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shù):5063
論《三國演義》中劉關張結義的影響
[摘 要] 桃園結義史載不詳,卻流傳廣泛。其故事,成于元中期而興于元末明初,與時代背景有關。其后賴雜劇、小說之渲染,更成為后世追捧的典范。桃園結義雖非正史,倒也并非空穴來風,實有淵源。結義、結盟,古已有之。后人效仿內涵更加廣泛,融入了時代特征。清廷與蒙古“結義”,為了團結而打擊分裂;秘密組織結義是團結民眾,對抗朝廷。均以結義為手段,而各自取舍不同罷了。無論怎樣,“義”實為我中華民族之傳統(tǒng)精粹,故而千古流傳。
[關鍵詞] 劉關張結義 三義宮 秘密組織
一、“桃園結義”之淵源 現(xiàn)存“桃園結義”的典故,最早是元朝建安虞氏至治(1321-1323)刊刻的《全相平話三國志》。該書因是當時說書藝人的講話底本,為坊間所刻,所以內容極為粗糙,其敘述桃園結義故事如下:關、張二人見德公生得狀貌非俗,有千般說不盡底福氣。關公遂進酒于德公。公見二人狀貌亦非凡,喜甚,也不推辭,接盞便飲。飲罷,張飛把盞,德公又接飲,飛邀德公同坐。三杯酒罷,三人同宿昔交便氣合。有張飛言曰:“此處不是咱坐處,二公不棄,就敝宅聊飲一杯。”二公見飛言,便隨飛到宅中。后有一桃園,園內有小亭,飛遂邀二公亭上置酒,三人歡飲。飲間,三人各序年甲,德公最長,關公次之,飛最小。從此大者為兄,小者為弟,宰白馬祭天,殺烏牛祭地,不求同日生,只愿同日死。三人同行同坐同眠,誓為兄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fā)現(xiàn)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lián)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yè)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yè)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