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811
談辛棄疾農村題材詞作的藝術特色
[摘 要]辛棄疾農村題材的詞作以其雄健清勁和悲慨深沉的情思為底蘊,表現出一種寓剛于柔和催剛為柔的嫵媚之美。其婉約旖旎的風格與其豪放詞風一樣,在兩宋詞壇獨樹一幟,獨領風騷。[關鍵詞] 辛棄疾 農村詞 藝術特色 婉約旖旎 辛棄疾(1140——1207年),南宋詞人,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別號稼軒居士。濟南歷城(今山東洛南)人。 出生時,山東地區淪陷于金人之手十三年。二十二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召集流亡,訓練軍隊,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 他于乾道元年(1165)上給宋孝宗的《美芹十論》和乾道六年(1170)上給宰相虞允文的《九議》奏疏中,具體分析當時的敵我形勢和進取方略。對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協投降的謬論,作了有力的駁斥;要求加強作戰準備,鼓舞士氣,以恢復中原。顯示了其經邦濟世的非凡才能。但可惜的是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并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一帶。晚年曾被起用,但不久病卒。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揭露和批判南宋上層統治集團的屈辱投降;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優美作品。 辛棄疾精通詩文,但以詞聞名。他的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他繼承了蘇軾的豪放詞風及南宋初期愛國詞人的戰斗傳統,進一步擴大了詞的題材,幾乎達到了無事無意不可以入詞的地步。與蘇軾并稱“蘇辛”。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