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937 論文字數:7414,頁數:07
說“便宜”
[摘 要] “便宜”是古代文獻中的一個常用詞匯,古今各大字典中更有“[biàn]”和“[pián]”兩個注音項的多個義項用法。本文擬從各大經典史書文獻中考察其源頭,以及其意義從起源至現代的出現與流變情況。此外,本文從變調構詞的理論方面入手,分析從“便[pián]”到“便[biàn]”,以及從“便 [biàn]宜”到“便 [pián]宜”的音變原因。
[關鍵詞] 便宜,源變,變調構詞
“便宜”一詞,在現代漢語口語和書面語中,都屬于常用詞,多作“好處,價錢低,使得到好處”等義使用。但在古代漢語中,特別是上古漢語,其意思多是“不拘陳規,自行處理”“指有利于國家、事宜之事”意。 《說文》曰:便,安也。人又不便,更之,故從人、更。①《廣韻》錄“便”有兩音:一曰房連切(《集韻》毗連切),辯也,安也,僻也,又姓;二曰婢面切,利也。 《說文》曰:宜,所安也,從宀之下,一之上。② 便[pián]最早出現于《楚辭﹒大昭》:魂乎歸阿徠,恣所便只。王逸注:便,猶安也。便[biàn]最早出現于《墨子﹒辭過》:是故圣王作為宮室,便于生,不以為樂觀也。而“便宜”合用為一固定詞,最早見于漢代《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以便宜置吏,市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