求職信 |
                • 入團申請書 |
                • 工作計劃 |
                • 免費論文 |
                • 現成論文 |
                • 論文同學網 |
                搜索 高級搜索

                當前位置:論文格式網 -> 免費論文 -> 漢語言文學論文

                論《茶館》中的京味特色1

                本論文在漢語言文學論文欄目,由論文格式網整理,轉載請注明來源www.donglienglish.cn,更多論文,請點論文格式范文查看 論《茶館》中的京味特色
                [摘要] 《茶館》是老舍先生于1957年創作的一部三幕話劇,作品中描寫了三個歷史時期中國社會變遷狀況,以裕泰茶館為背景,老舍先生結合自身的生活情況,生動勾畫出一副北京市井生活與民俗風情的畫面,無論是從環境、人物及語言的描寫都突出表現了濃郁的地域特色——京味十足,在作者獨具視角的描述下鮮活起來,我們在字里行間中皆能感受到作者帶給我們的獨具特色的文學欣賞,體味這散發文化魅力的筆墨紙香。
                [關鍵詞]茶館 京味 地域文化
                 《茶館》故事發生在北京,其間我們可以處處看到京味文化的影子。我們可以看出文學與地域緊密的關系。一個喝茶嘮家常的地方,卻被作者賦予了更多的時代意義。
                 一、《茶館》的環境京味十足
                 老舍先生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他創作的環境完全以北京為藍本,其中的京味力透紙背。先說《茶館》的政治環境。雖說它是并不長的三幕話劇,但時間跨越了三十年,這三十年變幻了三個朝代,故事最初發生在“戊戌變法”后,之后是北洋軍閥統治時期,最終結束于抗戰后國民黨統治時期,這七十多個人物聚焦在茶館這一固定場所,從談論譚嗣同到耳語段祺瑞,從軍閥混戰到民不聊生。在這三個場景中,一方面描繪了北京風俗的變遷,另一方面揭示了三個舊時代的共同特點,政局混亂、是非不分、惡人得勢、社會衰退。
                 北平是當時的政治、文化中心,政治風云的變幻與政治人物的命運北京人最先感知,人們茶余飯后談論的沒有一刻離開過政治,所以,北京的政治環境是獨有的,人們談論的話題也是獨有的,這“三個時代”更迭的痕跡只有在北京是清晰的,突出的,如果換了全國的任何一個地域,都該另當別論,絕無此效果。作者的偉大就在于把一群小人物放在北京這個當時的“政治心臟”里去描寫,以社會大背景為襯布,描繪小人物的諸多命運,讓小人物的悲歡隨著社會的變遷而律動,雖然場景單一,但人物繁多、關系復雜,故事情節豐富,社會環境中凝聚的京味為戲劇沖突中的所有京味奠定了基礎。
                 《茶館》自然環境的京味也是不可忽視的。盡管作品中只有簡單的交代“屋子高大,擺著長桌與方桌、長凳與小凳,高搭涼棚,棚下有茶座,屋里和涼棚下都有掛鳥籠的地方。······”觀看話劇《茶館》,僅從茶館的擺設,方桌、長凳、方凳長凳,掛鳥籠的地方這些都應該是北京的茶館里獨有的,如果可以進行延伸的想象與建構,我們馬上會把這種擺設與北京的胡同、與藍磚灰瓦的四合院融為一體,所以說,“茶館”是京城大環境里的一個小環境,它是應時代和人物而生的。
                二、《茶館》的人物京味十足
                 說到《茶館》中的人物必須要論“京味文化”,生活在京都的北京市民,由于長期受到京味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氣質風度、審美趣味、道德規范,以及有他們的活動所形成的民俗風情都深深打上了京味文化的烙印。
                 《茶館》中的人物描寫多為要面子、講排場,固守著傳統的禮儀,追求著享樂、舒適的生活。比如作品中人物要面子、講體面的描寫。老北京城里人時代生活在皇帝腳下,受皇帝的恩寵,無形中內心存在著一種自豪感和優越感,在茶館中最具代表性的任務是松二爺,他是旗人,朝廷按月供給錢和糧,也被人們稱為鐵桿莊稼,過著相當體面的生活,在第一幕中,時間是一八九八年初秋,康有為、梁啟超維新運動失敗以后,描寫的松二爺是文鄒鄒的、提著個小黃鳥籠,每天遛完了鳥,到茶館喝喝茶、聊聊天,生活很體面。在場面上講大方、好義氣。如有一段二德子和常四爺的對話,主要說洋人的事,二德子急了,把一個喝茶的蓋碗摔碎,松二爺出來了事說,“蓋碗多少錢?我賠!外場人不做老娘們的事!”這一段表現出松二爺大方、講義氣的一面。辛亥革命以后,他淪落到貧困潦倒的地步,穿的很寒酸,和常四爺說:“看見我這身衣裳沒有?我還像個人嗎?”可還是提著鳥籠時不時的向熟人炫耀,“你看看、看看,多么體面!一看見它呀,我就舍不得死啦!”這句話反映出松二爺內心深處仍然充滿著要面子、講排場的一種心態,老北京人的一種心態。
                 《茶館》中表現要面子的人物還有逃兵老林和老陳,當了十幾年的兵,連半個媳婦都娶不上!覺得很沒面子,于是倆人想到了合伙通過劉麻子買妻來滿足想過體面生活的愿望。
                 作品中處處寫到禮儀,禮儀既是北京人的風習,又是北京人的氣質。《茶館》中所描寫的任務言談舉止充滿著一種禮儀和秩序,人物中描寫禮儀文化的地方比較突出的兩點:一是《茶館》中人物的相互請安,二德子在茶館碰到馬五爺,立馬給馬五爺請安,“您在這哪?我可眼拙,沒看見您!”,劉麻子給龐太監請安,“喝,我的老爺子!您吉祥!我等您好大半天了!”再有就是茶館重新開張,松二爺來道喜“王掌柜,您好?太太好?少爺好?生意好?”都是見面請安的話。二是作品中不管是長輩還是同輩,茶客們都相互以“您”、“爺”相稱,常四爺對松二爺說:“您能寫能算,難道找不到點事做?”,松二爺對宋恩子等人說:“我看見您二位的灰大褂呀,就想起前清的事!不能不請安。”茶館中出現的人物以“爺”相稱的有松二爺、常四爺、秦仲義為秦二爺、劉麻子為劉爺、黃胖子為黃爺等。從以上兩點表現出老北京人的講究禮儀,同時也講究秩序,茶客們潛意識按照這種秩序為人處事,作品中馮五爺的一句“二德子,你威風啊!”二德子立馬給馮五爺請安,威風掃地。
