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載鏈接(充值:30元) 如何充值?
全文字數:2518
淺談應試教育與素質教育的區別
[摘 要] 目前,國際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發展迅猛,教育形式嚴峻,以應試教育為主的“老一套”教育模式也無法適應社會的發展,必須盡快實行教育改革,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從而,推動國家社會的快速、平穩、健康發展。建國以來,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大致從1949年至1979年,為偏重掌握基礎知識與形成基本技能階段。第二階段大致從1979年至1982年,為強調智力階段,即強調發展智力與培養能力。第三階段大致從1983年至1989年,為重視非智力因素階段,并把非智力因素與發展智力、培養能力結合起來。第四階段大約從80年代未90年代初開始,為加強素質教育階段,即從根本上克服傳統教育的弊端,逐步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這個階段現在正處于全面轉軌的攻堅階段。 [關鍵詞] 教育 應試 素質 區別
什么是素質?一般來說,所謂“素質”,通常具有兩個層面的涵義:第一種涵義是生理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人的遺傳因素或天賦;第二種涵義是教育學實質也是社會學上的“素質”概念,主要指后天社會性的一面,認為素質是在先天某些因素的基礎上,主要通過后天教育和環境影響而形成的一系列知識技能、行為習慣、文化涵養、品質特點的綜合。人的素質是指人的發展總水平,是人的諸種屬性的綜合,是由各種品質構成的整體結構。先天獲得的遺傳素質是后天形成基本品質的物質前提,而后天的環境與教育則是先天遺傳素質能否發展的條件。提倡素質教育就是要使每一 名學生先天獲得遺傳素質得以充分的發展,同時使他們獲得當今社會所需要的各種品質。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