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編號:HY2674 論文字數:10009,頁數:07
魯迅和趙樹理的鄉土小說之比較
【摘要】 現帶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家,大多都有著極其豐富的農村生活經歷和極其深厚的鄉土精神素養。鄉土化風采,成為中國作家內在精神底蘊的顯著特征和風范。無論走到哪里,身份地位和生活發生何種變化,他們始終魂系鄉土,都無法割舍與鄉土鄉親的天然聯系,都無法磨滅那純樸真摯的農村生活記憶。這種創作現象,是整個泱泱農業大國,漫漫農業文明在作家生活和心理上長期積淀的產物。 20 世紀的中國鄉土小說,呈現出完整的階段性和連續性。魯迅和趙樹理就是處于不同階段卻又存在著隔代呼應式接續性的光輝典范,他們的作品無論是主題思想性,語言風格,還是在表現知識分子與農民群眾的文化立場等方面,都表現出了對鄉土,對農民的深刻思考,在中國鄉土小說走過了百年的今天,以全新的觀念解讀兩位作家的鄉土小說定會有新的發現,因此也就有了重新比較的必然。【關鍵詞】魯迅 趙樹理 主題和思想意義 語言民族性 文化審視 魯迅和趙樹理的鄉土小說都以鄉村為背景,所造人物、事件也都是和土地緊密聯系在一起,反映的都是“鄉土中國”。然而題材的相同并未使得兩位作家表現主題、思想性等方面大同小異,造成千篇一律。恰恰相反,就是在這種題材相似的前提下,魯迅和趙樹理的小說以各具特色的面貌呈現在讀者面前,本文即是對這種差異做深入淺出的探討,解讀兩者小說差異的背后,所反映的時代特色和審美傾向。 一、 憂憤的深廣與突破云翳出現的光明
本站部分文章來自網絡,如發現侵犯了您的權益,請聯系指出,本站及時確認刪除 E-mail:349991040@qq.com
論文格式網(www.donglienglish.cn--論文格式網拼音首字母組合)提供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畢業論文格式,論文格式范文,畢業論文范文