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978
木蘭從軍的時代精神[摘 要]《木蘭詩》敘述了一位女中豪杰木蘭代父從軍,屢立戰功,辭謝俸功,回鄉恢復女兒身的故事。木蘭從軍不僅塑造了英勇、質樸的女英雄形象,體現了濃厚的愛國思想,更打破了“女子不如男”的封建思想,反對封建社會壓迫、歧視婦女,是對舊的封建思想的強烈沖擊。[關鍵詞]木蘭;替父從軍;時代精神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唯聞女嘆息。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這些瑯瑯上口的詩句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詩中刻畫的木蘭這一女英雄形象更為人們稱贊不已。從《木蘭詩》的內容來看,其創作與北魏時期。一 北魏是公元385年鮮卑拓拔氏所建。鮮卑拓拔氏是經濟文化比較落后的游牧民族。由于當時拓拔氏統治者對漢族文化頗為敵視,因此北魏初年,統治者仍然認為鮮卑的騎射舊俗是維護統治的重要手段。但北魏的政治活動的變化和由游牧民族進入農耕的經濟變化體現了漢族與鮮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化互相滲透、民族融合的重要性,簡單來說,鮮卑族接受先進文化是歷史的必然。可北魏初期統治者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政治統治的自負、社會文化的落后,使各種矛盾交織在一起,表現出來的是統治者力量的薄弱。北魏立國后,雖然號稱統一了北方,但實際上一直處在北方游牧民族柔然和南朝政權的夾擊下,危機時刻存在。因此,北魏初年經歷了由“統一到分裂再到統一”幾次循環,社會動蕩,戰爭頻繁,兵役繁重,才會有“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戰事發生了,朝廷的緊急征兵與父老弟幼的矛盾使得木蘭不得不走出閨房,脫下女裝,披上戰袍替父從軍。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