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829 論文字數:6200,頁數:06
曹禺話劇和侯寶林相聲之語言藝術的比較[摘 要] 曹禺是用一種人類所共同擁有的心靈語言去講述人的不幸遭遇,以一種深廣的悲憫情懷來看待人的痛苦。他的立足點,他的悲憫情懷,讓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不同的民族都能深切理解并產生強烈共鳴。侯寶林是中國著名相聲大師,表演藝術家。他潛心研究并發展相聲藝術,把歡笑帶給觀眾。這兩位藝術大師的作品中對語言的應用都是十分高超的,本文比較了二者的語言藝術特點。[關鍵詞]曹禺 侯寶林 話劇 相聲 語言特點
一、話劇和相聲的背景和起源 話劇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劇作、導演、表演、舞美、燈光、評論應該說是缺一不可。更不可缺少的是接受這門藝術的對象——觀眾。中國話劇始于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至今已走過百年風雨歷程。《雷雨》、《茶館》、《蔡文姬》等經典名作影響了一代又一代讀者。而相聲則是語言的藝術、對話的藝術,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全國各地。于清咸豐、同治年間形成。它是以說笑話或滑稽問答引起觀眾發笑的曲藝形式,以引人發笑為藝術特點,以“說、學、逗、唱”為主要藝術手段。相聲的意義在于在取得幽默效果的同時,也諷刺了一些社會的現象,相聲的題材大多取材于生活。相聲這種表現形式往往讓人們在發笑的同時得到反思。在話劇和相聲的發展歷程中,都涌現出了許多杰出的作家和不朽的作品。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