                 《茶館》中人物描寫另一方面京味特色是享樂、精致的生活,說白了就是愛玩,它是老北京人的一種習性,像常四爺、松二爺等茶客們都是愛玩鳥的人們,每天在遛夠了畫眉、黃鳥后要到茶館里歇歇腿、喝喝茶,聽鳥兒唱歌,談論著煎熬鴉片煙的最好方法,誰又得到了新出土的玉扇墜或三彩的鼻煙壺,享受著皇城中精致的生活,滿足著他們的心理需求。
                三、《茶館》的人物語言京味十足
                 《茶館》的人物語言,具有濃郁的北京地方色彩。北京話鳥“兒”化音和輕聲,從語音方面來看比較舒緩,語調起伏變化也比較復雜,這是和北京人的生活節奏相一致的。在劇中的這種“兒”化音很多,如“白面兒”、“趕明兒”、“抓早兒”、“干活兒”等等。
                 京味的語言在不同的人物身上,又折射出人物不同的性格態度與心境。就拿王利發(王掌柜)這個主人公來說在與不同的人交流時,展示出不同的態度和價值取向。他對難民李三等人說:“別耽誤工夫!”“咱們的事,有功夫在研究!”話語中帶著強硬與冷漠。他對唐鐵嘴之流說:“你混得不錯呀!穿上綢子了!”“可是,我這已經住滿了人,什么時候有了空房,我準給你留著!”話語中有厭惡但又不得不笑臉相迎。他對大兵、警察、特務會說:“您圣明。”“你多給美言幾句,我感恩不盡!”“老總們實在對不起,還沒開張,要不然,諸位住在這,一定歡迎!”“您甭看,準保都是靠得住的人!”話語中是在討好、應付、怕得罪對方。以上幾段京味十足的話,把一個精于處事、圓滑世故、又有點小自私的王掌柜刻畫的淋漓盡致。
                而松二爺的語言又完全體現出另一種人格特征。“看見我這身衣服沒有?我還像個人嗎?”“可是到了民國,我挨了餓!”“我餓著,也不能叫鳥兒餓著!”松二爺的游手好閑、懶散無能、不愿自食其力便從語言中被揭示出來。看見二德子等穿的衣服,松二爺說:“我看見您兩位的灰大褂,就想起前清的事!不能不請安!”“你說的對!嗻!四爺,走吧!”一個膽小怕事的小人物躍然紙上。
                 《茶館》中濃郁的京味語言,成就了那個時代的一群鮮活的北京的小人物,不同的小人物說著屬于自己的京味語言,展示了不同的性格與命運,這些鮮活的藝術形象生長在“京味文化”的土壤中,《茶館》像一顆藝術的明珠閃耀在藝術的長河中,老舍先生,這位人民的文學家、藝術家扎根在我們的心中。
                參考文獻
                〔1〕梁實秋,憶老舍〔A〕, 看云集〔M〕1 臺北:志文出版社,19741.
                〔2〕老舍, 三年寫作自述〔J 〕1 抗戰文藝,1941 , (7 -1)
                〔3〕老舍, 言語與風格〔J〕, 宇宙風,1936 , (31) 1
                〔4〕曾廣燦、關懷斌, 老舍研究資料(上) [M] . 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1985.


                上一篇:論《古詩十九首》的生死觀 下一篇:論《茶館》中的京味特色-免費論文
                Tags:《茶館》 京味 特色 【收藏】 【返回頂部】
                人力資源論文
                金融論文
                會計論文
                財務論文
                法律論文
                物流論文
                工商管理論文
                其他論文
                保險學免費論文
                財政學免費論文
                工程管理免費論文
                經濟學免費論文
                市場營銷免費論文
                投資學免費論文
                信息管理免費論文
                行政管理免費論文
                財務會計論文格式
                數學教育論文格式
                數學與應用數學論文
                物流論文格式范文
                財務管理論文格式
                營銷論文格式范文
                人力資源論文格式
                電子商務畢業論文
                法律專業畢業論文
                工商管理畢業論文
                漢語言文學論文
                計算機畢業論文
                教育管理畢業論文
                現代教育技術論文
                小學教育畢業論文
                心理學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畢業論文
                中文系文學論文
                計算機論文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

                Copyright@ 2010-2018 LWGSW.com 論文格式網 版權所有

                感谢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您可能还对以下资源感兴趣:

                论文格式网:毕业论文格式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