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4165
簡論《文化苦旅》之“苦”[摘要]中華民族是個多災多難的民族,中華民族的文化也與之相輔相成,有著數千年文明歷史的東方古國,其文化的傳承卻是歷經磨難。有相當一部分寶貴的文化資料已永遠的成為了歷史。余秋雨教授的《文化苦旅》使我認識到中華民族文化的拯救與傳承已是燃眉之急,有著健全文化人格、文化良知的現代文人傾盡心力地在做著各種努力,以求繼承,他們的內心又何嘗不苦呢?[關鍵詞]傳承之苦 文人之苦
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的自序中有這樣一段話:“報紙上說我寫書寫的輕松瀟灑,其實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種很給自己過不去的勞累活。一提筆就感到年歲徒增,不管是春溫秋肅,還是大喜悅大悲憤,最后總得要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于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因此,此書取名“苦旅”我感覺是有其深意的。首先是文化傳承之苦。文化藝術有流派,有靈魂,而瀕臨滅絕的藝術流派是每個文人難以接受的現實。因此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著文化良知的文化人傾盡心力在做著各種努力,或保護以期不被破壞,或向現代人宣揚某種文化,以求繼承。而余秋雨筆下的文字讓我們看到,凡此種種的努力,是否拉進了我們與藝術的距離?拉近與藝術的距離,缺少的是“大家”的出現。這與我們所處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時代不無關系。我們的文化已經有了偏離,文化的傳與承已經出現了嚴重的斷層。如:在《青云譜隨想》中余秋雨教授向我們介紹了徐渭和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