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901 論文字數:6934,頁數:05
試論《狂人日記》的象征主義手法 [摘要]:在整體寫實的基礎上,通過狂人的特殊中介作用,形成的整體象征效果。由于狂人的作用,作品的整體寫實構成了一個“主觀的偽實體”,而沒有達到對客觀現實的直接再現。介但這個“偽實體”畢竟是客觀現實的影子,形影相隨,由于這個“影”,人們就會看到它的“形”。這個影子的形成同時也就生成了它的象征暗示性。 [關鍵詞]:獨創 整體象征 主觀幻象 獨醒者《狂人日記》是魯迅的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小說“撮錄”一個“迫害狂”病患者的日記,展示一個“狂人”的心理活動和精神狀態,“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全篇可以分為六個部分:第一則寫狂人的不安和恐懼心情;第二、三則寫狂人認識到社會的所謂“仁義道德”就是“吃人”;第四、五、六則揭露出不僅社會上,就在家庭中也存在著“吃人”的現象;六至十則寫狂人希望“勸轉”大哥不要“吃人”;十一、十二則,從妹子之“被吃”進一步提示封建禮教害人之深;末一則是狂人的吶喊“救救孩子!”十三則日記,構成一個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吃人”的藝術的整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家族制度和禮教“吃人”的歷史和現實,宣布了昏睡中的中國人民開始覺醒、開始反叛,從而深刻地表現出小說的這一主題思想:揭露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以驚醒那些由于受到黑暗統治而精神麻木的人們,振奮他們去創造一個新的時代,一個“容不得吃人的人”的“將來”。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