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728 論文字數:7177,頁數:05
相似中的相異 矛盾中的無奈----從盧生和浮士德談開去
〔摘 要〕同樣的追求不息,同樣的永不滿足,湯顯祖筆下的盧生和歌德筆下的浮士德有著明顯的相似之處,然而在相似的背后,存在的是本質的差異,本文主要從這些差異入手,用兩個人物本質的對比,兩個作家的背景環境,去發現我國偉大戲劇家湯顯祖在《邯鄲夢記》中體現的沉思。〔關 鍵 詞〕盧生、浮士德、湯顯祖、歌德 萬歷二十九年秋,臨川玉茗堂,一生“性氣乖時,游宦不達” [ 《湯顯祖詩文集》卷47《上馬映臺先生》]的明代偉大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在他五十知天命的年紀,在他歷經了宦海沉浮、人生坎坷之后,在他棄官歸隱近三年之時,終于“心精力一,自足成務格神”[ 徐朔方箋校《湯顯祖全集》 北京古籍出版社 1998年 ]完成了他“臨川四夢”的最后一夢:《邯鄲夢記》。這不僅成為了他繼《牡丹亭》后的又一創作高峰,也使他的詩意人生達到了輝煌的顛峰。作為“冬天的冰之夢”[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的《邯鄲夢記》,作者通過盧生這一人物形象揭露了腐朽的官場生活,表達了對腐敗政治和封建禮教的批判,然而更為重要的是,湯顯祖揭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情與夢是永遠不能被擺脫的,它們就是人生” [ 《中國古代文學史(二)》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0年]。作者經歷長久的困惑之后,穿過哲學的沉思,當從現實的情感之夢轉向超現實的人生醒悟時,夢過境遷,他永遠沉默了,他的心走向了冰冷的世界,于是成就了這部經典的諷世巨作。 了解了何謂題目中的“夢過境遷”,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主人公:盧生。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